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耕船

機耕船

機耕船是由法泗機耕船廠生產的一台機械化無牛耕作機械,革新了中國水田耕整的傳統方式。20世紀70年代中期,全國農業機械數量大幅提升。機耕船數量與品種開始大量增加。機耕船能適應不同類型水田作業的要求。深泥腳水田中的土壤承載能力較差,採用輪式拖拉機作業會導致機車輪下陷,工作效率低。機耕船驅動輪葉片插入土壤推動船體前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拖拉機在水田作業中的弊端問題。

基本信息

優點

機耕船機耕船

1)機耕船接地壓力小。通過合理布置可使接地比壓力均布,最大下陷量約30mm。工作時不受泥腳深度限制,機耕船不會加速泥腳。土壤提供的最大水平推力與土壤機械物理特性相關。深泥腳田中,剪下面積提供的土壤推力較小,可以充分發揮拖拉機應有的牽引力。機耕船可以利用較大的船體支撐面積,行走輪與土壤相互作用,推動船體前進。船體下陷量小,船體行駛阻力小。驅動輪在泥腳水田中有足夠的入土深度,得到一定的土壤水平推力,保證相應的剪下面積,克服行駛阻力較小,可有效發揮機器牽引力。

2)大多生荒湖田沒有泥腳,土壤最大承壓能力不超1.2kg/cm2,輪式拖拉機接地比壓為4kg/cm2,無法在泥腳水田中行走。機耕船能保證足夠的入土深度與剪下土壤面積,有效發揮機器的牽引力。加大驅動輪入土深度,保證足夠的剪下面積是機耕船在無泥腳田中工作的首要條件。

3)機耕船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應農戶的購買力,農閒時可進行短途運輸作業,在廣大農村深受歡迎。機耕船在水田作業的經濟效益較高,具有轉向靈活特點,在水田耕作中比拖拉機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

發展

我國機耕船在農機推廣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簡易機耕船結構過於簡單,年時間利用率低。機耕船生產廠多,生產廠設備條件差,產品質量不能保證。影響了機耕船的套用推廣。生產機耕船的企業多為縣級小廠,企業管理水平較差,缺乏批量生產的條件與經驗。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下,各地農戶的機耕船保有量不大。農機供應部門常忽視零配件的供應,降低了機耕船完好率與利用率。機耕船結構較簡單,但有些地區仍缺乏熟練的機手,導致機耕船因使用不當出現故障。

對策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現有大多數機耕船為簡易機耕船的改制,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實現農機產品的高端化發展。轉變機耕船產業經濟成長方式,提高機耕船科技含量。政府及科技部門應鼓勵農機製造企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可以建立產學研推結合的創新團隊。

加強基礎條件建設

機耕船製造企業裝備技術落後,亟待提高管理水平與產品質量。應以企業更新投入為主,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地方政府應加大對基礎條件較好企業的支持,完善企業生產條件,淘汰老舊落後的工藝設備。用先進的設備改造傳統落後的製造工藝。著力培養提高企業員工使用機械現代化加工設備的能力,促進機耕船產業不斷升級發展。

實施企業戰略重組

在國家巨觀產業政策指導下,政府對現有企業實施戰略重組,通過資源整合,最佳化完善機耕船行業組織結構。通過考核遴選,形成強勢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體系,著力提高機耕船企業準入門檻,實現農機產業合作共贏。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機耕船的使用與銷售具有很強的農時季節性,資金的超前投入是企業面臨的巨大壓力。制約了企業產能的提高,導致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突出,以致出現銷售旺季知名企業門庭若市。因此,地方政府及金融部門應加大對規模經營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