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庭稗珠錄

楚庭稗珠錄

《楚庭稗珠錄是一部以遊記形式寫述廣東的(其中有小部分是屬於寫貴州湖南的)山川、名勝、物產、風俗、掌故和文化藝術等方面情況的著作。

簡介

《楚庭稗珠錄》作者清·檀萃,號默齋,安徽望江人,乾隆進土,旅粵、黔四年,素冠草履,游於珠江花田之上;嗣後又主羅浮講席,有山必登,有泉必酌,訪求故老,對粵、黔之名山勝水,風情物產,無所不知。況兼文才拔萃,著述頗豐。

主要作品

《楚庭稗珠錄》是其乾隆癸巳年間於廣州九曜石側寫下的一部著作。《楚庭稗珠錄》共6卷,其中《黔囊》1卷、《粵囊》2卷、《粵王非》2卷、《說蠻(附粵產)》1卷,共約11萬字左右。關於書名,作者在自序中作了說明:“旅黔、粵垂四年,惟粵差久。黔故楚也,而粵為楚庭大長,霸南徼,西役夜郎,則黔亦粵之所曾屬;錄所見聞,總曰‘楚庭’。粵故為珠海,游者多艷心焉。珠有九品,而稗珠為下,其量也以升斗計,易粟而已矣。”此乃自謙之詞。

<<粵囊>>簡介

書中所寫,主要是粵黔山川、名勝、古蹟、掌故、軼事、傳說、名賢、物產、風俗等,特別是明清粵中詩壇的情況,歷歷在目。《粵囊》上“越城”條載五羊石及五仙觀懸禁鍾之仙藤,為賈胡潛易之事,首見於此。五羊傳說早見於其他記載,唯洋人竊羊石、易鍾藤等,前所未見。下卷還記載了南海神廟之銅鼓,東鼓聲揚,西則啞矣,乃因西鼓四角舊有的金蝦蟆,“或云為番人所竊,或云為盜劫,鼓致缺落,其聲遂石”,思路與上面的傳說一脈相承。這些都是洋人盜寶傳說在廣州的早期記載。書中還記錄了牡丹狀元黎美周、蓮花榜眼屈翁出的許多趣聞。最後《粵產》一節,雖為附錄,但所記增城掛綠荔枝,花田之素馨花,南海神廟之波羅樹,羅浮山之龍公竹等,都很翔實。時人把它與《荊楚歲時記》、《襄陽耆舊傳》相併論,亦不為過。原書刻本已相當罕見,較完整的一本為九曜山房版本,楊偉群校點,1980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