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程里村

廈程里村

廈程里村地理位置是在浙江省金華市距東陽市城區33公里,舊屬於永寧鄉十五都,現屬於虎鹿鎮,是鎮人民政府駐地。在1992年,全村有777戶與2515人和1256畝耕地。工業產值超千萬元,糧食總產量有1412.4噸,人均收入是1460元。

基本信息

廈程里村廈程里
廈程里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距東陽市城區33公里,為會稽山脈的虎峰之陽,鹿峰之陰。地處金衢盆地東部邊緣地帶,地勢東高西低,白溪江貫穿村西,常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約215天,有利於農作物高產穩產。宋時,河南中山人程元潔任東陽縣令,卜居於此,取名下馬莊。清嘉慶十九年(1814),嗣孫程銓舉進士,任湖北按察使時,振興門庭,建高樓大廈。其時,村中舉人輩出,頗有鵬程萬里、前途無量之感,遂改名曰廈程里。舊屬永寧鄉十五都,現屬虎鹿鎮,為鎮人民政府駐地。1992年,全村777戶、2515人,1256畝耕地。工業產值超千萬元,糧食總產量1412.4噸,人均收入1460元。

基本簡介

廈程里村科學種田早就聞名於浙江省內外,是浙江省雜交玉米生產和科研基地。近年來,充分發揮優勢,學科學,用科學,走科技興農道路。建立和健全村級農技隊伍;訂閱科技報刊;成立成人科技教育中心,積極開展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同時,還進行作物良種的培育試驗,為省內外提供許多優良品種,被評為全省農業科學紅旗單位,被中國水稻研究所定為水稻良種試驗基地,5個品種獲省科研成果獎。被東陽市玉米研究所定為玉米高產栽培試點,玉米產量連年提高,獲省政府頒發的糧食豐收二等獎。逐步總結出高產示範,以畈帶片,以片帶面,奪取豐收的成功經驗。每熟都集中精力輔導高產示範區的農戶種好作物,特別是在品種搭配、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等技術上進行詳細摸索,積累一整套先進科學技術,使其發揮點亮一盞燈,照明一大片的作用。1992年,全村110.4畝秋玉米示範畈,平均畝產553.7公斤,其中最高畝產684公斤,打破自己保持的全省最高紀錄。

經濟發展

廈程里村廈程里村村貌
村里擁有一千多畝集體山林,經過加強管理和林相改造,目前林木長勢旺盛,人稱綠色銀行
隨著時代發展,廈程里人逐步擺脫單一經濟思想的束縛,樹立起商品經濟的新觀念、新意識,為市場提供工業產品和農副產品。全村先後辦起燈管、絲織、五金、縫紉配件、服裝繡花等生產企業39家。同時,還有許多農戶走上了經商服務、勞務輸出、運輸加工等致富道路,村現有40多家私人商店,38家運輸專業戶,全村每戶農戶均有一、兩條致富門路,集體和農戶的經濟收入不斷增長。1992年,全村工業產值超千萬元,擁有集體固定資產近百萬元,企業流動資金近20萬元。
自清初以來,廈程里每逢農曆一、四、七為集市,八月初一為物資交流會,一直商賈如雲,久盛不衰。每逢集市,小商品、蔬菜、糧食、禽畜等攤位遍布街道、市場,趕集人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為搞活市場經濟,廈程里村針對虎鹿鎮縫紉配件的優勢,騰出8畝地,興建東陽市唯一的東陽市縫紉配件市場,共有30多家縫紉配件專營商店,全國各地商人經常至市場經商,洽談生意,縫紉配件生意越做越活。一年來,市場成交額已超過3000多萬元,為國家提供稅利和管理費70萬元。
1992年,改道後的東嵊公路貫穿廈程里東側,極大地改善了廈程里的交通條件,為經商、辦廠提供重要條件。廈程里村在原有基礎上,重新規劃集鎮建設藍圖,計畫新建4條直街和3條橫街,在公路兩側規劃集體單位用房、工業區、商業區、生活區。

古建特色

廈程里村廈程里村
廈程里人素以文明、和睦而聞名遐邇。清初,程春畲樂善好施,為使考生赴金華考試方便,在沿線造了許多涼亭,供考生及過路人憩息,一直傳為美談。
古建築眾多,廳堂分布錯落有致,至今保持完好。如乾隆年間建造的位育堂,結構獨特,氣勢雄偉,在四周建有芝瑞堂、迎華堂等8個廳,總占地約1萬多平方米,每個廳都朝著位育堂,故位育堂又稱八面朝廳,祖輩們通過造廂房、照廳、通道屋等,把8個廳全部連線起來,成為一個古建築群,即使下雨天,人們走過8個廳,都不愁雨淋和沾濕鞋底。
清朝嘉慶年間建造慎德堂,占地1300平方米。竣工時,堂主程春畲請來江南戲班演戲十天十夜,再請木雕工匠根據戲劇情節,構思創作《趙氏孤兒》《竇娥怨》《麥里藏金》《三顧茅廬》等200多幅木雕精品,圖案清晰,造型完美,人物栩栩如生,姿態萬千,集清代戲曲木雕藝術之大成,至今保存完好。
1986年9月,投資2.5萬元整修務本堂,飾以假山、噴泉、雕塑和花壇等,闢為廈程里文化中心。畫棟雕梁,粉牆朱楹,雍容典雅,內設文學、科技、電視、錄像、遊藝等室,成為村民陶冶情操的好場所。被評為浙江省紅旗青年民兵之家。

文化娛樂

1991年9月,村民集資3.4萬元,創辦東陽市首家農村萬冊圖書館,環境優雅,內設花壇、迴廊,十分幽靜,成為村民求知覓富的新場所。1993年3月,村撥款1萬餘元,整修瀕臨倒塌的位育堂,開設老年大學,既搶救了寶貴的文物遺產,又成了老年人的學習場所。
由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廈程里村1986年被評為東陽縣級文明村,1987年被評為金華市級文明單位,1988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1991年又被中共東陽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全市唯一的文明村標兵。1992年黨支部被金華市委評為奔小康先進黨支部。
廈程里村設有鎮中、鎮小各1所,教職員工59人,學生1065名。一走進校門口,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呈現面前。學校里,教師辛勤教育,學生刻苦學習,教學質量與品德素質同步上升。據統計,近幾年學校培育輸送大、中專學生300多人。
廈程里人一貫尊師重教,近幾年來,形成一股集資辦學熱潮。1991年春節期間的一次座談會上,短短一小時內,就集資3萬餘元,用於建造教學大樓。1992年,村民張國新慷慨樂助3萬元,重建學校大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