檉柳葉甲

檉柳葉甲

昆蟲名,為鞘翅目,葉甲科。廣布於中國西北地區,是荒漠鹽鹼地綠化先鋒樹、庭院綠化觀賞檉柳的主要害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檉柳葉甲檉柳葉甲
體長:雌5.8—7毫米,雄4.8—6毫米。體深黃色,密被黃白色絨毛。頭頂中央有圓形黑斑,觸角絲狀,第一節兩側黑色,其餘各節黃褐色。前胸背板寬大於長,有3個黑斑呈“小”字形,鞘翅黃色,質地柔軟,每側鞘翅上有2條黑色條紋。足黃色,腿節和脛節端部、跗節和爪均黑色。卵

橢圓形,長0.5毫米,初產為粉黃色,後變為橙黃色,孵化前為灰白色。卵殼表面有刻點。

幼蟲

長4—8毫米,污黃色,頭、口器黑褐色,胸足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央有1條黃色縱紋。從胸部第二節到腹部第八節背板,每節被3條黑色橫線分開,線間有2排褐色瘤突。腹部末端及肛上片黑色。

長5—6毫米,寬2.8—3毫米,初化蛹為乳黃色,附器透明,後變為黑褐色。蛹外具繭,繭白色,與土混合後呈土灰色。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3代,以成蟲在枯枝落葉下或土中越冬。4月下旬檉柳萌發時出墊活動,取食和交尾。越冬代成蟲5月上旬開始產卵,一直延續到6月底。5月下旬,第一代幼蟲老熟,6月上旬化,中旬第一代成蟲羽化。6月下旬產卵,孵出第二代幼蟲,7月中旬幼蟲老熟,下旬羽化為第二代成蟲。8月上旬第三代幼蟲孵出,9月上旬羽化為成蟲,後相繼入土越冬。成蟲壽命較長,具世代重疊。成蟲和幼蟲為害葉片,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最烈。成蟲出墊後2—3天取食、交配,雌蟲交配後第二天開始產卵。雌蟲可經4—10次交配,氣溫25℃時最盛,30℃以上停止交配。成蟲產卵量,因代數而不同,越冬代的產卵量最多,歷時最長,平均51.7天,每雌平均產卵493.8粒。第一代平均產卵311.5粒(9—877粒),第二代平均產卵187.2粒。第三代不產卵而越冬。成蟲一般在7—20小時活動,具偽死性。幼蟲3齡,2齡後分散取食,食嫩枝葉和嫩莖表皮,害狀呈馬蹄形凹陷。老熟幼蟲在植株根際土表下吐絲作繭化蛹。預蛹期4.7—6.6天,蛹期8—10天。

防治方法

可供選擇的藥劑有下列幾種。①2.5%敵百蟲粉劑噴粉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②50%馬拉硫磷乳油,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③50%辛硫磷乳油10倍液,每公頃用3.7升藥液,超低容量噴霧;④2.5%澳氯菊酶乳泊,每公頃用量30毫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