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經濟

樓宇經濟

樓宇經濟是近年來中國城市經濟發展中湧現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它是以商務樓、功能性板塊和區域性設施為主要載體,以開發、出租樓宇引進各種企業,從而引進稅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以體現集約型、高密度為特點的一種經濟形態。主要表現為現代服務業,如金融業、諮詢業、廣告策劃、影視製作、網路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諮詢中介公司、高科技企業、娛樂服務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旅遊服務企業、交通通訊企業等國內外各類企業和公司。

形成原因

(1)樓宇經濟的崛起是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要求。城市土地資源短缺,需要集約化利用土地。目前我國大城市土地資源的越來越短缺,城市經濟要持續發展,必須集約利用土地,需要一種以集約化發展為本質特徵的經濟形式的出現。樓宇經濟正是對土地集約利用的經濟。

(2)樓宇經濟的崛起是現代服務業集聚和輻射的必然結果。現代服務業、知識經濟的發展,為樓宇經濟發展提出大量需求。隨著各大城市工業的外遷和比例的降低,現代服務業在各大城市日益發展,現代服務業已日益成為各大城市產業發展的支柱和方向。城市知識型服務業對城市周邊區域乃至全國的市場都極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現代服務業在城市的集聚,需要樓宇提供辦公空間。

(3)樓宇經濟的崛起是價值鏈分解的必然結果。在全球分工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價值鏈不同環節呈現出快速分解的態勢,而相同或相近的環節在同一空間中不斷積聚,以至於出現各種專業性極強的功能區域。在經濟發展的早期,企業在辦公空間上是一體的,研發、管理、設計、生產等位於同一辦公地點。但隨著企業價值鏈的分解,管理與研發、生產分離。企業由單一中心、獨立行為、地方觀念向多箇中心、相互依存、全球觀念轉變。企業的管理功能更趨向於是中心,而研發功能更趨向於專業的科技園,生產功能更趨向於低價便宜的郊區或工業區。價值鏈各環節的分解和同類集聚,打破了過去傳統的企業自建自用的辦公場所,新的集聚需要新的商務樓宇提供空間支持。

(4)樓宇經濟的崛起是樓宇本身集聚的要求。在樓宇出租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樓宇的集聚能提升樓宇集聚區的空間形象和吸引力,保持樓宇租金的增值。

(5)樓宇經濟的崛起也是城市政府規劃引導的結果。城市政府為了促進本城市、本城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加強規劃的引導。城市政府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和城市功能區的集聚規劃,規劃了各式各樣的城市功能區,而各功能區的功能實現必然要通過樓宇的建設提供空間載體。

益處

樓宇經濟樓宇經濟

作為新興的一種經濟形態,樓宇經濟已經成為了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樓宇管理者藉助樓宇經濟平台向公眾展示樓宇信息、發布招商公告,租戶可通過平台查看樓宇情況、篩選意向樓宇。不但簡化了樓宇招商流程,而且提高了樓宇招商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進行樓宇、企業信息的採集,並分析各類型企業的數據,計算其相應的經濟指標。不但集中了樓宇及其入駐企業的數據、促進了樓宇管理,而且簡化了樓宇統籌工作,方便進一步掌握樓宇經濟動態。

拓寬城區空間

發展樓宇經濟,有利於拓寬城區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發展樓宇經濟,可以變平面發展為立體發展,變實體經濟為虛擬經濟,向空間求發展,向樓宇要效益。樓宇經濟所依託的商務寫字樓匯聚了大量的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實現了在高價位上的土地再開發,達到可觀的利潤空間,財富效應顯著。

促進業務發展

發展樓宇經濟,有利於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樓宇經濟,眾多的商務寫字樓集聚在一定的區域內,產生大量的信息服務、諮詢服務、中介服務和物業服務市場,能夠帶動周邊的信息、金融、餐飲、購物等企業聚集發展,加快形成功能良好、配套齊全的商圈,同時樓宇中聚集大量企業和員工,產生大量知識培訓、文化娛樂、交通住宿等需求,這些都能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經濟結構的最佳化。同時,樓宇經濟還能夠為工業經濟發展提供完善的現代服務,促進工業園區健康發展。

改善投資環境

發展樓宇經濟,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檔次。發展樓宇經濟,建設一批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行政配套齊全、建築風格鮮明的商務寫字樓宇,必將大大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檔次。同時,致力引進大公司、大集團總部、研發中心和新型業態到城市落戶,可以加速信息、銷售、決策在城區的集聚,不斷提升城區的服務功能和帶動作用,大大改善城市的投資環境。

加快城市化進程

根據《中國樓宇經濟發展模式與路徑規劃分析報告前瞻》

數據顯示:未來50年勢必也要經歷一番城市的重構。“新一屆政府已將‘新型城鎮化’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思路,是將中小城鎮,以及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鎮作為城市化推進的重點,以緩解‘大都市病’的蔓延。這的確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但至少應該與之並行的,則是對現有城市的改造,重構城市的宜居性,提高城市化的效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