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樹村

榧樹村

榧樹村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坦頭鎮,因村中以謝氏聚居為主,故又名謝氏村。整個村莊呈南北走向的八卦形,占地面積0.5平方公里,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建築,是目前為止天台縣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村落。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該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當時謝氏先祖隨宋室南遷隱居於此。在建村伊始,選擇了八卦形作為基本平面布局。八卦形的陽極為村落,陰極為一大片水田;選擇以陽極為村落,喻意村莊興盛不衰。八卦形以后角頭三層樓和三房宗祠為魚眼。整體布局為中國傳統風水學的體現。

村名由來

七百年前,臨海人謝似孫舉家遷到此地定居,他有著顯赫的身世,是南宋右丞相謝深甫的後代,是南宋理宗皇后、南宋末年太皇太后謝道清的嫡親侄兒。據《謝氏宗譜》記載,南宋危亡之際,太皇太后謝道清詔令謝氏族內子孫各自逃難隱居各地,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謝似孫來到了天台榧樹村這個地方,自此開始了榧樹村謝氏子孫的繁衍。據說這個村一開始不叫榧樹,而是叫榧木村,到了明代時才改為榧樹村。

村落布局

榧樹村 榧樹村

謝氏村最初由5個兄弟發展起來的,其中四房、五房遷居別處,村中只剩下三房,現存村中還保留著三座宗祠,分別為總祠、二房祠堂和三房祠堂。謝氏總祠為村中最大的建築,總面積462平方米,正殿總面積220平方米。

謝氏總祠的門口為民國時建築,僅挨大門的為一座歇山式戲台,始建於清,戲台中間有一"鏡"字,頂上有雙龍戲珠圖,大殿中保留有"敦睦堂"、"主持道學"二匾。三房祠堂現僅存一正殿和左右廂房,破損嚴重;二房祠堂相對保存完整,尤以古戲台天花板上的彩繪保留相當完好,共有45塊,均以古代《三國演義》、《水滸》等傳統小說為題材。榧樹村中央分布著一條約500米長的古街,寬約為3米,系鵝卵石鋪成,古街兩旁的建築基本上保留著清朝的風格。

在榧樹村的建築群中除了這些比較傳統的建築之外,還留下了一批融合了其他國家、其他民族風格的近代建築,村中央的后角頭三層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該建築為磚木混合結構的四合院,但與傳統意義上的四合院又有所區別,主要是它的正房為一幢三層的日式建築。該建築的主人系國民黨議員,思想比較開化。榧樹村位於兩山谷之間,榧溪從村中穿流而過,氣候適宜,環境清幽。

歷代人物

榧樹村人才輩出,歷史上曾出過四、五位文武舉人,近代因出了謝國欽、謝國梁兄弟而更加名噪一時。到了榧樹村,這對兄弟的傳奇故事總是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謝氏倆兄弟都留過洋,畢業於日本的明治大學法科,與康有為、弘一大師等都有深交。1922年,謝國欽當選為國會議員,這塊“國會議員”的匾額至今還保存在謝國梁故居裡面,是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親筆題寫的,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除謝氏兄弟外,村裡的名人還有謝國梁的兒子謝章哲,是民國時期中央銀行的專員;謝希贏,民國和解放初期任職在西北鐵路局;謝章助,抗日英雄,徐州會戰時壯烈殉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