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垣村

西垣村地處浙江省東陽市虎鹿鎮北端的東白山區,有西垣、東溪、磨水倉三個自然村合併為西垣村,現有農戶550戶,1379人,行政村區域面積7.982平方公里。西垣村是一個山多地少、四面環山的偏僻小村。

基本信息

西垣村

西垣村地處浙江省東陽市虎鹿鎮北端的東白山區,毗鄰諸暨、嵊州市。2004年0月,行政村區域調整後,有西垣、東溪、磨水倉三個自然村合併為西垣村,現有農戶550戶,1379人,行政村區域面積7.982平方公里。西垣村是一個山多地少、四面環山的偏僻小村,全村有山林面積10885畝,耕地871.69畝。??西垣村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農戶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主要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祖輩留下的百年古木——香榧樹。西垣村人多地少是不爭的現實,要靠種田致富,只能是個夢想。為了使民眾過上好日子,只有走興林富民、特色強村發展之路,才能致富奔小康。自1990年開始,一些有識之士開始了對香榧樹的重新認識,對野生榧樹進行嫁接培育。1995年黨支部、村委會把發展香榧生產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在東陽市林業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始對香榧樹培育管理進行有效的摸索試驗,通過人工授粉、高枝嫁接、保花保果、適量施肥等多種階段性的管理,使低產榧樹重新煥發了新生活力,產量逐年增加,其中許多冠大株高的榧樹單產達到600公斤以上。科學管理,增產增效,激發了村民們再度開發和加大培育新一代香榧樹的積極性,為香榧生產再度輝煌奠定了基礎。2006年榧蒲產量達到350多噸,經過深加工的乾果(又包括收購銷售)銷售產值達1600萬元。特色產業的發展,給村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90年代初新培植嫁接的榧樹,至2007年單株產量已達50—100公斤。2004年開始,村民紛紛在自留山、荒山坡地上栽植了香榧樹,截止2008年3月底,全村已新開發香榧基地3200多畝。為了使特色農林產品提高身價,增加經濟效益,1995年開始,個別頭腦機靈的人,以向外學和請人教等方式,在提升和改進傳統產品上下功夫,進入香榧乾果炒制深加工、精包裝的工藝技術市場,從此西垣香榧、茶葉真正有了自己的品牌。為了做強特色、做優品牌,在市有關部門指導下,先後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註冊了“東白山”、“西灣”等10個香榧品牌商標,其中“西灣”香榧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為“西灣”品牌走出東陽,走向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東白山土特產有限公司為我市農業龍頭企業,所產“西灣”牌香榧被有關部門認定為省綠色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中國名優果品”、“中國名牌產品”,2007年7月該公司被認定為省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品牌的創立,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增加了就業的門路,現在西垣村人在上海、金華、東陽城區和集鎮專業銷售香榧、茶葉店鋪有30家,全村從事香榧、茶葉生產、加工、銷售人數上千人。2001年國家林業局確定東陽市為“中國香榧之鄉”,而西垣村為原產地。2004年西垣村被評為金華市科普示範村,2006年被評為“浙江省興林富民示範村”,2007年分別被評為“東陽市生態村”,“金華市一村一品特色村”和“全國綠色小康村”。[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