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樊村鎮東鄰僧樓鎮,南、西均連清澗辦事處,北接下化鄉。總面積62.6平方公里。境內石灰、石英石資源豐富。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樊村鎮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一直是晉南重鎮,屬於河津轄區,(夏)帝不降三十五年,殷侯上甲微滅皮氏國(又叫皮氏部落)。

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遷都河津,此時樊村就於河津管轄。

公元前1524年,商祖乙封弟弟祖丙於耿,建立嬴姓耿國,樊村鎮便是其領土。

西周建立後,滅商耿,封周室族人於耿,再次建立耿國,為姬姓耿國。

公元前611年春秋時期,晉獻公滅耿,把耿地賜給大夫趙夙為采邑。

戰國時,邑地屬魏國皮氏。

公元前211年,秦置皮氏縣,屬河東郡(今運城市)管轄。

漢天鳳元年(公元14年)屬延平縣轄區。

東漢時復為皮氏縣。三國時屬平陽郡(今臨汾市)管轄。

北魏真君七年(446年)歸於龍門縣轄區。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為河津縣轄區。

1956年劃為樊村中心鄉。

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屬城關公社。

1962年成立樊村人民公社,屬城關區。

1983年改為樊村鎮至今。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樊村鎮轄24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地樊村鎮樊村,24個行政村分別為樊村、曹家窯村、任家窯村、沙樊頭村、西樊村、西光德村、東光德村、李家莊村、堡子溝村、寺莊村、蘆莊村、常好村、常好堡村、乾澗村、古垛村、魏家院村、史家莊村、韓家院村、西衛村、上寨村、張家巷村、劉家院村、固鎮村、樊村堡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樊村鎮,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轄鎮,北與樊村堡、常好堡相鄰,西臨沙樊頭和西樊村,南與西光德和東光德相接,東與寺莊村相鄰。面積為62.6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5°40′19″,東經11°04′22″。平均海拔高度483米。

地形地貌

樊村鎮地區由呂梁山區、南北坡高垣階地及黃河汾河河谷等地貌單元組成,境內有一山(呂梁山)、二河(黃河、汾河)、三峪(遮馬峪、瓜峪、神峪)。因汾河橫穿轄區中部而過形成平坦而肥沃的河谷盆地,地形自北向南呈兩端高中向低的馬鞍狀。

氣候

樊村鎮屬暖溫帶大陸性黃土高原氣候,受季風和內蒙沙漠氣候的影響,四季分明。春季溫和,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多風,春季略長於秋季,冬季略長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3.5度,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12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28.2小時,年平均風速2.1米/秒,風速以清澗和禹門口最大。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樊村鎮境內含有大量石灰、石英石資源,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16種,其中被開發利用的9種,以煤炭資源最多。

煤:於2014年探明貯藏於樊村鎮域西部,屬鄉寧煤田的延伸部分,面積約6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約6.8億噸。

硫鐵礦:於2014年探明貯藏於樊村鎮域北部,探明D級儲量715.96萬噸,折合標準礦295.64萬噸。

石灰石:於2014年探明貯藏於樊村鎮域北部的呂梁山,經勘測的龍門山及西磑口一帶石灰岩,儲量約3.4億噸。

石英砂岩:於2014年探明分布於樊村鎮域北中部一帶,出露長度7000米,平均厚度10米,地質儲量為784萬噸。

另外,還有鉀長石、鋁土礦、輝綠岩、白雲岩、地熱、煤矸石、砂岩等礦產資源,仍在探測中。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樊村鎮共有土地62.6平方公里,其中農耕耕地面積23624畝,林地2385.1畝,園地1767.0畝,含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13.7畝。

水資源

截至2014年,樊村鎮水資源年總量0.2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近千方立方米,且在禹門口黃河建有大型水利工程和多處機電灌站,年總提水量約4億立方米,服務於大型工業企業及河津、稷山、新絳三地數十萬畝的農田灌溉。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樊村鎮共有人口47497人,其中城鎮人口2158人,城鄉人口比例為4.5%,漢族為主體民族。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截至2012年,樊村鎮農業:主要分布在中下片,主導產業是小麥和玉米,蔬菜大棚20餘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2006年在堡子溝、李家莊農業綜合開發土地3000畝。

樊村鎮林業:綠化面積3000餘畝,三北防護林1000餘畝,退耕還林500餘畝,經濟林500餘畝。

樊村鎮養殖業:全鎮養豬11567頭,羊2152隻,雞41028隻,牛376頭。

第二產業

2012年,樊村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8.2億元,比2011年下降21.9%;實現工業增加值8.1億元,比2011年下降15.2%。從產銷情況看,樊村鎮有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7.5%,其中,輕工業產銷率96.4%,重工業產銷率97.5%。

截至2012年,全鎮有規模以上企業18家,其中洗煤企業2家,焦化企業2家,化工企業1家,有色企業6家,鑄造企業2家,建材企業5家。上市企業1家,擬在創業板上市企業1家。

第三產業

貿易 :2012年,樊村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億元,比2011年下降5.2%。其中:零售行業實現零售額4.2億元,下降15.4%;住宿業實現營業額0.9億元,下降0.4%;餐飲業實現營業額0.8億元,下降6.8%。

金融:2012年末,樊村鎮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款10.6億元,較年初增加1.7億元,增長11.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億元,增長11.5%。各項貸款餘額為1億元,較年初減少7.7億元,下降9.5%。

通信:2012年,樊村鎮郵電業務收入2151萬元,比2011年增長4.6%。其中,郵政業務收入129萬元,電信業務收入2222萬元。寬頻網用戶5.7萬戶,固定電話用戶5.67萬戶,行動電話3.05萬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4年,全鎮有高中2所(其中私立1所),學生1500餘名。國中4所(其中私立1所),學生2600餘名,國小21所(其中私立3所),學生3300餘名,幼稚園13所(其中私立10所),幼兒1300餘名。

醫療衛生

截至2012年底,樊村鎮有鎮級醫院1所,醫師10名,其中執業醫師4名,醫士6名。村級衛生所25所,執業醫師2名,醫士26名。個體診所40所,職業醫師1名,其餘全部為鄉村醫士。

基礎設施

新修西光德、李家莊、曹家窯等村黃河防滲渠道15000米;流轉土地2500餘畝,成立科隆養殖合作社和魏鑫養殖合作社,截至2014年,樊村鎮有羊存欄3000餘只;對鋁東路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在209國道修築防護牆7000米,完成植樹造林2300畝。

民政

截至2012年底,樊村鎮納入低保1872人,占全鎮總人口4%,五保100人。

交通

公路

樊村鎮形成“兩縱五橫”的公路布局,即209國道、固李路縱貫南北,鑫光大道、鋁東大道、鋁聯路、稷西路、新稷西路東西交錯與國道相接。修建鳳凰路南段1.22公里。

鐵路

山西鋁廠樊村堡專運線以及建設中的王家嶺煤礦專運線。

景點

古垛后土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位於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古垛村。創建年代不詳,元元貞元年(1295年)、明代、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均有修葺。占地3805平方米。廟院坐北朝南,一進院布局。現存戲台、聖母殿均為元代遺構,其餘建築皆為明清建築。
琉璃廟(玄帝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玄帝廟又稱琉璃廟,創建於明隆慶三年(1570年),至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軸線有山門、香亭、中殿、後殿等建築,占地面積2997平方米。 香亭面寬、進深皆三間,三重檐歇山頂。中殿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
樊村堡關帝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樊村堡是明代古堡,城牆圍繞,四面環溝。村內現基本保持明清建築結構,民居建築群外形完好,巷道保持原樣。樊村堡關帝廟保存完整,現已修葺一新,有可配套旅遊景點。
樊村老戲台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亦稱戲樓,原為關帝廟附屬建築。創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年間均有修葺,基本結構仍為明代建築。

著名人物

人物名稱
簡介
董其武1899年11月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固鎮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參加革命後,不久又西安赴洛陽,參加國民軍第二軍,先後任第八混成旅二團排長、連長、營長和第九混成旅旅部中校副官長。1926年冬到武漢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先後任少校偵察隊隊長,北伐先遷縱隊支隊長。大革命失敗後,1928年秋到天津,入傅作義部,任天津警備司令部參謀。
馬電科河津市樊村鎮劉家院人,大專文化。主要榮譽: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中華優秀奉獻者、中華世紀風采人物、山西農村優秀企業家、運城市社會扶貧楷模。
史躍武史躍武,從父親史民志處接手“振興集團”,於1981年開始創業的史躍武充分利用了山西豐富的煤礦資源,於1991年投資了一個小型電站。2001年元月開始投資1500多萬元,建設了跨越13公里的雙迴路雙分裂“振龍”輸變電線路,並於9月13日順利通過了省、市電力公司質量驗收和投入運營。

鄉鎮榮譽

2008年2月,樊村鎮榮獲2007年度全面工作先進鄉鎮。

2011年1月,樊村鎮榮獲山西省園林城鎮。

特產

樊村鎮特產
樊村小磨香油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小磨香油主要原料為芝麻(白、黃、棕紅、黑),其製作過程計七道工序,即:選料、泡洗、火炒、磨醬、盤醬、蹾油、搖油,全過程皆由手工操作。芝麻必須優質,生長期越長越好,白芝麻含油量最高。
寺莊豆腐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寺莊豆腐是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樊村鎮寺莊村的特產。寺莊豆腐的製做特點是:火候恰到好處,點漿適度,凝結適宜。質地潔白細嫩,含水少,下到鍋里烹煮,不化、不沉,吃起來韌而不硬,軟而不化。
樊村胡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樊村鎮[山西省河津市下轄鎮]
胡卜是一種對於南方人來講十分陌生的東西,由羊肉和餅絲混做而成,有湯,吃時配以油辣子和大蔥、蒜,吃完滿頭冒汗,渾身發熱,可以抵擋嚴寒。這種吃法和羊雜爛、羊湯一樣,帶有河津邊山一帶匈奴後裔的遺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