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蚜

橘蚜,Toxoptera citricidu,昆蟲綱、同翅目、蚜科, 在浙江、廣東、福建~年發生10~20代。

基本信息

中文名:橘蚜
拉丁學名:Toxoptera citricidus(Kirkaldy)
綱:昆蟲綱
目:同翅目
科:蚜科
天敵:瓢蟲、草蛉、食蚜蠅、寄生蜂和寄生菌等

形態特徵

無翅胎生雌蚜,全體漆黑色,複眼紅褐色,觸角6節,灰褐色。足脛節端部及爪黑色,腹管呈管狀,尾片乳突狀,上生叢毛。有翅胎生雌蚜與無翅型相似,翅2對白色透明,前翅中脈分三叉,翅痣淡褐色。無翅雄蚜與雌蚜相似,全體深褐色,後足特別膨大。卵橢圓形,初為淡黃色漸變為黃褐色,最後為漆黑色,有光澤。若蟲體褐色,複眼紅黑色。

生物學特性

在浙江、廣東、福建~年發生10~20代。橘蚜繁殖最適溫度為24~27℃,因此在春夏之交數量最多,秋季次之。

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冬夏結合修剪剪除被害有蟲、卵的枝梢,消火越冬蟲源,夏、秋梢抽發時,結合墒心和抹芽,打斷其食物鏈,剪除全部冬梢和晚秋梢,壓低過冬蟲口基數。
②保護利用天敵。瓢蟲、草蛉、食蚜蠅、寄生蜂和寄生菌等都是很有效的天敵,在柑橘園內儘可能地採用挑治的辦法,以保護利用天敵。
③粘捕。橘園中設定黃色黏蟲板可粘捕大量的有翅蚜。
④藥劑防治。新梢有蚜株率20%以上,被害梢率25%以上時對中心蟲株噴藥或用藥塗有蚜梢。藥劑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5000~6000倍液、15%金好年乳油2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500~2000倍液、3%啶蟲脒乳油l500~2500倍液、0.3%苦參鹼水劑400倍液、2.5%魚藤酮乳油600~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