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里村

樂里村地處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西北部,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11個自然村,現有農戶1598戶6251人。轄區總面積13.5平方公里,主要支柱產業有優質米、蔬菜、養殖業、勞務輸出。

基本信息

樂里村

樂里村地處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西北部,距娜姑鎮政府3.5公里。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11個自然村,現有農戶1598戶6251人。轄區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積2420.7畝,人均占有耕地0.39畝,人均有糧230公斤,人均純收入1000元。主要支柱產業有優質米、蔬菜、養殖業、勞務輸出。今年,市、縣兩級提出實施“千村扶貧、百村整體推進”扶貧開發的重要部署,樂里村被列為第一批扶持對象。鎮、村兩級高度重視,嚴格按照“866”工程建設標準,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以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收為突破口,認真組織實施“866”工程,採取以點帶面的形式,先抓第五組的各項建設,經過努力奮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866”工程建設任務。一、找準原因,科學規劃抓建設。開好鎮動員會、村小組長會和民眾會,把村兩委班子、村小組長、副組長列為建設組成員與黨委、政府抽調的20名工作隊員組成10個調查組,按照“包戶統計規劃”原則,明確職責任務,摸清底數,科學規劃抓建設。經過個半月的努力,鋪設自來水管網8894米,解決了168戶的飲水問題;改造、新修進村道路14.94公里,硬化村間道路32.1公里、栽行道樹3000株;重建安居房191戶、加固665戶、粉平刷白654戶;建衛生廁1079個、衛生廄1520個;建沼氣池302口、節能改灶1180眼;安裝廣播電視信號村村通設備一套;建文化活動小廣場1個896m2、洗澡室5間45m2;栽核桃3000畝,實現戶均1畝經濟林;發展10頭以上肉牛、生豬養殖戶6戶。二、領導重視,共謀扶貧大業。市、縣、鎮黨委、政府把樂里村列為第一批“866”工程示範村建設後,除市下派一名掛職副書記駐村負責工程建設外,縣委、政府還派出一名正處級領導掛鈎幫扶。鎮黨委書記、鎮長親自掛帥,負總責抓落實,同時,從各單位部門抽調20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駐村按照掛鈎領導包村、掛鈎單位及村幹部包組、工作人員包戶的“三包”方案抓落實。工作中,嚴格對照“866”標準逐一抓落實,同時做好規劃項目(尤其是“戶八有”項目)及補助標準公示和資金管理工作。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資金走的要求,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功效,把項目建設公開化,自覺接受民眾監督,杜絕人情項目、友情項目的發生,確保社會穩定。三、依靠民眾,自力更生建家園。重視對廣大民眾的宣傳教育和發動工作,專門成立了宣傳發動組,深入一家一戶進行宣傳發動,把“千村扶貧、百村整體推進”政策和目標任務傳達給民眾,使工程具體化、明晰化,使補助標準、建設內容公開透明化,做到戶戶知曉“866”,“變要我乾為我要乾、變等靠要為自力更生”,積極主動參與建設。由於宣傳發動到位,廣大民眾熱情高漲,在鎮村幹部的指導下,自發成立項目實施勞力互助組,項目大就集體乾,項目小就各戶乾,採用需分就分,需合就合的勞動方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樂里村五組村民易梅家的房屋影響到村莊公路的標準建設,她主動將自己的住房拆除重建,無償讓出0.5米寬路面。在整個工程建設中,向易梅這樣熱心開明的民眾湧現出了許多,據統計,民眾主動讓出路面約5000餘平方米,拆除廁所300餘個,讓樹18棵,形成了民眾積極參與、機關單位大力支持、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良好格局。在項目建設中,農民民眾共投工投勞折資938萬元,占原計畫投工投勞的120%。四、找準產業,增加收入。按照“產業脫貧、產業富農、產業強村”的思路,著力培育蔬菜、優質米、畜牧、林果產業。一是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充分利用區位和水資源優勢,以種植瓜、茄子、番茄、辣椒、黃瓜、小春洋芋、甜玉米為主,明年將在樂里村五組建大棚溫室蔬菜基地100畝,使蔬菜面積累計發展到1000畝,實現年產值200餘萬元。二是鞏固提升優質米產業。在優良品種引進推廣、增量提質、加工包裝上下功夫,以雲粳優15號、楚粳26號、滇粳1號為主,種植優質米1300畝,實現產值150餘萬元。三是穩步推進畜牧產業。以肉牛、生豬育肥為主發展畜牧業,培育50頭以上養殖大戶10戶,全年實現牛出欄1000頭,豬出欄2000頭,羊出欄2000隻,實現產值660萬元。四是林果產業規模發展。發展種植核桃3000畝,逐步使四大產業成為民眾脫貧致富步的好項目。五、建立制度,規範管理。一是有序組織村民進行培訓,逐步改變村民的陋習,倡導文明新風;二是推行分段責任和門前三包責任制。把村莊公共衛生和綠化帶管理分解到自然組,農戶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相互制約,層層管理,使村莊去掉髒、亂、差“死角”;三是成立村容村貌督查組,每天對村莊環境衛生進行檢查督促,使村民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四是開展實施“群星文明”工程,引“星”入戶、入組,深入實施“群星文明”工程,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評比,使民眾參與率達100%。[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