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變詭異的中國古代權術

內容介紹

傳統政治文化傳承千年的大隱私,中國先人秘而不宣的老經驗,古人看透世人,摸深世理的不二定律。
說到權術,在人們的腦海中立即就會閃現出陰險狡詐、卑鄙無恥、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等帶有強烈批判色彩的詞語。在中國傳統的戲劇舞台上,白臉曹操以及足智多謀、徹天透地的諸葛亮簡直就成了權術的代表和化身。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曹操的智謀近乎於奸,而諸葛亮的智謀則近乎於神。但無論是曹操還是諸葛亮,都是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智謀人物。在中國的文學、戲劇舞台以及各種藝術作品中,他們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可見中國人對於權術人物及其事跡是喜聞樂見的。同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雖然權術一直受到人們的批判,但它又總是在政治鬥爭中屢屢被採用。可以這樣說,在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中,權術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我們反思傳統的政治文化,就不能不接觸權術、研究權術。

作者介紹

秦學頎(1947年9月—— ):男,漢族,重慶市人,教授。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獲學士學位。後任教於西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從事中國古代史和文化的教學與研究,講授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文化史、儒學發展史、宗教學概論、《周易》導讀等課程,為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和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員。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國經學史》(主編)、《君臣龍虎鬥》(主編)、《道教思想史綱》(參編)、《外戚與皇權》(合作)、《韓非子譯註》、《孟子譯註》、《東周列國爭雄記》、《中國古代權術批判》。已發表的論文主要有《漢儒刑法觀探析》、《論漢代以經義決獄》、《論〈詩經〉訓詁的一個方法》、《漢初政治格局與諸呂之亂》、《漢代官制與外戚政治》、《西漢給事中非加官考》、《漢武帝與外戚政治》、《西漢外戚何以出身微賤》、《漢代訓詁學的價值》、《東漢前期的外戚與皇權》、《漢代經學的井田思想》、《論西漢前期的經學思潮》、《重慶都市旅遊的文化價值及包裝》、《論三君》、《從五經正義到五經大全》等三十餘篇。其中,《外戚與皇權》獲重慶市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西漢給事中非加官考》獲西南師大1988~198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道家思想史綱》獲西南師大1990~199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漢儒刑法觀探析》獲西南師大1990~199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主編的《中國經學史》獲重慶市第三次社科三等獎,該書台灣地區出版繁體字豎排版本;《中國古代權術批判》已被台灣買斷著作權,以《玩權》書名於2005年在台灣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