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畫

樹洞畫

2013年2月22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九中街路兩側脫了皮的樹上和一些殘破的電線桿上,出現了一些惟妙惟肖的美術作品,這些特殊的畫作引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這些作品是石家莊一位名叫王月的女大學生所畫。王月是石家莊人,在大連工業大學視覺傳達系讀大四,她從小喜歡畫畫,從高中開始學習美術。

基本信息

介紹

樹洞畫 樹洞畫
樹洞畫 樹洞畫
樹洞畫女孩王月 樹洞畫女孩王月

2013年2月22日 ,河北省石家莊市九中街路兩側脫了皮的樹上和一些殘破的電線桿上,出現了一些惟妙惟肖的美術作品,這些特殊的畫作引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

樹洞畫女孩叫王月,一名視覺傳達專業的大四學生。

時常帶著簡單的繪畫工具,在石家莊九中街畫畫。安靜的城市是她的畫室,司空見慣的樹洞是她的畫板。她想讓石家莊灰濛濛的冬天變得繽紛多彩。

樹洞畫不僅是王月一個作為一個美術工作者的創作,同時也給我們啟迪:從事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自己發展的一片天空,只要自己用心去想,用心去做,那總會有一個舞台,屬於你。

繪製者

介紹

王月,2013年23歲,石家莊人,在大連工業大學視覺傳達系讀大四,她從小喜歡畫畫,從高中開始學習美術。

王月 王月

2013年2月,她通過街頭立體畫的方法在樹皮、電線桿上的破損處作畫害羞的小浣熊、精靈般的小松鼠、趴在洞口向外窺探的小貓……

這些惟妙惟肖的小動物與漂亮的風景畫在九中街上塑造出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王月的樹洞畫經媒體報導之後,迅速在全國引起關注。

初衷

樹洞畫 樹洞畫

在前一段時間 ,王月看見路邊很多樹皮、電線桿上有破損,於是突發奇想通過街頭立體畫的方法,利用這些破損的不同特點進行創作。

王月稱,她畫畫要根據樹皮或電線桿的具體破損情況現場進行創意,時間一般需要半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不等,她在這條街道已經完成6幅畫作了。

創意

源於城市塗鴉

在王月看來,原本並無“樹洞畫”一說。

作品 作品

因媒體的關注和提煉,“樹洞畫”已被百度收錄為名詞詞條。

她說,2012年底,她確定了自己的畢業設計方向——廢墟藝術。寒假回家後,她打算在一些殘缺的外牆上塗鴉。母親帶她逛了九中街後,她改變了想法。

“九中街的行道樹有特點,樹洞多。”王月想利用樹洞創作一些富有中國元素的畫,老師認可了她的這個想法。

2013年1月,王月和閨蜜李悅,在家門口的行道樹上,嘗試畫第一幅樹洞畫。

“火紅的楓樹林裡,有條山間小道。”她的第一幅樹洞山水畫引來了路人的關注,“他們認為很好玩。”

“我的創作就是公眾形象藝術,讓公眾滿意是我的初衷。”路人的肯定,堅定了王月的想法。2013年1月底,她來到九中街作“樹洞畫”。

李悅說,王月從小喜歡畫畫,但直到高二才正式接受美術專業訓練。王月在美術方面的天賦,很快讓她脫穎而出。在大學期間,她多次獲得獎學金,2012年已保送大連工業大學研究生。

創作“樹洞畫”看似隨意其實很講究

樹洞畫 樹洞畫

2米高的槐樹,一半脫皮,裸露出樹幹。

王月將樹幹部位擦乾淨,一袋畫筆,一袋顏料,放在地上。她坐在摺疊小板凳上,對著手機里存儲的熊貓圖片,全神貫注地調色作畫。

實際上,“樹洞畫”創作並非隨意,而且十分講究。“我很早就注意到這棵樹了,因為樹皮殘缺部分太大,我一直不敢畫,也不知道該畫什麼?”

在一個月前,她用相機拍了這棵樹的照片反覆琢磨。前晚6點,王月吃完晚飯,一直思考到了凌晨2點。她想到了畫熊貓,但如何將熊貓與樹幹形狀融為一體?直到26日上午10點,她才想到了“竹海里的熊貓”創意。然後,她在網上尋找與樹幹匹配的熊貓和竹林照片,再將照片PS到樹幹上,就成了一幅畫卷。

到21日下午5點,3個小時過去了,這幅熊貓樹洞畫才完成了一半。22日,她還將搬來梯子,完成剩餘的部分。“樹幹的高處,是一片竹海,竹海深處是藍天白雲。林子裡,還有幾隻小熊貓。”王月不無驕傲,這幅畫若完成了,會比較漂亮。

樹洞作畫或在全市推廣

王月沒想到,一次原本普通的畢業設計,讓她一夜成名了。

李悅說,2013年2月21日,王月畫完小白貓的時候,一直擔任攝影師的她,被多名路人索要相片。她乾脆把這些照片上傳到微博上,讓網友分享。

然而,網友的關注讓她們始料不及。次日,她的微博冬粉突然增加了400多個,且每天都在遞增。當天,河北本地媒體的報導,很快被各大入口網站轉載,“她一下子就出名了。”

讓王月感到壓力的是,關注她的人和媒體越來越多。出名後,石家莊很多市民每天都到九中街看她作畫,並拿相機拍照,不少人還要求和她合影。

在王月看來,她的樹洞畫一夜成名,與這座城市不無關係。“石家莊藝術氛圍不濃。平時見到的塗鴉也不多,這猛地一看,就覺得新奇。”她的母親趙換舉也認為,冬季的石家莊市,一片葉子都沒有。女兒的行為,在這個城市裡,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王月的樹洞畫,已引起了當地政府部門的關注。

據稱,2013年8月,該市擬將她的樹洞畫納入設計周活動之中。未來,王月的樹洞畫或將在該區推廣開來。

樹洞畫轟動全國

樹洞畫 樹洞畫

樹洞畫作品既是王月的畢業設計,也是她修補殘缺、創造“美途”的文化工程。害羞的小浣熊、精靈般的小松鼠、趴在洞口向外窺探的小貓……這些惟妙惟肖的小動物與漂亮的風景畫在九中街上塑造出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王月的樹洞畫經本報等媒體報導之後,迅速在全國引起關注。各大入口網站、主流媒體均對樹洞畫轉載報導。

王月和她的樹洞畫還登上了央視新聞頻道微觀天下節目,被央視主持人徐卓陽在節目中贊為“用小愛感動冬天”、“為城市裝點了一道充滿創意的風景線”。

九中街也成了一個旅遊景點,近幾天,每天來九中街欣賞樹洞畫的市民絡繹不絕,其中不乏扛著“長槍短炮”的攝影迷與媒體記者。看著這些美麗的樹洞畫,觀者無不嘖嘖讚嘆,為王月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創造擊掌叫絕。

後續創作將更注重故事性

樹洞畫 樹洞畫

樹洞畫的轟動讓王月與她的閨蜜,也是王月的“御用攝影師”李悅始料不及,她們沒想到這些並不複雜的繪畫作品會引起這么多人關注。面對撲面而來的讚譽,兩個女孩明顯感覺到了壓力,但是依然很淡定。李悅說,王月最初的想法就是修補殘缺,用畫筆遮掩住街上的瑕疵,後來才將重點放在了隨處可見的樹洞上。如果有可能,王月也會在拆遷後的斷壁殘垣上繪畫,讓廢墟也美起來。

從小喜歡童話故事的王月最喜歡卡通片中的人和動物,在平時的設計與創作中也偏重於動物與風景。

王月說:“因為我很喜歡美的東西,可能設計思維不太理性。別人說我想法很天真,有時過於感性。”樹洞畫出名之後,在導師的指導下,王月的創作也有了變化,更注重故事性,這在她2月24日元宵節這天的最新創作中有充分體現。

這組作品選擇的樹幹也比較特別,有兩個樹洞,經過構思,王月在上面的樹洞中畫了一隻探身下望的小鳥,下面樹洞畫了一隻張開懷抱的小松鼠,似乎等著擁抱小鳥。這組作品和諧可愛,洋溢著暖暖的愛意。

特點

冬天的冷色調讓樹洞愈發顯得“老態龍鍾”,但是有了樹洞畫,仿佛給樹木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樹洞又煥發了青春,帶來了綠色的生機。

王月的樹洞畫 屬於街頭藝術,其實在西方也不乏大師們的街頭塗鴉,這次王月的樹洞畫之所以一炮而紅,不是因為有大師級的名稱罩著,而是因為靈動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圖畫,她把樹洞給畫活了,也描摹了城市美麗的童話。

樹洞畫 樹洞畫

不過,對於一個城市而言,被大多數人忽視的又豈止是有著殘缺的樹洞。把殘缺畫出美,還需要有發現的眼光。一些生鏽斑駁的建築、一些被人漠視的城市死角……值得慶幸的是,樹洞被發現了,那下一個開創“新大陸”的又是誰,這個就是正能量的傳遞。可能我們不缺乏藝術家,只是缺乏“溫暖”城市的創作。

末了,王月說她開學回大連,也要把樹洞畫帶到大連。其實,這可以移動的“綠色”能到達世界各個角落。對於有“半城樹木半城樓”美譽的綠城南寧而言,也需要這遊動的“綠色”。樹洞畫給綠城增添的不僅是生機與活力,還有溫暖,還有人情味。相信樹洞畫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隨風飄而灑落各地,很快發芽開花,到時候,我們的城市綠色就不是只有一個樹洞畫,而這就是一種美的延續。

這正是樹洞畫之美!

網友評論

樹洞畫 樹洞畫

有網友認為,樹洞畫“火”了,不僅僅是其作品本身有魅力,王月對城市環境的這種愛護與維護精神更值得大家思考與學習。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來說,每個人均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是這個城市的主人翁。看著街頭的瑕疵,王月沒有置身事外,而是想著怎樣讓這些瑕疵美起來,讓單調的街頭增加點色彩。

她想了,也行動了,尤其創作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正如央視主持人徐卓陽在節目中表示,國外城市中有很多戶外壁畫藝術設計別出心裁,而我國的城市乾淨整潔但缺少藝術細胞。

我國市民參與城市建設的藝術空間極為有限,城市應該給市民創造出更多的藝術棲息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