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達德維國家公園

楠達德維國家公園

楠達德維國家公園位於印度北方邦嘎沃爾地區,占地630平方千米,東邊毗鄰平方千米,東邊毗鄰皮索嘎地區,南部與阿爾莫拉地區相接。整個公園群山環繞,是個巨大的冰河期盆地,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南北向山脈分割成條狀,其中楠達德維峰是印度第二高峰,高達7816米。整個公園中除里西峽谷外平均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進入公園的通道位於海拔4250米的拉達山口,只在5-10月間通行。

基本信息

簡介

楠達德維國家公園楠達德維國家公園

楠達德維國家公園是最壯觀的喜馬拉雅山脈被劃定的保留自然環境面貌地區之一。楠達德維山主峰高達7,800多米。這裡沒有人跡,多少保留著原貌是因為它的難以踏及。一些瀕危哺乳動物棲息在這裡,其中特別珍貴的有雪豹、喜馬拉雅山麝香鹿和岩羊。

自然環境

楠達德維國家公園氣候特異,冰河期盆地和高坡地每天都遭到大風袋擊,通常在下午天氣轉陰,積雲層層降下蒙絲雨,或下起凍雨。在這裡直到6月中還能看到降雪,但雪也融化得很塊。從10月到次年4月,除里西峽谷外幾乎整個公園都被白覆蓋,在海波較高的地帶,11月到次年3月則更是大雪如氈,一派銀裝。

旅遊特色

楠達德維國家公園楠達德維國家公園

楠達德維盆地的特殊氣候也反映在該地區的植物群和動物群上,森林主要分布在避風的里西峽谷中,有高大的針葉松、雪松和樺木,山坡上有豐茂的草地,綠茵中盛開著各式各樣的鮮花。該公園的野生動物主要有灰綿羊、喜馬拉雅山羚羊、麝、豹、雪豹、靈貓、莫納爾雉、雪雞和雪斑鳩。

當地山民一直把楠達德維盆地奉為聖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險不可攀。1950年以前,這裡人跡罕至,整個南達德維公園還保持著未遭人類侵擾的原始自然狀態。豐厚的牧莫供養了大量的牛群和其他有蹄類動物,他們自由自在地在這裡繁衍生息,其他野生動物和鳥類也與大自然和諧無間。但1950-1980年間,開發活動日益增加,道路網不建設,對火器製造與使用不加限制,以及對登山運動的提倡,這一切伴隨著不新增長的人口壓力,對該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最重要的莫過於保護動植物生息地及其最基本的生態構成方式。

早在1939年,楠達德維盆地已被宣布為旅遊聖地。1982年印度政府為保護有價值的燃遺產和保護麝、雪豹與其他寶貴的南達德維野生動物,宣布該盆地的630平方千米範圍為南達德維國家公園,並開始實施嚴格的保護計畫。

歷史發展

1988年,聯台國教科文組織將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位於印度的北方邦,距首都新德里東北約330千米。

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總面積達630平方千米。公園內有河流沖刷而成的峽谷,外有70多座雪峰環繞。

1982年,印度政府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興建了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全面禁止遊人入內。

景區資源

“楠達德維”的意思是“多福女神”。這塊被稱為“女神楠達的聖居”的地區,自古就是禁地。傳說,如果誰膽敢擅自進山採摘花草、獵殺動物,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當地人每年到供奉女神的寺廟祈禱時,也嚴格地遵守這條古訓。

楠達德維山生活著麝、喜馬拉雅羚羊、黑熊、黑棕熊,以及哈努曼長尾猴。生活在這裡的鳥類大約有57種。國家公園中的珍稀動物雪豹,大部分時間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區生活,冬天到海拔1500米處棲息。

旅遊特色

楠達德維盆地的特殊氣候也反映在該地區的植物群和動物群上,森林主要分布在避風的里西峽谷中,有高大的針葉松、雪松和樺木,山坡上有豐茂的草地,綠茵中盛開著各式各樣的鮮花。該公園的野生動物主要有灰綿羊、喜馬拉雅山羚羊、麝、豹、雪豹、靈貓、莫納爾雉、雪雞和雪斑鳩。

當地山民一直把楠達德維盆地奉為聖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險不可攀。1950年以前,這裡人跡罕至,整個南達德維公園還保持著未遭人類侵擾的原始自然狀態。豐厚的牧莫供養了大量的牛群和其他有蹄類動物,他們自由自在地在這裡繁衍生息,其他野生動物和鳥類也與大自然和諧無間。但1950-1980年間,開發活動日益增加,道路網不建設,對火器製造與使用不加限制,以及對登山運動的提倡,這一切伴隨著不新增長的人口壓力,對該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最重要的莫過於保護動植物生息地及其最基本的生態構成方式。

早在1939年,楠達德維盆地已被宣布為旅遊聖地。1982年印度政府為保護有價值的燃遺產和保護麝、雪豹與其他寶貴的南達德維野生動物,宣布該盆地的630平方千米範圍為南達德維國家公園,並開始實施嚴格的保護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