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累之辨

②>動動動

榮累之辨

[東漢] 王充
高士所貴,不與俗均,故其名稱,不與世同。身與草木俱朽,聲與日月並彰;行與孔子比窮,文與楊雄為雙,吾榮之。身通而知困,官大而德細,於彼為榮,於我為累。偶合容說,身尊體佚,百載之後,與物俱歿,名不流於一嗣,文不遺於一札,官雖傾倉,文德不豐,非吾所臧。
(選自《論衡》)

題目

1.解釋下面的句子。(4分)
身與草木俱朽,聲與日月並彰;行與孔子比窮,文與楊雄為雙,吾榮之。
2.作者不讚賞怎么樣的人?用自己的話簡要概述。(2分)

譯文

高潔之士所看重的事情,與一般人的看法不同,所以他們的名聲也就不同。他們的身體雖然和草木一樣地腐爛了,但他們的名聲卻同日月一樣光輝燦爛,行跡像孔子那樣窮困不得志,文章卻能與楊雄比美,我以此為榮。有的人身雖顯達但才智貧乏,官位雖高但德行渺小,對他們來說認為是光榮,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正的欠缺。靠獻媚討好,即使做了高官得了享受,可是百年以後,就和其他生物一樣死去了,名聲傳不到一代,文章留不下一篇,這樣的人即使俸祿很多,可是文才和德行都很淺薄,這不是我所讚賞的。

漢字註解

漢字
釋義guì
①<形>價格高。《史記?貨殖列傳》:“故物賤之徵~,~之徵賤。”
②<形>地位高;顯貴。《師說》:“是故無~無賤,無長無少。”
③<名>地位高的人。《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侍權~,使我不得開心顏。”
④<形>重要;可貴。《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
⑤<動>重視;崇高。《察今》:“有道之士,~以近知遠。”
⑥敬詞。《孔雀東南飛》:“往昔初陽歲,謝家來~門。”
漢字
釋義jūn
①<名>通“鈞”,製作陶器的轉輪。《管子?七法》:“不明於則,而欲出號令,就立朝夕於運~之上。”
②<形>均勻;平均。《季氏將伐顓臾》:“不患貧而患不~。”
③<形>公平;公正。《出師表》:“將軍向寵,性行淑~。”
④<動>均勻地分布。《與陳伯之書》:“故知霜露所~,不育異類。”
⑤<動>權衡;衡量。《廉頗藺相如列傳》:“~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⑥<副>都;皆;全。《三元里抗英》:“~欲奮勇出城決戰。”
漢字
釋義tōng
①<動>通達;通過;通行。《愚公移山》:“吾與汝畢力平險,指~豫南,達於漢陰。”
②<動>貫通;溝通。《譚嗣同》:“然後皇上與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銳意欲行大改革矣。”
③<形>暢通;沒有阻隔。《論積貯疏》:“政治未必~也,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
④<動>通報;轉達。《孔雀東南飛》:“遣丞為媒人,主簿~語言。”
⑤<動>交往;來往;結交。《漢書?季布傳》:“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
⑥<動>流通;交換。韓愈《原道》:“為之賈以~其有無。”
⑦<動>交流;交談。《君子國》:“唐敖見言可~,因向一位老翁問其何以,好讓不爭之故。”
⑧<動>通曉;精通。《張衡傳》:“遂~五經,貫六藝。”
⑨<副>全部;普遍。《核舟記》:“~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師說》:“六藝經傳皆~習之。”
⑩<量>遍。《孔雀東南飛》:“著我繡袷裙,事事四五~。”
漢字
釋義lěi
①<動>堆疊;堆積;積累。《樂羊子妻》:“一絲而~,以至於過。”《赤壁之戰》:“~官故不失州郡也。”
②<副>屢次;多次。《五蠹》:“雖倍賞~罰而不免於亂。”
③<副>接連;連續。《屈原列傳》:“而聖君治國~世而不見者。”
④<動>連累;拖累。《要做則做》:“世苦被明日~,春去秋來老將至。”
lèi
①<動>牽累;連累;拖累。《祭妹文》:“然而~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②<名>累贅。《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而妾歸他姓,又不致為行李之~。”
léi
<名>通“縲”,繩索;大繩子。《莊子?外物》:“夫揭竿~,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又】<動>用繩索捆綁。《餚之戰》:“君之惠,不以~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
1、身體和草木一樣枯萎了,名聲卻和日月一樣明亮;經歷和孔子一樣,處於困境;文章卻同楊雄不相上下,算得一雙,我認為這樣的人是光榮的。
2、德行不高,名聲不好,沒有什麼作為,沒有好文章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