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口大橋

樊口大橋

中國湖北省鄂州市樊口大橋,坐落於鄂州鄂城區武昌大道號。樊口大橋建成通車,並舉行隆重的通車儀式。樊口大橋是316國道跨越鄂州長港和新港重要橋樑,是鄂州市一項重點建設項目和民心工程。2006年動工建設,2008年11月6日大橋順利實現主跨合龍,12月18日大橋路面鋪設工作全面完成。

基本信息

大橋信息

大橋名稱:樊口大橋

大橋時間:2006-2008年

大橋區域:湖北省鄂州市

大橋造價:0.34億(人民幣)

大橋長寬:長448m,寬27m

大橋位置:鄂城區長港 新港

大橋簡介

樊口大橋是當地首座,連續箱梁大型橋。按連續梁橋模式建設,長448米。主要技術指標為: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路基寬度22米或24米橋面寬度22米或23米。汽車荷載等級公路-I級,總投資3400萬元。由引橋和主橋連續箱梁兩部分組成,地跨長港和新港。2006年11月28日,樊口大橋正式動工開建。大橋採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及城市主幹道的標準進行建設。大橋合攏後,引橋和接線工程。將隨之加快推進,2008年底前可實現竣工通車。

大橋歷史

鄂州長期以來,從城西進出鄂州市城區主要通過橋合的樊口大橋。每到汛期,為了保護大閘,減輕其承受的負荷。以確保鄂東南地區的安全,車輛不得不繞道行。嚴重影響了鄂州市西部經濟發展,成為制約城區西部近郊和西部城區的瓶頸。樊口大橋建成後,一解決了多年來西部通行以閘代橋。交通瓶頸和交通安全的歷問題,充分滿足鄂州經濟開發區,梁子湖區及華容區,與鄂州主城區的聯通,實現交通暢通無阻。樊口大橋是帶活城西,的一個主要通道。大橋的通車必將促進城西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12月27日,鄂州市樊口大橋兩岸彩旗飄飄、禮炮齊鳴、鑼鼓震天、人聲鼎沸,隨著鄂州市委書記范銳平一聲令下宣布大橋試通車,一台台車輛緩緩駛過剛鋪設完畢的樊口大橋橋面,這標誌著備受鄂州百萬民眾翹首期盼的316國樊口大橋成功實現試通車,“一橋飛架兩港,天塹變通途”,至此,長期困擾鄂州城西發展的交通瓶頸迎刃而解,也為加快鄂州市西部城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沿線民眾無不歡欣鼓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雲代表省交通運輸廳致賀辭,省公路局副局長謝俊傑出席儀式,鄂州市市長陶宏致辭,鄂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施工、設計、質監、監理和當地民眾共同參加了大橋試通車慶祝儀式。

樊口大橋是跨越316國道鄂州長港和新港的重要橋樑,是鄂州市的一項重點建設項目和民心工程,採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及城市主幹道的標準進行建設,按連續梁橋建設,長448.3米,主要技術指標為:設計速度60km/h,路基寬度21.5或24m,橋面寬度21.5米或22.5米,汽車荷載等級公路-I級,樊口大橋批覆概算總投資1億多元,其中樊口大橋建安工程概算總額約3400萬元。長期以來,從城西進出鄂州市城區主要通過閘橋合一的樊口大閘,每到汛期,為了保護樊口大閘,減輕大閘承受的負荷,以確保鄂東南地區的安全,車輛不得不繞道行駛,這嚴重影響了鄂州市西部經濟發展,該問題已成制約鄂州城區西部近郊(鄂州經濟開發區)和西部城區的瓶頸。樊口大橋建成後將一舉解決目前316國道樊口大閘閘橋合一的不安全現狀,充分滿足鄂州經濟開發區、梁子湖區及華容區與鄂州主城區的聯通,實現交通暢通無阻。

大橋規劃

樊口大橋為跨越鄂州市,長港和新港的一座特大橋。是鄂州市一項重點建設項目,和民心工程。樊口大橋的建設,不僅打破了多年來,鄂州西部城區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而且較好滿足了,鄂州經濟開發區快速發展的強烈需要。為了打破該“瓶頸”,鄂州市委、市政府經周密考察論證。決定選址另建一座樊口大橋,實現與樊口大閘的閘橋分離。

大橋奠基

鄂州市樊口大橋奠基儀式,在鄂州原肉聯加工廠隆重舉行。樊口大橋是鄂州市交通有史以來,第一座連續箱梁大型橋。是加快該市西部城區,經濟發展步伐的重大舉措之一。

大橋意義

樊口大橋是“十五”期間,鄂州市規劃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從規劃到立項,從初設到評審到動工建設,歷時5年時間。該橋建設工期27個月,樊口大橋的建設。將從根本上解決以堤代路、以閘代路的問題,確保汛期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有利於解決城市出口路交通“瓶頸”,加快鄂州市西部區域建設。對實施鄂州市城市發展規劃,加快該市融入武漢城市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