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病

機關病

機關病,沒有確切的定義,但其“病態”倒是可有好多類。最近(2014年5月1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網友揭漫畫“說”黨員幹部“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現象(之一)》,摘發了部分網友精彩留言,並以漫畫形式曬出8類黨員幹部“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的現象。6月6日凌晨推出第二批根據網友精彩留言創作的漫畫作品。

概述

機關病機關病

何謂“機關病”?其特徵“辦事推諉拖拉,敷衍塞責,執行不力,效能低下”等等就為人所共知。無疑,“機關病”導致的惡果是“中間梗塞”。眾所周知,政令“中間梗塞”會導致政策無法落實;而下情“中間硬塞”也會引發官僚主義,引發幹群關係疏間。因此,“機關病”對於改革開放穩定是塊“絆腳石”,必須搬走“絆腳石”才能推進改革開放,才能促進社會穩定。
“機關病”固然令人討厭,但往往不那么容易清除。這是因為,“機關病”其實就是“機制病”。進入機關的人們都心知肚明,除了按職務級別領工資之外,其他福利幾乎都是“一視同仁”,大家都在吃“大鍋鈑”,缺乏了激勵機制,官員乾多乾少一個樣。一些事情,特別是麻煩事情,一些人們往往會視而不見,熟視無睹,千方百計迴避推諉。“機關病”的蔓延又因缺乏嚴格的監督機制,乾好乾壞一個樣。乾好的沒有及時獎賞,沒完成任務或乾砸了的沒有及時懲處,因此,正氣沒有辦法樹立起來,邪氣也就難以壓倒。由此可知,清除“機關病”,關鍵是機制沒有“病”,假若機制有“病”,也就是說,機制不健全、不完善,那么“機關病”就會出現乃至盛行

種類

拉幫結派“抱大腿”稱兄道弟搞“圈子”

漫畫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和浙江省桐鄉市紀委組織創作漫畫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和浙江省桐鄉市紀委組織創作
網友“寒冷”:現在有些黨員把黨內關係庸俗化,信奉拉幫結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關係、找門路,看看能抱上誰的大腿,遇到事情就通過熟人來解決,辦事不是靠組織程式而是靠熟人、靠關係。

忘卻自身黨員身份只重業務不抓黨務

網友“要勇敢到老”:有的領導幹部把自己分得很清楚,是黨還是政,是管業務的還是管黨務的,自己給自己定了位。只看重自己的行政職務,忙著抓行政工作,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和黨組織領導身份。

帶頭破壞組織紀律仿效造成“破窗效應”

網友“正直做人”:個別領導心裡不把組織當回事,缺少組織觀念,帶頭破壞組織規定,下屬紛紛群起仿效,最後在一定範圍內造成組織紀律被隨意破壞的“破窗效應”。

多個身份證滿天飛處心積慮規避監督

網友“日曆2014”:有的幹部“神通廣大”,辦了好幾個身份證,有著多重身份,以此規避組織監督。比如前段時間就有人在網上爆料,某地公安局領導利用職務便利偽造好幾個身份信息。

組織紀律成“稻草人”違紀行為不抓不管

網友“高大尚”:有些地方和部門組織渙散,對黨員幹部的違紀行為不抓不管,更不敢動真碰硬,使組織紀律成為“紙老虎”“稻草人”。

奉行“好人主義”但求“一團和氣”

網友“和好如初”:有的領導幹部對黨員放縱管理,扮演“老好人”角色。認為都是多年的同事關係,都是熟人、知心朋友、老部下,很多時候明知下屬做得不對,也不提醒改正,任其隨心所願,保持“一團和氣”。結果是既害團體,又害個人。

形成原因

機關病機關病

首先是主觀方面。一些官員認為,行政權是行政機關獨立使用的特權,不應受到其他機關的監督,也不能適應司法監督。只能接受“官管民,官審民”,不能接受“官受審”。一些行政執法人員以“官老爺”的身份自居,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導致越權執法;證據規則意識淡薄,導致舉證不力,認定事實不清或錯誤;程式意識淡薄,致使違反法定程式現象突出;準確適用法律意識淡薄,導致適用法律錯誤;合理行政意識淡薄,導致行政裁量失當甚至濫用職權;恪盡職責意識淡薄,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或者行政不作為。
其次是制度方面。有些行政機關內部規章制度不健全,分工不具體,責任不明確,問責機制不到位,致使敗訴案件屢屢發生;有些行政機關之間或內部職能重疊、交叉執法、互不通氣,致使重複處理,引發錯案;有些行政機關內部規定繁瑣,審批層級繁多,為應訴加蓋公章,需多個部門和十幾個領導審批,致使錯失答辯有效期而導致敗訴。

媒體點評

廣大網友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每月e題”欄目對“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現象的揭露和批評,飽含著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殷切期望。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增強黨的意識、組織意識、紀律意識,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接受組織安排和紀律約束,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各級黨組織都要嚴格執行組織紀律,做到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只有堅持嚴密組織、嚴明紀律、嚴格管理、嚴肅監督,我們黨才能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肩負起歷史使命和人民重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