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歐洲的快車

橫跨歐洲的快車

橫跨歐洲的快車是由阿蘭·羅布-格里耶執導的驚悚電影,1967年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橫跨歐洲的快車橫跨歐洲的快車
在巴黎火車北站的一個月台上,一個毒品走私犯從同夥手中接過一個手提箱(伴隨著導演的畫外音,由讓-路易·泰迪尼昂扮演的毒品走私犯來到了巴黎火車北站)。這個手提箱有兩層底,他要到比利時去走私幾千克古柯鹼。他登上了開往安特衛普的歐洲快車。但是,警方始終密切監視著這個由一個跨國集團操縱的毒品走私生意。這個走私犯剛剛在座位上坐好,三個全副武裝的警察也跟著上了火車……導演的畫外音,隨著樂曲聲逐漸減弱,最後被劇中人的談話聲所取代。走私犯走進一家旅遊用品商店。——我可以買一隻手提箱嗎?
——當然可以,您要哪一種呢?
——走私犯使用的那種,有雙層底的,可以把毒品放在裡面……當然我是說著玩的……
買好提箱,他又買了幾包白糖裝在箱子裡,重新來到車站月台上。這時一個陌生人走過來,對他說:“您可能在等一個名叫讓的神甫吧?他現在正在那間酒吧里喝啤酒。”走私犯向他道謝之後,這個人臨走時又說:“你要當心假情報。”
鏡頭回到車廂中導演和他的朋友身上。導演問他的朋友:“你沒有認出來他是誰嗎?”朋友說:“是泰迪尼昂。”導演說:“讓他在這部電影中演主角吧!”朋友問他劇中人叫什麼名字,導演說:“就叫伊利亞斯吧!”並且說:“我看這部片子這樣開頭挺不錯。”朋友問:“他買白糖乾什麼呢?”導演說:“可能箱子太輕。”朋友又問:“在巴黎真有毒品走私嗎?”導演答:“當然有,你看,他幹的不就是毒品走私生意嗎?”朋友問:“他是誰?”導演答:“伊利亞斯嘛!”導演接著敘述:“後來,他登上火車,想找一個安靜的座位……”火車的行駛聲與音樂聲又壓住了導演的聲音。鏡頭轉到正在找座位的伊利亞斯身上,他剛剛坐下就又離開了車廂,這時一位戴眼鏡的女人走進來。朋友的畫外音:“這個女人是誰?”導演的畫外音:“可能是另外一個敵對的走私集團派來,要偷走這隻箱子的人。”畫面上這個女人把箱子打開,翻箱子裡面的東西。畫外音:“她偷這隻空箱子乾什麼用呢?”畫外音:“那么,你說她在乾什麼呢?”朋友:“她在找什麼呢?”導演:“古柯鹼呀!”朋友:“這不可能,你剛才講,他是要到安特衛普去取古柯鹼的。”導演:“那也許這個女人不知道。”朋友:“無論如何,敵對集團不會連他走的路線都不知道!”導演:“要是這樣,這個女人就不是敵對集團的人,也許是一個私人偵探愛好者吧。”朋友又問:“這時候,伊利亞斯上哪兒去了?”導演:“可能上廁所了。”朋友又問:“為什麼這個女人一下子就看中了他的手提箱呢?”導演:“得啦!別追問我了。”朋友:“我認為,她偷這個手提箱是毫無道理的。敵對集團絕對不會對這隻空手提箱感興趣!你說,除了是一個有偵探癖的人之外,還有什麼別的可能呢?”導演:“也許是一個專門在火車上行竊的女賊吧。”朋友:“總之,關於這個女人偷手提箱的故事,我看毫無道理,不合邏輯……再者,在安特衛普,人們搞的不是毒品走私,而是鑽石走私……”
這時,導演又讀了一段關於製作鑽石的不同工序的文章。後來,朋友又說:“這樣吧,還是講毒品走私的故事,但不要那段偷箱子的插曲,行不行?”導演說:“好,現在該過海關了。”畫面映出:比利時海關幾個大字。伊利亞斯過關後,帶著那隻箱子來到安特衛普,住進一家旅館。當他在街上漫步時,一個面目可憎的人走過來和他接頭,並告訴他外號叫神甫的人第二天與他會面的時間和地點。他把一條白綢巾交給了這個人。此人走後,一個風騷撩人的姑娘攔住他,把他帶進她的住處。伊利亞斯以強姦的方式和她做了愛。雲雨過後,她告訴伊利亞斯:“我叫愛娃。我認識那個拿走你白綢巾的人,他是個毒品走私販子,他們那個集團心黑手辣,你一定不要和他們打交道。”伊利亞斯對她說的話佯裝不懂。
第二天,伊利亞斯準時到達教堂門口,在管風琴的音樂聲中,見到了一個叫做弗朗克的人。這個人叫他把手提箱放到火車站的行李自動暫存處,鎖在一個格子裡,然後把鑰匙交到汽車墓地,在那兒有人等著他。並警告說: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準開槍。伊利亞斯問為什麼,他說以後再解釋。
伊利亞斯去車站暫存箱子時,被一群人帶進海關辦公室,對他進行逼供式的盤查,但他面無懼色應答如流。在車站上他又遇到愛娃。在愛娃家逗留之後,他去了汽車墓地。他正在四處觀察時,一群人跳出來向他開槍。他左躲右閃,最後,藏在一輛卡車後面,掏出了手槍。但早有人用槍瞄準了他。這些人繳了他的槍之後,告訴他槍中的子彈剛才已被愛娃取走了。原來海關那群人和墓地這幫人以及愛娃都是同夥。伊利亞斯把鑰匙交給這些人之後才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考驗他的忠誠。他被告知第二天與神甫會面的時間和地點。
鏡頭回到導演乘坐的車廂。朋友:“伊利亞斯的隨身物品放在什麼地方了?”導演:“我不知道,可能在愛娃家裡吧。”朋友:“他應該提著一隻箱子去旅館才合理。”導演:“不,不,我覺得他已經沒有手提箱了……”朋友:“拍電影前,一定要確定好他手裡有沒有提箱。”導演:“不行,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伊利亞斯與小神甫會面的時間已經到了。”伊利亞斯按指定地點來到郊外的一個工地附近。但等了很久也不見小神甫的影子。一個流浪兒把他帶回離愛娃工作的夜總會不遠的一幢舊房子裡。最後,他終於見到了名叫讓的頭子。這個人悄悄地把行李暫存處的鑰匙放進伊利亞斯的風衣口袋裡。他到行李暫存處取出提箱,登上回巴黎的火車。在車上,他發現了盯他梢的警察羅文思,他準備從飛駛的火車上跳下去。這時,響起了三聲槍。
鏡頭回到導演的車廂。導演繼續說:“使伊利亞斯感到意外的是,什麼事在火車上也沒有發生。他順利地到達巴黎,按照指令,把手提箱放到巴黎北站的行李暫存處,然後回到自己家裡。剛一進門,電話鈴就響了,打來電話的人告訴他,手提箱已被他取走,伊利亞斯考試及格了,現在準備讓他真正去走私毒品了。這時候,伊利亞斯才知道剛剛取回來的箱子裡面裝的都是白糖。上級命令他第二天按照同樣的路線去工作。”這時畫面出現伊利亞斯正在和警察羅文思談話,似乎他在匯報工作。畫外音中,朋友問導演他們在談論什麼,導演說不知道。伊利亞斯又來到安特衛普愛娃家裡。愛娃告訴他下午五時要去海港碼頭與小神甫見面,但愛娃說出了她對伊利亞斯與警方關係的懷疑,而且把行李暫存處的鑰匙偷走交給了警察羅文思,伊利亞斯把愛娃掐死了。這時火車上導演和朋友還在討論劇情。朋友說:“既然伊利亞斯已經把鑰匙交給了同夥,愛娃怎么還能從他口袋裡偷鑰匙交給警察呢?”導演說:“如果不合理,就把這場戲刪去吧。”畫面上,警察羅文思正在給當地警察局打電話請求增援,並且說明愛娃被人殺死了。警察立即包圍了愛娃的夜總會。伊利亞斯正在裡面觀看一個裸體女郎的色情表演,他見情不妙,立即快步逃到地下室中,警察在後面緊追,展開了一場槍戰。伊利亞斯中彈倒下。
第二天,報紙大字標題刊出“安特衛普的兩樁血案”。
火車站擴音器宣告:“從巴黎開來的歐洲快車馬上就要在三號月台進站了。很快就要開往阿姆斯特丹。”車廂中,導演和他的朋友似乎有些疲勞。朋友說:“在這裡,走私毒品的題材很難拍,安特衛普是以鑽石走私生意出名的。”導演說:“這裡面確實麻煩很多,實在沒有辦法拍成一部電影。”但在車站月台上,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正在熱烈地擁抱著……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 阿蘭·羅布-格里耶AlainRobbe-Grillet​
​編劇 ​阿蘭·羅布-格里耶AlainRobbe-Grillet
製作人​ ​SamyHalfon
​原創音樂 ​MichelFano
​攝影 ​WillyKurant
​剪輯 ​BobWade
​副導演/助理導演 ​Jean-MarieDedonninck、ClaudeHim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Elias/Himself 簡-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Eva Marie-France Pisier
Jean the Director 阿蘭·羅布-格里耶
Hotel Maid Nadine Verdier
Lorentz Christian Barbier
Franck Charles Millot
Phony Policeman Daniel Emilfork
Inspector Henri Lambert
Lucette Catherine Robbe-Grillet
Marc Paul Louyet
Suitcase Salesgirl Virginie Vignon
Le Petit Mathieu Gérard Palabrat
-- Raoul Guylad
-- Rezy Norbert
-- Salkin
-- Ariane Sapriel
Homme aveugle Ivo Pauwels
Cabaret Singer Clo Vanesco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ComoFilmProduction
MinistryofEducation[比利時]

發行公司

TransAmericanFilms[美國].....(1968)(USA)(subtitled)

上映日期

芬蘭
Finland
1967年12月1日
美國
USA

幕後花絮

羅勃—格里葉這個“新小說大蝦”兼編導演於一身,為影片增添了濃濃的文學味。影片屬於“現代主義”風格,打破敘事線索的因果聯繫,情節沒有連貫性,採用意識流的時空跳躍等表現手法在當時很超前,簡單來說就是用文學的意識流手法來表現一個文學作品的構思構想過程,很富有創意,但多少有點掩蓋其內在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