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手冊(第3版)--第2卷修理技術基礎

電機的故障診斷(一)電機的噪聲故障1. 繞組接線的檢查(四)電機絕緣的故障診斷1. 電機絕緣的診斷方法3.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1篇 零件修復和強化技術
第1章 零件修復工藝的選擇
第1節 概述
第2節 零件的磨損極限和修換的
一般規定
(一)零件磨損對工具機的影響
(二)磨損零件修換的一般規定
第3節 修復工藝的選擇
(一)修復工藝的分類
(二)修復工藝的選擇
1. 選擇修復工藝時應考慮的因素
2. 典型零件修復工藝的選擇
第2章 金屬扣合和塑性
變形修復技術
第1節 金屬扣合法
(一)強固扣合法
1.波形鍵的選擇和製造
2. 波形槽的布置和加工
3. 鉚擊工藝
(二)強密扣合法
(三)加強扣合法
1. 加強件的形式
2.加強件的加工
(四)熱扣合法
1.熱扣合件的形狀
2. 熱扣合件的強度計算
第2節 塑性變形修復法
(一)利用塑性變形修復零件
1. 鐓粗法
2. 擠壓法
3. 擴張法
(二)軸類零件的熱校直
1. 熱校直簡介
2. 軸的熱校直舉例
第3章 零件電鍍修復技術
第1節 鍍鉻
(一)鉻鍍層的特性及其使用範圍
(二)鍍鉻工藝
1.鍍鉻的一般工藝
2. 鍍鉻新工藝
第2節 不對稱交流-直流低溫鍍鐵
(―)不對稱交流―直流鍍鐵的特點及
性能
(二)鍍鐵工藝
1.準備工作
2. 鍍鐵規範
(三)電解液
1. 電解液的選用
2. 電解液的配製
3. 電解液的處理
4.電解液的維護
(四)典型低溫鍍鐵電源
(五)無刻蝕低溫鍍鐵新工藝
1. 無刻蝕鍍鐵電源
2. 無刻蝕鍍鐵鍍液
3. 無刻蝕鍍鐵工藝參數
第3節 電刷鍍技術
(一)電刷鍍原理
(二)電刷鍍技術的特點
(三)電刷鍍的套用範圍
(四)電刷鍍的工藝裝備
1電刷鍍專用電源
2.電刷鍍溶液
3.鍍具
4. 輔具和輔助材料
(五)電刷鍍工藝
(六)工藝說明
(七)鍍層剝離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八)電刷鍍的套用舉例
1.C650車床主軸的修復
2.修補鍍鉻層缺陷
3. 花鍵軸的修復
4.夾釺鍍修復導軌的劃傷
5. 軸承外環的修復
第4章 熱噴塗修復技術
第1節 概述
(一)熱噴塗的分類及特點
(二)熱噴塗在機修中的套用
第2節 熱噴塗設備及工藝裝備
(一)電弧噴塗設備
(二)等離子噴塗設備
(三)絲火焰噴塗設備
(四)粉末火焰噴塗(噴熔)設備
(五)熱噴塗工藝裝備
第3節 熱噴塗工藝
(一)工件表面的準備
1.凹切
2. 清理
3.表面粗化
4. 非噴塗部位的禁止保護
(二)熱噴塗的工藝參數
(三)熱噴塗操作
1. 電弧噴塗
2. 絲火焰噴塗(簡稱氣噴塗)
3. 粉末氧炔焰噴塗
4. 粉末氧炔焰噴熔
5. 等離子噴塗
第4節 熱噴塗的安全技術
(一)熱噴塗時的金屬蒸發氣體和
粉末
(二)電噴槍的安全技術
(三)等離子噴塗的勞動保護
第5節 熱噴塗套用實例
(一)電弧噴塗修復曲軸
(二)絲火焰噴塗修復工具機導軌
(三)粉末氧炔焰噴塗
(四)等離子噴塗修復實例
第5章 焊接修復技術
第1節 鑄鐵零件的冷焊修復
(一)概述
(二)鑄鐵件破壞形式及其相應修復
措施
1. 裂縫件的冷焊修復
2. 磨損件的焊補修復
3. 斷件的焊接修復
4. 殘缺鑄鐵件的焊補修復
5. 水密性鑄鐵件的焊接修復
第2節 鑄鐵件的釺焊修復
(一)鑄鐵件的黃銅釺焊修復
(二)導軌劃傷的釺焊修復
1.無槽化學鍍銅工藝
2. 錫鉍合金釺焊工藝
3. 錫鉍合金釺焊的缺陷及排除方法
第3節 鋼製零件的焊接修復
(一)概述
(二)鋼件焊接修復工藝措施
1. 焊前檢查和焊前準備
2. 選擇最佳焊修方案 嚴守工藝
操作規程
3. 焊後冷卻和焊後熱處理
4. 焊後檢查及機械加工
(三)修復實例
1. 離合器楔牙(滲碳淬火件)的
焊接修復
2. 精密及大型軸類零件(調質處理)的
手工電弧焊修復
3. 大偏心齒輪斷齒的焊接修復
4. 大壓床滑塊裂縫的焊接修復
第4節 細焊絲二氧化碳氣體保護
電磁振動電弧堆焊
(一)概述
(二)細焊絲堆焊設備的工作原理
(三)細焊絲堆焊設備的主要裝置
(四)細焊絲堆焊主要參數的選擇
(五)細焊絲堆焊的套用範圍
(六)細焊絲堆焊的修復實例
第6章 工件表面的強化技術
第1節 工具機導軌表面電接觸加熱
自冷淬火
(一)基本原理
(二)電石墨棒式電極及手工操作
1. 電極
2. 低壓變壓器的製造
3. 操作方法
4. 處理後工作表面情況
5. 影響淬火質量因素
(三)機械化操作的滾輪式電極
1. 銅滾輪電極的主要參數對淬火效果
的影響
2. 冷卻方式對淬火效果的影響。
(四)電接觸加熱自冷淬火沒備
1. 行星差動傳動淬火機
2. 可移式自動往復淬火機
3. 無級變速式淬火機
4. 簡易機械化淬火
(五)電接觸加熱自淨淬火過程中應
注意的問題
(六)電接觸表面淬火工藝的擴大套用
1. 軸類零件
2. 長薄零件
3.形狀複雜零件
第2節 工具機導軌表面高頻感應
淬火
(一)概述
(二)淬火設備及工藝裝備
1. 加熱設備
2. 淬火裝置
3. 感應器
(三)工藝參數
(四)減小導軌淬火變形的措施
第3節 工件表面的電火花強化工藝
第7章 工程塑膠在修理中的套用
第1節 概述
(一)工程塑膠的特性
(二)工程塑膠在設備修理及設備
改裝中的套用
第2節 鑄型尼龍零件的製造
(一)鑄型尼龍的製備方法
1.一般澆注成型
2. 離心澆注聚合成型
(二)鑄型尼龍的改性
1. 鑄型尼龍的熱處理
2. 添加填充料改性
第3節 塑膠塗敷
(一)沸騰熔敷法
(二)火焰噴塗法
1?以二氧化碳(C02)為噴粉氣體的方法
2. 以壓縮空氣為噴粉氣體的方法
(三)熱熔敷法
第4節 聚四氟乙烯及填充
聚四氟乙烯
(一)聚四氟乙烯及填充聚四氟乙烯的
性能
1. 聚四氟乙烯的性能
2. 填充聚四氟乙烯的性能
3. 輻射接枝填充聚四氟乙烯的性能
(二)聚四氟乙烯及填充聚四氟乙烯在
機修中的套用
1. 機械密封上的套用
2. 填充聚四氟乙烯活塞環及導向環
3. 填充聚四氟乙烯塑膠軸承
4. 輻射接枝填充聚四氟乙烯在
工具機導軌修理中的套用
第8章 粘接修復技術
第1節 概述
(一)粘接的特點
(二)粘接的套用
第2節 粘接方法
(一)熱熔粘接法
(二)溶劑粘接法
(三)粘接劑粘接法
第3節 粘接技術
(一)膠粘劑的選用
(二)粘接接頭的設計
1. 粘接接頭設計的原則
2. 粘接接頭的類型與形式
(三)粘接工藝
第4節 零件修復常用膠粘劑及其
套用
(一)環氧膠粘劑
(二)丙烯酸酯膠粘劑
1. a-氰基丙烯酸酯膠粘劑(FGA)
2. 厭氧膠
3. 第二代丙烯酸酯膠粘劑(SGA)
(三)氯丁膠粘劑
(四)聚氨酯膠粘劑
(五)酚醛-丁腈膠粘劑
(六)無機膠粘劑
1. 無機膠粘劑的特點
2. 氧化銅無機膠粘劑
第5節 常用材料對膠粘劑的選用
(一)金屬的粘接
(二)塑膠的粘接
(三)橡膠的粘接
第6節 膠粘劑使用注意事項
(一)環氧膠
(二)502膠
(三)氯丁膠
(四)厭氧膠
(五)101膠
第7節 德國鑽石牌膠粘劑簡介
(一)滿替美膠的特點
(二)滿替美膠的分類及性能
(三)滿替美膠的粘接工藝
第9章 研磨技術
第1節 研磨原理
第2節 材料的可加工性與
研磨餘量
(一)研磨性與工件材料的關係
(二)研磨對預加工的要求
(三)研磨餘量
第3節 磨料與研磨劑
(一)磨料
1.磨料的種類、特性及用途
2.磨料的粒度及其選擇
3.磨料的研磨性能
(二)研磨膏
(三)研磨液
第4節 研磨工具
(一)手工研磨工具
1. 平面研磨工具
2. 外圓研磨工具
3. 內圓柱表面研磨工具
4. 圓錐體研磨工具
5. 球面磨工具
6. 螺紋研磨工具
(二)機械研磨設備
1. 單盤研磨機和雙盤研磨機
2. 內圓研磨機
3. 鋼球研磨機
4. 齒輪研磨機
第5節 研磨工具的材料
第6節 研磨方法
(一)平研磨
(二)外圓研磨
(三)內孔研磨
(四)錐體研磨
(五)球面研磨
(六)螺紋研磨
(七)齒輪研磨
?第7節 影響研磨精度的因素
第10章 分度蝸輪副的修復技術
?第8節 分度蝸輪副的測量
(一)分度蝸輪副的綜合測量
1.用試切樣品齒輪來估計分度蝸輪副的
運動精度
2. 蝸輪副分度精度的靜態綜合
測量法
3. 蝸輪副分度精度的動態綜合
測量法
(二)分度蝸輪單個要素的測量
1. 蝸輪齒距偏差和齒距累積誤差的測量
及計算方法
2. 蝸輪齒圈徑向跳動的測量
3. 接觸斑點的檢驗
4. 蝸輪齒厚的測量
(三)蝸籽的測量
第9節 蝸輪修複方案的選擇
(一)磨損狀態分析]
(二)修複方案的選擇
(三)保證接觸斑點及嚙合側隙的方法
1.影響接觸斑點的因素
2. 保證接觸斑點的工藝方法
3.保證嚙合側隙的加工方法
4. 安裝調整中應注意的問題
5. 側隙的檢查和調整方法
第10節 分度蝸輪的修複方法
(一)修復齒形的加工方法
1.精滾齒面
2. 剃削齒面
3. 滾剃齒面
4. 珩磨齒面
(二)刮研修復法
第11節 提高蝸輪副運動精度的
方法
(一)引起運動誤差的因素
1. 幾何偏心引起的齒距累積誤差
規律
2. 運動偏心引起的齒距累積
誤差規律
3. 兩種偏心誤差的抵消方法
(二)誤差抵消法的套用
1. 運動偏心ek的大小及方向的確定
2. 誤差抵消法在加工及裝配中的
套用
3易位法及其套用
第2篇 設 備 診 斷 技 術
第11章 設備診斷技術基礎
第1節 設備診斷的類型和
設備狀態信號
(一)設備故障診斷的類型
1. 簡易診斷和精密診斷
2. 功能診斷和運行診斷
3. 定期診斷和連續監控
4.直接診斷和間接診斷
(二)設備狀態信號及其獲取
1.傳遞設備狀態的信號
2.信號的獲取
第2節 各種故障現象及其
診斷方法
(一)異常振動
(二)異常聲音
(三)異常溫度
(四)泄漏
(五)裂紋
(六)腐蝕
(七)材質劣化
(八)鬆動
(九)潤滑油劣化
(十)電氣系統的異常
第3節 設備診斷技術的構成
(一)檢查測量技術
1.應力參數的測量技術
2. 徵兆參數的測量技術
(二)信號處理技術
1.診斷信號處理技術體系
2. 對若干設備診斷有效的信號處理
技術概述
(三)識別技術
1.決定論的識別法
2. 機率論的識別法
(四)預測技術
1. 決定論的預測技術
2. 機率論的預測技術
參考文獻
第12章 振動感測器
第1節 感測器的種類、原理和
性能
(一)感測器的種類和原理
1. 加速度感測器
2. 速度感測器
3. 位移感測器
(二)感測器的性能指標
第2節 感測器的選擇
(一)電渦流位移感測器
(二)速度感測器
(三)加速度計
第3節 感測器的安裝要點
(一)加速度計安裝位置的選擇
(二)加速度計安裝方法的選擇
第13章 振動診斷方法
第1節 振動及其分析方法
(一)振動的基本概念
1. 振動的基本參數
2. 振動的三個基本量的意義及套用
(二)異常振動的分析方法
1. 頻率分析法
2. 振動形態分析
3. 相位分析
4. 振動方向分析
5. 振擺旋轉方向分析
6. 異常振動的一般分析法
第2節 信號處理技術
(一)信號的分類
1. 周期信號
2. 瞬變信號
3.隨機信號
(二)信號的預處理技術
1.濾波處理
2. 包絡線法(共振解調技術)
3. 同步時間平均法
(三)時域的信號處理
1. 平均值
2. 離散
3. 均方值、有效值
4. 峰值
5. 波峰係數
6. 機率密度函式
(四)頻域的信號處理
1. 傅立葉級數
2. 相關函式
3. 功率譜密度
4. 傅立葉變換
5. 抽樣定理和快速傅立葉變換
(FFT)
6. 頻譜分析
7. 倒頻譜分析
第3節 旋轉機械的診斷方法
(一)旋轉機械的簡易診斷
1.診斷設備和測定方法的選定
2. 測定參數的選定
3. 測定點的選定
4. 測定周期的確定
5. 判斷標準的確定
6. 簡易判斷標準制訂實例
7. 劣化監控表的編制
(二)旋轉機械的精密診斷
參考文獻
第14章 超音波與聲發射監測技術
第1節 超音波技術
(一)超音波及其性質
1. 超音波的發生和種類
2. 超音波的性質
(二)超音波技術在設備診斷中的套用
1.超音波探傷
2. 超音波測厚
第2節 聲發射檢測
(一)聲發射及其檢測特點
1. 聲發射的基本原理
2. 聲發射檢測的特點
(二)聲發射的測量參數及測量儀器
1. 事件計數和振鈴計數
2.幅度和幅度分布
3. 能量和能量率
4. 聲發射的測量儀器
(三)聲發射在設備診新中的套用
1.保護沖床
2. 檢查飛機要害部位的鏽蝕情況
3. 其他
參考文獻
第15章 溫度監測與診斷方法
第1節 溫度監測與診斷的原理及其
適用範圍
(一)基本原理
1. 物質的熱運動
2. 溫度的標定
3. 溫度的測量
(二)常規測溫裝置及其適用範圍
1. 接觸式測溫裝置
2. 非接觸式測溫裝置
3. 測溫儀的主要技術指標及
選用方式
第2節 紅外輻射及紅外測溫
(一)紅外輻射基本特點
1. 紅外輻射
2. 紅外輻射在大氣中的傳播
(二)紅外測溫基本原理
1. 反射率、透射率、吸收率和
比輻射率
2.普朗克與維恩定律
3. 基爾霍夫和史蒂芬_波茲曼定律
第3節 測溫方法及手段
(一)溫度測定的簡易診斷方法
(二)溫度測定的精密診斷方法
(三)紅外熱成像技術及裝置結構原理
1.紅外熱成像技術
2. 紅外測溫儀器的指標參數
(四)典型紅外熱成像設備
(紅外熱像儀)
第4節 國內外設備溫度診斷典型
實例
(一)設備溫度診斷的套用範圍
(二)設備溫度診斷的典型實例
1.工具機主軸箱溫升對熱變形影響的
檢測
2. 金屬膠接結構熱特性檢測
3. 火車車軸箱不停車溫度檢測
4. 大型電機的故障診斷及其指導
檢修
5. 電氣設備各種裸露接頭熱故障的
紅外診斷
參考文獻
第16章 旋轉組件和元件的診斷
第1節 旋轉機器轉軸組件的
振動診斷
(一)結構方面的故障
1. 轉子的臨界轉速
2.結構共振
3. 滑動軸承油膜振盪
4次諧波(分數諧波)共振
5. 軸流式氣體壓縮機的旋轉
脫流和喘振
6. 電磁力引起的振動
(二)霉部件缺陷的故障
1. 不平衡振動
2. 轉軸不對中誤差
3. 基座鬆動
4. 密封間隙不均勻引起的自激振動
(氣流激振)
5. 接觸碰撞引起的自激振動
第2節 滾動軸承的診斷
(一)滾動軸承的壽命
1.額定壽命
2. 軸承的耐用時間
(二)滾動軸承異常的類型及其原因
(三)軸承異常診斷方法
1.振動
2. 噪聲
3. 溫度
4. 磨損微粒的分析
5. 軸承的間隙測定
6. 油膜的電阻
(四)根據振動診斷軸承的異常
1. 滾動軸承的振動發生機理和固有
振動頻率
2. 滾動軸承的簡易診斷方法
(使用振動計)
3. 用衝擊脈衝解調式軸承故障
診斷儀診斷滾動軸承
4. 滾動軸承的精密診斷法
第3節 齒輪的診斷
(一)齒輪異常的類型和原因
(二)齒輪的診斷原理
1. 齒輪旋轉機構
2. 齒輪造成的振動
(三)齒輪的診斷法
1.齒輪的簡易診斷法
2. 齒輪的精密診斷法
參考文獻
第17章 金屬切削工具機的診斷
第1節 誤差相關與誤差分離技術
(一)環節與系統
(二)系統、輸入、輸出與卷職
(三)誤差分離技術
1.分離隨機誤差
2. 分離高低頻段數據
3. 分離工具機和工件的誤差
(四)用誤差分離技術診斷螺絞鏈誤差
1. 螺紋鏈誤差
2. 檢測方法―誤差分離法
3. 信號處理過程
4. 螺距誤差來源的診斷
第2節 工具機的綜合診斷法
(一)多種感測器同時採用
(二)解調技術的套用
(三)診斷實例
參考文獻
第18章 電氣設備的診斷技術
第1節 電力變壓器的診斷技術
(一)電力變壓器繞組絕緣潮濕程度的
測定
1.絕緣油受潮程度的測定
2. 繞組絕緣電阻的測定
3. 繞組介質損失角正切值tgδ的
測定
4. 診斷電力變壓器絕緣潮濕程度的
電容法
(二)絕緣的工頻交流耐壓診斷試驗
1.調壓方式的選擇
2. 試驗變壓器
3. 試驗電壓的測量
4. 保護設備
5. 升壓速度及其他注意事項
(三)繞組直流電阻的測定
1.加快測量直流電阻的方法
2. 溫度的影響
3. 比較標準
4. 分接開關指示器
第2節 電機的故障診斷
(一)電機的噪聲故障
1. 電磁噪聲
2.機械振動噪聲
(二)電機的溫升故障
(三)定子繞組三相電流不平衡的
故障診斷
1. 繞組引線標記的檢查
2. 繞組接線的檢查
(四)電機絕緣的故障診斷
1. 電機繞組絕緣的介電強度
2. 電機絕緣的診斷方法
3. 冷態絕緣電阻的容許值
(五)電機繞組直流電阻的測定
1.繞組直流電阻的測量方法
2. 故障分析
(六)電機的振動診斷
1.振動測試前的檢查
2. 振動測試及其限值
第3節 微電子控制設備的故障
診斷
(一)故障測試診斷程式的編制
(二)故障診斷程式實例
1.CPU故障診斷程式
2. RAM及匯流排診斷程式
3. EPROM中的故障診斷程式
(三)微型計算機電路的故障診斷
(四)微型計算機故障診斷所用設備
與器件
1.邏輯筆
2. 邏輯脈衝發生器(筆)
3. 電流跟蹤器
4. 邏輯電路測試夾
5. 邏輯電平比較器
(五)故障診斷的基本方法
1.基本的故障診斷法
2. 用邏輯分析儀進行故障診斷
參考文獻
第19章 設備診斷儀器的選用
第1節 國產主要診斷儀器的原理與
性能
(一)振動測試儀器
2. 207、217電子聽診器
2. CHJ-1衝擊脈衝計、JK8241A
軸承齒輪故障分析儀
3. HB-1軸承故障檢查儀、CCL-2251
多功能軸承故障測試儀
4MD-2型攜帶型機械振動檢測儀、
BZ-4200型機械故障診斷儀
5. DZ-2振動測量儀、DZ-5振動測量
分析儀
6. DF4074W多通道FFT信號分析儀、
200型機器故障分析儀
7. HZ-8500型軸運動監視儀、JX-1型
加速度校準儀
8. ZH911測振表/數據採集器
9.JGZY-1型機械故障綜合診斷儀
(二)溫度測試儀器
1. SW-2型攜帶型數顯表面溫度計
2.IRT-1200型手持式快速紅外
測溫儀
3. 841型熱像儀
(三)油液分析儀器
1. YTC一1型油液含鐵量檢測儀(鐵量
儀)
2. ZTP-1型直讀式鐵譜儀
3. TPF-1型分析式鐵譜儀
(四)其他診斷儀器
1. MC-100電動機故障檢測儀
2.CCH-12型超音波測厚儀
第2節 幾種國外診斷儀器簡介
1.4912型攜帶型頻閃儀
2. VM-64機械狀態檢測儀
3.IRD890型數據採集器及分析器
4. 2515型振動分析儀
5. M4-10C/30C盒式磁帶數據
記錄器
6. 870型熱像儀
7. ENTEK交流異步電動機故障
診斷系統
參考文獻
第3篇 微 電 子 技 術
第20章 單 片 機
第1節 單片機概述
第2節 MCS-51系列單片機結構及
原理
(一)概述
(二)基本結構
1.引腳及功能
2.內部結構
(三)指令系統
(四)定時器
1.定時器結構
2.定時器專用暫存器
3.定時器的工作方式
4.定時/計時器的套用舉例
(五)串列口
(六)中斷系統
第3節 MCS-51系統配置及
接口技術
(―)R0M程式存儲器擴展
(二)RAM數據暫存器擴展
(三)1/O口擴展
18255A可程式並行I/O擴展接口
2.8155可程式並行I/O擴展接口
(四)鍵盤、顯示器接口
1.鍵盤的接口技術
2.顯示器接口技術
3.鍵盤、顯示器套用舉例
第4節 單片機套用系統的設計、
開發和故障診斷
(一)單片機套用系統的設計
(二)單片機套用系統的開發調試
(三)單片機套用系統的故障診斷及
維護
1.主機板的故障診斷
2.使用單片仿真機對主機板進行邏輯
故障診斷
3.其他故障診斷
(四)單片機套用系統的抗干擾措施
第21章 可程式序控制器
第1節 PC的發展概況
(一)國外PC動態
(二)國內PC技術的發展
(三)PC]在工業自動化中的位置
第2節 PC的基本結構、使用及
選型
(一)PC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1. 系統構成
2. 工作原理
(二)典型PC簡介
1. C200HPC(OMRON,立石公司)
2. S5-115U PC(西門子公司)
3. PLC-2/30PC(美國A.B公司)
4. F-40PC(日本三菱公司)
5. T-40PC(日本富士公司)
(三)PC的使用方法
1. PC的程式編制
2. 梯形圖符號意義
3. 梯形圖的最佳化
(四)PC的選型
1. 選型原則
2. PC選型舉例
第3節 編程和套用技巧
(一)外部套用技巧
1. 減少多撞塊開關方式
2. 輸入地線轉換法
3. 編碼輸入方式
4. 撥碼盤輸入方法
5. 比較器轉換輸入法
6. 掃描控制數碼管顯示
7. 減少PC輸出點數的方法
(二)程式套用技巧
1. 基準時間的套用
2. 微分電路
3. 自動追跡電路
4. 可逆移位暫存器
5. 信號設定迴路
6. 正、反轉和方向的檢測
7. 加、減計數器
8. 故障報警迴路
9. 丫-△變換起動
10.外部設定時間常數
第4節 PC電源與故障分析
(一)開關電源的分類與電路分析
1.開關穩壓電源的分類
2.電路分板
(二)開關電源的原理與故障分析
1單端自勵式開關穩壓電源
2.他勵式脈衝調寬穩壓電源
3. 故障分析
4. 噪聲及其抑制
第5節 數字IC(積體電路)的
故障分析
(一)內部故障分析
(二)外部故障分析
(三)數字IC故障診斷示例
(四)使用電流跟蹤器診斷數字IC
電路故障
第6節 PC的套用及維修
(一)PC套用實例
1.庫門自動控制
2. 自動注油裝置
3. 傳送帶電動機控制
4. 汽車自動清洗機
5. 瓶簽檢測
6. 自動車床控制
7. 工業電爐溫度控制
8. 車輪焊機控制
(二)維修實例
1.PC主機
2. PC電源
3.輸入口
4. 輸出口
第22章 數 顯技術
第1節 感應同步器的基本原理
(一)輸出電勢與位移的關係
(二)輸出電動勢的誤差平均效應和細分
(三)測量輸出信號的方法
第2節 感應同步器的用途及種類
(一)感應同步器的用途及優點
(二)感應同步器的種類
(三)感應同步器的型號
(四)感應同步器的技術指標
第3節 感應同步器的安裝和
接長技術
(一)阿貝原則及安裝位置的選定
(二)標準直線感應同步器的安裝
1.安裝要求
2.定尺尺座 滑尺尺座和防護罩
3.定尺尺座及滑尺尺座的安裝
4.安裝工藝要求
(三)標準式感應同步器的接長
(四)標準式直線感應同步器接長及
排尺原則
(五)接長方法
1.塊規接長
2. 金屬線紋尺接長
3. 雙滑尺接長
第4節 感應同步器數顯表基本
工作原理
(一)鑒幅型數顯表
(二)脈衝調寬式數顯表
第5節 數顯表的使用與維修
(一)數顯表的正確使用
1. 使用條件與系統連線
2. 使用程式及有關問題
3. 正確讀數
(二)數顯表的故障排除
1.故障檢查方法
2. 常見故障的排除
第6節 光柵
(一)計量光柵的原理
(二)光柵測量裝置
第7節 磁尺
(一)磁性標尺
(二)磁頭
(三)磁尺數顯表
(四)磁尺的安裝
(五)磁尺數顯表的安裝與調整
(六)磁尺的維護
第23章 數控技術
第1節 概述
(一)數控工具機的產生及特點
(二)數控工具機的一些基本概念
1.什麼是數控工具機
2.數控工具機的組成
3. 數控系統的分類
(三)數控工具機維修
1. 使用與維修注意事項
2. 維修方法
第2節 數控工具機控制原理及其
程式編制
(一)數控工具機的控制原理
(二)數控裝置的工作原理
1. 數控裝置的運算功能
2.數控裝置的工作過程
(三)數控工具機的程式編制
1. 程式編制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2.程式編制的有關指令代碼及
程式格式
(四)常用準備功能指令
第3節 數控工具機的輸入輸出設備
(一)NC操作控制臺
1. NC操作面板(MDI)
2. NC工程控制臺
3. 鍵盤解碼電路及輸入接口電路
4. 數控工具機操作指示形象化符號
5. 鍵盤的維護
(二)讀帶機
(三)手搖脈衝發生器
(四)顯示器
(五)通用串列接口
第4節 直流伺服系統原理及
套用實例
(一)單閉環直流調速系統
(二)不可逆雙閉環直流調速系統
(三)直流可逆調速系統
(四)直流電動機電晶體脈寬
調製系統
(五)數控工具機的直流伺服系統實例
第5節 數控工具機中的常用電機
(一)直流伺服電動機
1. 概述
2. FANUC-BESK直流伺服電動機的
技術規格
(二)交流伺服電動機
1.概述
2. 交流伺服電動機的技術規格
(三)主軸電動機
1. 概述
2. FANUC-BESIK直流主軸電動機的
技術規格
3. FANUC交流主軸電動機的
技術規格
4. SIEMENS交流主軸電動機的
技術規格
第6節 數控工具機中的檢測元件
(一)測速發電機
(二)旋轉變壓器
(三)編碼器
附錄
信息處理交換用七位編碼字元集在穿孔
紙帶上的表示方法(GB1991-80)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