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實丸

槐實丸具有化痰涎,利胸膈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風氣頭目昏眩。

基本信息

方劑1

【處方】槐實4兩(乾肥者,揀令淨,水洗過,放乾,慢火上麩炒令焦,微似黑色),皂莢6兩(不蚛者,銼,長3-4寸,用長流水5升,黑豆1升同煮令豆香熟為度,去黑豆不用,取皂莢焙乾,颳去黑皮塗酥,慢火炙令焦),木香半兩,芎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菊花1兩,牽牛子2兩(慢火炒令微焦黑色,別搗羅,取末1兩用),檳榔3分(雞心者,銼)。
【製法】上為末,煉蜜成劑,再入臼內,搗令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涎,利胸膈。主風氣頭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後、臨臥荊芥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二

方劑2

【處方】槐實1兩,黃耆(銼)1分,枳實(去瓤,麩炒黃)1分,貫眾1分,白朮1分,肉豆蔻仁1分,防風(去叉)1分,荊芥穗1分,樗莢(去皮,炒紫色)1分,苦參1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麝香(別研)半兩,木香半兩,芎半兩,皂莢子黃(炒)半兩。
【製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種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晚再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一

方劑3

【處方】槐實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天麻1兩半,沙參1兩半,地膚子1兩半,人參1兩半,防風(去蘆)1兩,甘菊花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決明子2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墜睛失明,眼牽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臨臥淡漿水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二

中藥方劑之槐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