櫻桃李

櫻桃李

櫻桃李,學名為Prunus cerasifera,俗稱野酸梅,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世界上極為珍貴和罕見並瀕危滅絕的原始野生林果。多分枝,枝條細長開展,葉繁茂,深綠色,花白色,品種變種多,其中紫葉李葉片常年紫色,引人注目。 分布在天山、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區,見於山坡林中、多石礫的坡地及峽谷水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櫻桃李 櫻桃李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米;多分枝,枝條細長,開展,暗灰色,有時有棘刺;小枝暗紅色,無毛;冬芽卵圓形,先端急尖,有數枚覆瓦狀排列鱗片,紫紅色,有時鱗片邊緣有稀疏緣毛。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極稀橢圓狀披針形,長(2)3-6厘米,寬2-4(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圓鈍鋸齒,有時混有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中脈微下陷,下面顏色較淡,除沿中脈有柔毛或脈腋有髯毛外,其餘部分無毛,中脈和側脈均突起,側脈5-8對;葉柄長6-12毫米,通常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無腺;托葉膜質,披針形,先端漸尖,邊有帶腺細鋸齒,早落。

櫻桃李 櫻桃李

花1朵,稀2朵;花梗長1-2.2厘米,無毛或微被短柔毛;花直徑2-2.5厘米;萼筒鍾狀,萼片長卵形,先端圓鈍,邊有疏淺鋸齒,與萼片近等長,萼筒和萼片外面無毛, 萼筒內面有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長圓形或匙形,邊緣波狀,基部楔形,著生在萼筒邊緣;雄蕊25-30,花絲長短不等,緊密地排成不規則2輪,比花瓣稍短;雌蕊1,心皮被長柔毛,柱頭盤狀,花柱比雄蕊稍長,基部被稀長柔毛。

核果近球形或橢圓形,長寬幾相等,直徑2-3厘米,黃色、紅色或黑色,微被蠟粉,具有淺側溝,粘核;核橢圓形或卵球形,先端急尖,淺褐帶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時呈蜂窩狀,背縫具溝,腹縫有時擴大具2側溝。花期4月,果期8月。2n=16,17,24

分布範圍

主要生長在新疆天山西脈。

主要價值

櫻桃李 櫻桃李

櫻桃李,俗稱野酸梅,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世界上極為珍貴和罕見並瀕危滅絕的原始野生林果。據檢測,櫻桃李含糖5-7%,有機酸4-7%。果膠15%,還富含穩定的花青苷類紅色素、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A、B1、B2以及鉀、鈣、硒等有益人體的成分。富含有機酸,能夠增加人的食慾、幫助消化;其鈣的含量為水果之冠,對幼兒及老年補充鈣質十分合適。

櫻桃李中含有相當多的鉀鹽,有軟化血管功能,此外還有開胃醒酒、保肝護脾、抑制高血壓和高血脂、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保健作用。櫻桃李人體必需胺基酸含量比聯合國推薦保健食品之冠的藍莓果還要高30%,美國兔眼藍莓果除果實含酸量低於野生櫻桃李之外,其餘數據均較為接近,在維生素方面,野生櫻桃李維生素A較為突出;在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固體食品以及飲料、糖果、糕點等, 櫻桃李是極好的基料,此外,也是上好的天然色素提純的基料。

本種提示

由於長期栽培,品種變型頗多,有垂枝、花葉、紫葉、紅葉、黑葉等變型,其中紫葉李 f. atropurpurea (Jacq.)Rehd. 為華北庭園習見觀賞樹木之一。常年葉片紫色,引人注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