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開明

生平經歷

榮開明研究員,1931年12月生於湖南省醴陵市清水江鄉軋塘村。1948年在醴陵師範參加地下革命活動,1949年4月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後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初期任國小教員、校長、學區主任、縣文教科中心科員、代科長。1956年考入武漢大學法律系作調乾生,1958年併入湖北大學政治系,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哲學教師。1964年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後改為省社科院),先後任《江漢學報》、《江漢論壇》哲學編輯、編輯部副主任、主任、主編、研究員、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院務委員會副主任。1984年任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生導師。兼任省社科聯執行委員會委員,省社科研究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主義辯證法研究會理事,省期刊協會、省社科期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省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秘書長,省哲學學會、省智慧財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省政府法制研究會顧問,中南財政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省委講師團、省國防工業大學兼職教授、武漢市社科院兼職研究員等。

個人作品

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和期刊編輯學。曾兩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五次主持省社科基金課題,撰寫、主編、合編著作20多部,在全國100多家報刊發表理論文章470多篇。獲得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5項(其中一等著作獎1項、二等著作獎2項),省委宣傳部專題優秀文章一、二、三等獎17項。主要代表作:《榮開明選集》、《人怎樣少犯錯誤》、《論矛盾轉化》、《現代思維方式探略》、《期刊編輯的理論和實踐》、《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治國方略》等。
在研究和編輯工作中,一貫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注重從現實需求出發,在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上作探索,求突破,求創新。主要在三個領域作了一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是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論實踐標準,論錯誤,論矛盾轉化,論思維方式的變革,論自由,論改革與哲學,論反腐敗,論精神文明建設。屬於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人怎樣少犯錯誤》(1983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獲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改革與哲學》(198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論矛盾轉化》(1987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獲省哲學優秀成果獎),《最新社科知識手冊》(1987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現代思維方式探略》(1989年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獲武漢市社科優秀著作獎),《自由問題的反思》(1991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精神文明建設知識寶庫──當代思想文化建設十萬個為什麼》(1992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是一部200多萬字的大部頭的普及性知識性著作),《改革: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省重點科研課題,1993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獲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精神文明建設的難點和對策》(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993年香港中國和世界出版公司出版),《反腐敗論》(1993年武漢出版社出版),《思維辭典》(1996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名著學習提要》(1985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生產力標準專題講座》(1988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幹部講政治讀本》(199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等。
二是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角度,論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觀、實事求是思想;論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及其貢獻與啟示;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對鄧小平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屬於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1996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理論研究叢書》,共六本,其中由榮開明研究員任主編、副主編或參與撰寫的有四本:《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獲省社科優秀成果著作一等獎)、《鄧小平實事求是思想》、《鄧小平社會主義觀》、《鄧小平理論的跨世紀的中國》,1998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理論與湖北二十年實踐》,1998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經濟體制改革理論新突破十人談叢書”中的《初級階段十人談》,以及即將出版的《中共三代領導人治國方略叢書》、《鄧小平理論新探》等。
三是從期刊編輯的角度,論期刊編輯的理論和實踐。屬於這方面的成果有:199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會科學期刊編輯學》,1991年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期刊編輯的理論和實踐》、《期刊編輯學論叢》,199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期刊工作手冊》等。

最新成果

1、鄧小平哲學思想簡議,《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武漢大學哲學研究所組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鄧小平理論創新的重大創新,《理論月刊》2002年第1期;
3、與時俱進的深層思考,《江漢論壇》,2002年第10期;
4、與時俱進的再思考,《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5、中共三代領導治國方略的比較,《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年第3期;
6、從科學體系上去理解和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月刊》,2003年第6期;
7、毛澤東治國方略(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12(與曾成貴、劉寶三、寇從俊合著);
8、矛盾分析法的新發揮——鄧小平方法論的一個新貢獻,《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3;
9、"與時俱進"的深層思考,《江漢論壇》,2002.10;
10、略論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新貢獻,《湖北大學學報》,2003.2;
11、"與時俱進"的再思考——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的體會,《廣西社會科學》,2003.4;
12、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幾個理論認識問題的思考,《湖北社會科學》,2003.11;
13、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系結構,《學習與實踐》,2003.9; 1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結構探討,《探索》,2003.4;
1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幾個理論認識問題的探討,《武漢市經濟管理幹部大學學報》,2003.4;
16、思想路線的新推進,《珠海市委黨校學報》,2003.1;
17、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中心,《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3.2;
18、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思考,《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1;
19、"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涵義,《黨政幹部論壇》,2003.10;
20、政治文明的提出與"三個文明"的關係,《文明指南》,2003.1; 21、新階段新形態新飛躍,《武漢宣傳》,2003.17 ;
22、人生哲學的拓展與深化,《長江日報》,2003.12.26 ;
23、論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文明指南》,2003.6;
24、從科學的體系上理解和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月刊》,2003.6(與葉向東合作);
25、執政為民與執政能力建設,《領導工作研究》,200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