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土鎮

樂土鎮

樂土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城南13公里處,省道203線及南(京)洛(陽)高速公路分別穿境而過。總面積98平方公里。總人口50200人。

基本信息

介紹

鎮名由來

樂土鎮,屬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樂土”命名的地方。“樂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國風·魏風》,出自“樂土樂土,爰得我所”句,意思是快樂的土地、幸福的家園,寄寓著古往今來蒙城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樂土鎮在蒙城方言中,“樂土”的“樂”讀作(luǒ,裸),樂土就成了“裸土”,與“駱駝”音非常相近,久而久之,樂土演變成了“駱駝”,還演繹出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來。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後,任人唯賢,廣開言路,休養生息,迎來了國泰民安的“貞觀之治”。此時的唐太宗,一心想著長生不老,江山萬古,於是親赴長安城北40里外的無稽山上,尋找到隱居於高山密林深處的道士趙無稽。
趙無稽是23年前秦王李世民的救命恩人。李世民謝過恩人,懇求恩人傳授他長生不老之法,道士深知李世民的為人之道和治國之才,便答應再幫他一把。唐太宗李世民感激涕零,忙問恩人何方求索。道士思考片刻,說尋道需到道源聖地亳州。
李世民遂請趙無稽回宮,到御獸園挑選合適的坐騎。御獸園即皇家動物園,園內珍禽異獸眾多,其中,涇河老龍的兒子小黃龍,陪唐僧西天取經的白龍的弟弟白龍馬,還有一頭老駱駝,三者皆自告奮勇。太宗和趙無稽一時無法確定,這時魏徵出主意讓他們三人賽跑,從長安城出發,誰先跑到亳州地,就派誰護送道士前往。
魏徵原是天宮的監斬官,與太白金星關係甚好,特請來太白金星當裁判。一聲令下,小黃龍、白龍馬、老駱駝三人比賽開始。小黃龍騰雲駕霧,很快不見了蹤影;白龍馬四蹄翻飛,也像閃光一般迅疾;老駱駝年老體重,沒有小黃龍和白龍馬那樣的速度,但他一點也不自卑,只見他逢山翻山,遇水涉水,歷盡千難萬險,龍馬喝水的時候他跑路,龍馬吃飯時他跑路,龍馬休息時他跑路,終於經過九九八十一個時辰,三人都到達了亳州境內。
太白金星一聲號令,比賽結束。小黃龍最快,跑到了蒙城縣城東南60里的地方,人們在那裡修廟紀念,這就是今天的“黃龍廟”。白龍馬第二,跑到了縣城東南40里的地方,人們在那裡修廟紀念,這就是“白馬廟”(今樂土鎮白廟村)。老駱駝第三,它艱難地跑到縣城正南30里的地方,倒地而亡,化成了駝峰形起伏的一片高地。太白金星非常感動,施法術救活了老駱駝,它最終成了趙道士的坐騎。從那以後,蒙城境內有了一個牽駱駝的郎中,白天到處給人扎針看病,晚上就到這裡的店鋪休息。從此,這裡的人民無病無災,這裡的商鋪繁榮興旺,這裡的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這裡真正成了人間“樂土”。

歷史背景
清末時期,蒙城縣知事(即縣長)於碩走馬上任,上任不久便到樂土視察工作,當地鄉紳便推舉一個叫胡東川的人陪同視察。胡東川學識淵博,才思敏捷,且能言善辯,是當地有名的文化人。於碩知事不懷好意地說道:“胡先生,你是個文化人,可你卻生活在一個用”駱駝“命名的集鎮,實在不雅呀。”胡東川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隨即答道:“此言差矣,於知事不聞《詩經》中‘樂土樂土,爰得我所’乎?文中樂土,即此‘樂土’,快樂土地也。”一句話,說得於知事無言以對,連忙說:“樂土好,樂土好。”

現今概況
如今的樂土鎮,正迎著時代春風,奮發有為。樂土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克服了前進通路中的重重困難,促進了全鎮社會經濟及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全鎮各類生產總值達1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2萬元。

農業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是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全鎮乾群團結務實,開拓進取,初步形成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勞務輸出、個私經濟和鄉鎮企業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的地域經濟發展格局。

全鎮農業資源豐富,農業產業化特色明顯。
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擁有農機2000多台,其中大型農機540台。在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中,呈現出喬樓村的富硒小麥、柳林居委會的千畝糯玉米種植等特色種植業;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形成了豐禾園等專業的協會,並有糯玉米、富硒小麥、麻油等三家參加了在蕪湖舉辦的全國農產品博覽會,得到了參會者的好評,深受客商的青睞。
農業機械化步伐加快,全鎮新增大型農業機械300多台,為農業的現代化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為農業豐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鎮還是全縣科技入戶工程、小麥高產攻關示範示範鄉鎮,為明年的農業豐產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我鎮嚴格按照省《籌資籌勞條例》規定和縣委檔案要求,實行“一事一議”,採取“推磨轉圈,輪流治理”的方法,通過公開、透明、平等的招標,規範有序地實施了東港溝下游10公里總計土方42萬方的疏浚治理,目前經過疏浚治理的東港溝將已成為一條蓄排兼容的效益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積8000畝,增加除澇面積12000畝,成片造林320畝,新植樹木1.8萬棵,造耕地300畝。

工業

工業經濟蓬勃發展。工業經濟具有較強的整體實力和較好的綜合基礎,發展潛力大。目前,已有邵樓、寨東等7家木材加工廠,10多家免燒磚廠,還有糯米加工廠、彩色燈泡廠、席源麻油辣醬廠、揚州飯店、同步動物保健品廠均已投資生產,水晶球加工業協會的成立,為蒙城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縣內唯一的高速公路出口無疑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而形成的“道口經濟”也呈現出勃勃生機,特別是修理、餐飲等第三產業,已經成為樂土經濟發展的又一大亮點。

種植業

4月22日上午,蒙城縣樂土鎮在二樓會議室設立分會場收聽收看全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會議。鎮全體幹部、鎮直部門負責人以及各村總支書記、村主任、文書共同收聽收看了會議實況。以“瞄準市場抓機遇、抓住機遇定規劃、落實規劃闖市場”為工作思路,堅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步、推廣良種良法,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規模農業,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穩定崔寨蔬菜生產基地的基礎上,以發展了劉寨村的苞菜規模種植、北三關村的黃皮洋蔥規模種植;全鎮通過示範、引導,穩步推行“定單農業”,開展農業技術知識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實現了農業的優質高產、高效。

養殖業

按照“市場決定、政府引導,幹部示範、基地帶動、全面發展”的方針,走“良種,科技、產業化“的路子。一是繼續推進“345”畜牧富民工程;二是在穩定千家萬戶的基礎上。以邵橋村為主的黃牛改良養殖基地,以陳井村為主的生豬改良養殖基地,積極扶持以陳懷平、李松等為代表的養殖大戶;三是做好畜牧防疫工作,防疫密度達到100%;四是做好良種良法的推廣,健全鎮生豬、黃牛、山羊的良種率分別達到90%、70%、40%以上;五是充分利用鎮現有的豐富秸桿資源,推廣青貯,微貯技術,實行科學餵養,節約成本,提高養殖效益。通過努力全鎮養殖業增加值2712萬元。

林業

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高質量造林,高效益動作。爭有成效的實施了林業生產“六人工程”,建立健全了林木管護機制,落實了林權,全鎮共植樹50萬棵,完成了“萬里綠色長廊工程建設”,基本完善了“321”工程和萬畝高標準治理片的林網建設,27個村都進行了低產林改造,經果林面積不斷擴大,林業生產實現了良性循環。我鎮現有林網成活率達到90%以上。林權證發放達到100%。

勞務輸出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們真正把勞務輸出當做一項重要產業來抓,各村專人負責外出務工人員的統計,建檔工作,鎮專人負責外出務工人員的信息引導、崗位培訓、組織協調、勞動保障等有關事宜。使我鎮的勞務輸出規模不斷擴大,勞務收入較快增長。現有外出務工人員6000多人,年純收入1500餘萬元,促進了我鎮經濟發展。並且帶回了技術、觀念、知識。

鄉鎮企業

針對不同的企業採取不同的措施,有效整合資源,促進了工作的開展。老企業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挖潛、改造、提升”使之煥發新的活力,我鎮原淮中獸藥廠在政府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專、精、特、新”的優勢,現已發展成擁有員工136人,固定資產1200萬元的企業集團,我鎮在企業發展上,做到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制定落賣優惠政策,鼓勵外來企業落戶,“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積極扶持個私經濟發展,讓民眾、企業成為市場主體。

農業產業化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根本方向,為此,我們積極培育和完善市場中介組織,提高農產品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正規範現有專業市場的基礎上,加快實施農網信息入鎮、入村工程,拓寬農產品行銷渠道,培育農村烴紀人隊伍,切實解決了農副產品的銷售問題。

招商引資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進一步轉化政府職能,強化了服務意識。提高了辦事效率,創造優質高效的投資環境,讓投資者敢於來樂土創業、樂於來樂土投資。樂土中心國小和樂土中學教學樓已投入使用,樂土水廠已竣工,投資500萬元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90%以上的農戶將從中收益。蒙城縣農業高科技示範園正在積極運作中。

稅費改革成果得到鞏固,鎮村財務運轉基本正常。在國稅、地稅、財政三部門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下,按照稅費改革的要求,拓寬思路,積極培植新財源,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工作。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嚴把支出關,壓縮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切實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確保了工資發放和正常運轉,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

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重點開展了盧廟.蔡寨交界長溝的開挖疏峻和高速公路西側的高標準治理,進一步夯實了農業生產基礎,提高了抗災能力。

積極踐行國家相關生育政策,完善各種管理措施,在軟體和硬體上又上新台階,在各級國家生育政策考評中取得了較好成績。

科教文衛

文明創建等工作卓有成效,我們認真做好文明創建工作,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開展了“樹文明新風.做文明公民”大討論活動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宣傳學習《國家公務員行為規範》,提高公民素質。全鎮範圍內基本完成了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任務。優先發放中國小教師工資,落實優惠政策,穩定教師隊伍;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為我鎮經濟和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樂土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以昂揚的鬥志,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奮發拼搏,與時俱進,以滿腔的熱情廣納賢才,努力為投資者營造一投資、經營、發展的樂土。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的進程。

行政區劃

樂土社區 柳林社區 胡廟村 邵樓村 陳營村 席鄭村 雙橋村 倉廠村 耿廟村 白馬廟村 梨園村 喬圩村 喬樓村 葛橋村 建明村 李大寨村 楊橋村 屈廟村 李園村 丁堂社區 雙龍社區

黨政班子

鎮黨委書記、鎮長 戴桂清 主持黨委、政府全面工作。

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 李越峰 主持人大工作,分管黨群、老幹部工作。

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楊朝清 負責紀委工作,分管紀檢、信訪、土地。

鎮黨委委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張懷廣 分管財政、稅收。

鎮黨委委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韓 鵬 分管民政、殘聯、統計工作。

鎮黨委委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李 彬 分管農業、交通、科技、能源工作。

鎮黨委委員、政法書記 邵 友 分管教育、政法、衛生、安全生產、綜治工作。

鎮黨委宣傳委員、黨政辦主任 楊 強 負責宣傳,分管辦公室工作。

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盧 輝 負責武裝,分管統戰工作。

鎮黨委組織委員張麗娟 負責組織工作。

、環保、供銷、農業區劃、殘聯、能源、糧食、商貿流通工作;

唐芒(副鎮長):協助鎮長工作,分管財政、工商、物價、商務、安全生產、文明創建工作;

張秀乾(副鎮長):協助鎮長工作,分管企業、項目建設、經濟技術合作、招商引資、農科教、小康辦、並協調科協工作,主抓淮中集團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