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柳皮

楓柳皮

楓柳皮是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樹皮,辛,大熱,有毒。主要治於齲齒痛,疥癬,湯火傷。

基本信息

植物別名

柜柳(《爾雅》郭璞注),楓柳(《唐本草》),樺柳、鬼柳(《群
芳譜》),麻柳(《草木便方》),溪麻柳、大葉柳、水槐樹、溪櫸、溪楊、燕子樹、柳絲子、嵌寶楓、平陽柳、蜈蚣柳、臭樹柳、溪口樹、枸樹、櫸仔、。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高可達18米。樹皮幼時赤褐色,平滑,老則黑灰色起裂;枝有長軟毛。葉互生;單數羽狀複葉,長20~30厘米;小葉11~25片,但頂端小葉往往不存在,
葉軸有窄翅並被短毛;小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4~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齒,上面綠色、平滑,下面主
脈及葉腋有毛。花黃綠色,雌雄同株,葇荑花序;雄花序腋生,數個一簇,生於老枝上;花被苞片狀,先端裂成1~4片;雄蕊6~8枚;雌花序生於當年枝的頂端,花柱單一,柱頭2裂,於房1室,具1胚珠。堅果,成熟時兩側小苞增大成長圓形或稍窄的翅,果序下垂,長約30厘米,外果皮薄,內果皮堅硬。花期5月。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1500m以下的平原溪澗河難灘、陰濕山地雜木林中,喜光,現已廣泛栽培於庭園或道旁。

資源分布

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台灣、東北和華北僅有栽培。

生物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怕霜凍,耐旱又耐濕,喜光,稍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9-10月待翅果由綠變黃綠色時採收,隨即播種,或翌春於1月將種子與濕沙均勻混合貯藏,2月中旬催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種子萌動後播種,約經10-15d出苗。苗高4-5cm間苗、定苗。秋季株高1m時進行假植,第2年春季移栽。栽後截乾。移後截乾。移植時株距不應太大,因樹木易彎曲,要待株高3-4m時再擴大行株距;幼樹萌櫱應及時除去;修剪宜在樹液流動前時行。病害有叢枝病,蟲害有桑白蚧、刺蛾、蚜蟲、白蟻、核扁葉甲、桑粒肩天牛。

藥品信息

【採集】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樹皮含鞣質。
【性味】《唐本草》:"辛,大熱,有毒。"
【功用主治】治齲齒痛,疥癬,湯火傷。
①《唐本草》:"主風、齲齒痛。"
②《東北藥植志》:"洗疥瘡等皮膚病。"
③《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止癢,殺蟲。加鹽可以治癬。"
④《四川中藥志》:"殺蟲,解毒。塗湯、火傷及久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絨塞牙縫,煎水含漱或熏洗,或酒精浸搽。
【宜忌】《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禁口服。"
【選方】①治牙痛:麻柳皮搗絨,塞患處或噙用。(《四川中藥志》)
②治疥癬:楓楊皮、黎辣根、羊蹄根。用酒精浸搽。(《湖南藥物志》)
③治癩頭:楓楊鮮樹皮四兩、皂莢子二兩(搗碎)。水煎,洗患處。(《福建中草藥》)

臨床套用

治療燒傷
取楓楊樹二層皮2斤,地榆根0.5斤,烏桕根皮0.5斤,加水適量,煎至500毫升,過濾。用藥前應清潔創面,除去異物和膿性分泌物,剪除水泡,然後噴上藥液。治療14例,均有一定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