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渠

楊開渠

楊開渠(1902-1962),中國著名水稻專家,是世界上最早系統再生稻的學者,中國再生稻研究的開拓者與奠基人; 也是一位在科教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優秀農業教育家,是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的創始人,也是川農大和"川農大精神"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楊開渠原籍浙江諸暨,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1936年被聘為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農藝系教授。1937年11月,受四川省教育廳委託,代辦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現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併兼任校長。 1950年擔任四川大學農藝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後兼任四川大學農學院副院長。1956年川大農學院遷雅安獨立建院,命名為“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楊開渠被國務院任命為第一任院長。 楊開渠歷任四川省第一屆政協常委、四川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特邀委員、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川西區科普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科協副主席。1957年被聘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1961年被選為中國作物學會第一副理事長。1962年2月病逝於成都, 當時的四川省委書記杜心源為楊開渠主持了追悼會。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水稻專家楊開渠 水稻專家楊開渠

楊開渠1902年10月27日生於浙江省諸暨縣齊鯉鄉全堂村。家境貧寒,楊開渠5歲時父親去世,靠二哥、三哥教書維持全家生活。

楊開渠8歲多才入學,但刻苦勤奮,18歲高小畢業,文學、書法功底較好。後來靠半工半讀在杭州甲種工業學校畢業。

1924年經校長許炳堃介紹到杭州有利電氣公司工務股任檢表員。此時正值孫中山在廣州成立革命政府,熱血青年無不歡欣鼓舞,迎接革命高潮到來。

1927年初北伐軍攻克杭州後,楊開渠參加了東路軍政治部宣傳隊。後又返回電氣公司工作,並於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被選為工會副會長,積極為黨工作。

後因身處白色恐怖中才於1927年7月離杭州經上海去日本東京,與黨組織失去聯繫。

楊開渠在東京經短期補習日語後,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實科。學習期間生活極其清苦,主要靠翻譯稿費作為經濟來源。由於他踏實勤勉,成績優異,受到日本老師的器重,農實科畢業後被留在育種研究室作研究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出於民族義憤毅然辭謝了老師近藤萬太郎的挽留,於同年冬回到祖國。

楊開渠 楊開渠

1932年春,楊開渠應聘到杭州浙江省自治專修學校任教員,講授“農學大意”等課程,並開始在杭州試種雙季稻。

1935年春,經金善寶先生介紹,應聘到四川重慶的鄉村建設學院任教授,講授稻作學、麥作學,提出改革四川稻田耕作制度,種植雙季稻、旱稻的建議,繼續進行雙季稻、再生稻的研究。

1936年秋,楊開渠轉到成都四川大學任教授,主講稻作學,並主持稻作研究室工作,開始了他一生中研究工作最繁重、也是取得成就最多的時期。

1937年11月,四川大學農學院受四川省教育廳委託,代辦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現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由楊開渠教授兼任校長,為四川省農業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楊開渠任四川大學農藝系主任,不久又任四川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四川農學院成立大會 四川農學院成立大會

1956年獨立建立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他任院長。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中,楊開渠仍堅持教學,繼續水稻科學研究。四川農學院建在雅安,地處平原和山區的接合部,他認為應該利用這樣一個有利的自然條件,把學校辦出自己的特色,在開發中國山地農業方面作出應有貢獻。他積極策劃建立山地農業研究所,組織教師到二郎山、寶興山等地考察。

楊開渠於1957年被聘為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1961年底被選為中國作物學會第一副理事長。還先後被選為成都市政協委員,四川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四川省政協常務委員,全國政協特邀委員,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四川省科協副主席等職。

1957年,作為有貢獻的科學家代表,他曾應邀列席了毛澤東主席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

1961年初,楊開渠背脊疼痛,感到身體不適,但他仍帶病堅持工作,按計畫到北京完成了《中國水稻栽培學》的全部統稿和定稿工作。

1961年5月,楊開渠所患癌症已屬晚期。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他的學生傅淡如和孫曉輝一面精心照顧臥床不起的老師,一面抓緊時間為老師收集編選論文。

1962年2月2日,逝世於四川成都。當時的四川省委書記杜心源為楊開渠主持了追悼會。

1962年11月,楊開渠遺著《稻的一生》出版;1963年1月《楊開渠稻作論文選集》出版。

主要論著

楊開渠 楊開渠

1 楊開渠,四川省當前的稻作增收計畫書.四川鄉村建設學院,1936.?

2 楊開渠,再生稻研究初步報告.四川大學農學院,1937.

3 楊開渠,單季稻雙季兩熟稻經濟栽培比較試驗.中華農學會報,1937,163.

4 楊開渠,浙江省常年稻作經濟調查.中華農學會報,1937,163.

5 楊開渠,再生稻研究第一.中華農學會報,1938,168,1—20.

6 楊開渠,劉成壁.再生稻研究第二.中華農學會報,1938,169,1—16.

7 楊開渠,肖湘.再生稻研究第三.四川大學農學院,1938.

8 楊開渠,肖湘.再生稻研究第四.四川大學農學院,1938.

9 楊開渠,肖湘.再生稻研究第五.四川大學農學院,1938.

10 楊開渠.再生稻栽培淺說.四川大學農學院,四川省建設廳,1939.

11 楊開渠.稻秧苗露地越冬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學農學院,1940.

12 楊開渠.水稻扦插繁殖研究.新農林,1941,1(3、4、5)15—34,2429,10—20.

13 楊開渠.水稻分櫱研究(第一報).四川大學農學院,1941.

14 楊開渠.水稻分櫱研究(第二報).四川大學農學院,1946.

15 楊開渠.水稻品種在室溫下全年各月發芽情形的比較研究.中華農學會報,1948,(187):17—28.

16 楊開渠,姜齊興.再生稻研究第六.四川大學農學院,1948.

17 楊開渠.米丘林個體發育理論在水稻栽培實踐上的套用.四川大學學報,1955,(1):39—56.

18 楊開渠,杜志剛.春化處理與照日處理對水稻栽培實踐上的套用.四川大學學報,1956,(1)127—150.

19 楊開渠.雙季稻、粳稻、再生稻的性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6.

20 楊開渠.成都地區雙季稻栽培試驗資料.西南農業科學,1956,(創刊號):5~6.

21 楊開渠.水稻的分櫱特性和密植問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6.

22 楊開渠.四川省栽培雙季稻問題.中國農報,1956,(23):3—7.

23 楊開渠.水稻栽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24 楊開渠.再生水稻研究.農業學報,1958,9(2):107-133.

25 楊開渠.水稻分櫱研究(第三報).農業學報,1959,10(5):308—430.

26 楊開渠.雙季稻晚稻品種的選種和栽培期研究.農業學報,1959,(10)(4):221—255.

27 楊開渠.雙季稻晚稻抽穗開花期與結實率研究初報.農業學報,1960,11(4):164—178.

28 楊開渠.長江流域雙季連作晚稻的品種問題.中國農業科學,1960.(5):1—4.

29 楊開渠等.從水稻品種的生長期討論階段發育及引種選種問題.中國農業科學,1961,(1):7—12.

30 丁穎,楊開渠等.中國水稻栽培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主要成就

棄工學農

棄工學農,獻身農業教育科技事業

楊開渠 楊開渠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楊開渠流亡到日本,他根據當時的局勢經過反覆思慮,確定了走科學救國的道路,他原畢業於甲種工業學校電機科,讀工科順理成章,但一想到中國以農立國,而大街上都擺著洋米洋面,他逐漸深化了認識,認為開發祖國內陸廣袤的土地,發展農業是國家富強的根本,遂入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實科就讀。回國後立即投入農業教育和科學研究中。當時,他認為改良作物品種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而改進栽培技術則時間短、見效快。在浙江省自治專修學校他一面兢兢業業地教學,一面在從未種過雙季稻的杭州試種雙季稻,獲得了成功。1935年,楊開渠一進四川,見那一彎一壩的冬水田沒有利用,認為實在可惜!於是開發利用成千上萬畝冬水田,提高稻穀產量便成了他的第一個研究課題。經過一番調查分折,他提出了改革稻田耕作制度,試驗種植雙季稻和旱稻的建議。從此,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水稻的研究上。研究內容極其廣泛,包括水稻基本生長發育規律和環境條件對其影響,栽培理論與技術,品種選育,以及稻米市場和稻作經濟等方面。以對水稻的發育形態、發育生態、發育生理三個方面的研究較為集中和深入;又以對雙季稻、再生稻、稻的分櫱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貢獻最為突出。發表了《水稻分櫱研究》、《再生水稻研究》、《雙季稻晚稻品種和栽培期研究》、《四川省栽培雙季稻問題》、《長江流域連作晚稻的品種問題》等重要論文20餘篇。楊開渠積極倡議改革四川冬水田耕作制;最早研究、倡導四川省栽培雙季稻;最早在我國開拓再生稻的研究。他選育出水稻品種10餘個,其中“川大粳稻”曾被列為全國優良品種之一,“躍進3號”、“躍進4號”都曾作為連作晚稻優良品種,在四川省大面積推廣栽培。

楊開渠在農業科學研究方面很廣,對小麥、薯類、花卉、野生油料等都曾花了許多精力去探索研究,並有所成就;尤其是對花卉的研究占據了他大部分業餘時間。曾經培育出300多個菊花新品種,1950年前後的數年間,曾一年一度在川大校園參觀楊開渠的菊展,令人賞心悅目;他的菊展在成都市人民公園公開展出時,轟動了全市。通過雜交後代和自然變異株的選擇,他也培育出色艷花大的唐菖蒲新品系。大戟科的續隨子,是他在川西山區發現的一種野生油料植物,經研究發現其含油率高達52%,酸鹼度、粘度等與蓖麻油相近,對其栽培技術和產量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限於當時條件,致使這一很有希望的油源植物沒有得到開發。更為可惜的是,這些花卉和續隨子的研究資料和種子,經過1957年以後一連串的風波,已蕩然無存了。

楊開渠還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普及做了許多工作。除了在農村調查中宣傳科學技術外,在報刊上也發表了不少科普文章,如《再生稻栽培淺說》、《談分櫱和插秧》、《怎樣可使作物的開花期提早和延遲》、《叫甘薯聽我們的話生長》等。

坦誠建議

坦誠建議,推廣雙季稻的研究和發展

楊開渠是四川稻田改制和種植雙季稻最早的研究者和倡導者,並為此做了大量富有成果的試驗研究,提出了許多指導性的建議。他帶著在杭州試種雙季稻成功的經驗來到了四川。首先收集各地的溫度、雨量等有關氣象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發現重慶及長江沿岸的某些自然條件竟比浙江的溫州、杭州還要好,適宜種植雙季稻。他節假日到農村訪問調查,接著自己在校內作試驗,認定重慶及四川的一些地區可以種植雙季稻。他撰寫了到四川後的第一篇論文《四川省當前的稻作增收計畫書》,於1936年2月油印發表。當時主持四川省稻麥改良場的楊允奎教授閱讀了他的文章,採納了他的建議,便在川南瀘縣的試驗分場側重開展雙季稻的試驗研究。經示範栽培成功之後,逐步在農村推廣,使四川稻田改制邁出了第一步,也為以後由一季稻改種雙季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使雙季稻取得更大的效益,促進稻田改制順利發展,楊開渠對雙季稻的品種、最適開花期及其溫度指標、播種期、秧田期、種植密度、施肥等方面進行了長期的研究。1936—1938年,他在瀘縣分場用當時生產上使用的早熟種和晚熟種做連作栽培試驗,常因晚稻抽穗遲,結實差,產量不穩定而困擾;要保證獲得一定產量必須早播,而早播又帶來秧齡長,移栽返青遲、長勢不旺等問題;要培育老壯秧則要加大秧田面積,管理技術不易掌握。針對這些問題,他多次用大量品種進行分期播種,研究這些品種在不同光、溫條件下生育期和經濟性狀的變化規律。初步得出,在四川連作晚稻要獲得較高而穩定的產量,必須選用早、中熟種,在9月15日前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上時齊穗(粳稻可略低1—2℃)能獲得較好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在總結以前稻田改制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又用表現較好的早、中、晚熟品種200多個,1955年在成都,1956年在雅安進行試驗,結果表明早、中熟品種做連作晚稻種植,可以推遲播種期,培育適齡壯苗,並能在9月中旬抽穗開花,獲得較好的產量。1957年他總結了前一年四川省推廣雙季稻種植中,一些農民因晚稻種子不足,而用當地的早、中熟種作雙季晚稻栽培的成功經驗,又用43個不同熟期的品種作雙季晚稻的播種期及苗齡試驗,1958年用37個品種重複試驗,最後肯定了用早、中熟品種作雙季晚稻栽培的增產作用及這類品種適宜的栽培期,並寫成《雙季晚稻品種的選育及栽培期研究》論文,1959年發表於《農業學報》上。1959年,他主持長江流域雙季稻考察,總結了各省雙季連作晚稻品種套用情況後,寫成《長江流域雙季連作晚稻的品種問題》一文,更明確地提出長江流域用早、中熟品種作連作晚稻品種的建議。接著又發表了《從水稻品種的生長期討論階段發育及引種選種問題》一文,從理論上進一步闡明套用早、中熟種作連作晚稻的可能性和優越性。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楊開渠把這一意見以建議的形式提出,會議以提案形式通過,並責成長江流域各省農業研究部門進一步組織鑑定。以後的雙季晚稻栽培實踐證明,楊開渠的意見是正確的,長江流域,特別是四川省主要的雙季晚稻栽培種是用中熟種。他主持育成的中熟粳稻品種“躍進3號”、“躍進4號”都是當時生產上的主栽品種。楊開渠用早、中熟品種作雙季連作晚稻栽培品種的指導性意見使我國雙季稻栽培向北推進到北緯30度,甚至更遠的地區,使連作晚稻取得了較穩定的產量。

楊開渠還對四川省發展雙季稻提出許多中肯的意見。他認為四川省幅員較廣,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各地栽培水平也不一樣,雙季稻只能逐步推廣。1956年雙季稻突然由前一年的8萬畝增加到500多萬畝,由於物質條件和技術準備跟不上,結果不盡人意,步子跨得太大了。當他獲悉四川省已制訂出1957年種植雙季稻1000萬畝的計畫時,科學家和人民代表的雙重責任感使他不能平靜。1956年10月在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的會上,楊開渠作了《四川省栽培雙季稻問題》的系統發言,主張應穩步發展,建議在“成績顯著、產量可靠而又有條件、有準備地區的冬水田可適當地擴大,其它條件未具備和產量不穩、經驗不足的地區,應適當減少或不種,而只進行試點工作,以待未來的發展”。這種肺腑之言卻被省里某負責同志斥為“保守”。楊開渠立即將他的發言稿寄送農業部,農業部支持他的意見,馬上在《中國農報》上刊出。後來的實踐證明,他的預見是正確的。

潛心研究

潛心研究,為發展再生稻奠基

再生稻是利用頭季稻收割後,稻茬上的腋芽萌發成苗,再收穫一次的稻穀,四川農民稱為“抱孫穀子”。我國農民利用再生稻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多系任其自生,故產量甚低,更未見有人刻意加以研究。楊開渠於1935年開始在四川研究雙季稻的同時,想到再生稻在頭季稻收割後60—70天便可再收穫,省時、省工,在雙季稻發展還未成熟的地區或一季早中稻冬水田區有增產的實際意義,於是便用秈稻品種材料對再生稻進行了系統研究。他明確地指出:第一,稻稈上休眠芽的多少、生死和分布、穗的分化等,和頭季稻的品種、稻稈上的節位、時期等有密切關係,也和栽培技術有關;稻桿上活著的芽隨著抽穗成熟進程而逐漸減少,第2、3節的活芽最多,萌發率最高,伸長也最快;休眠芽穗是在母莖穗分化後約20天時開始幼穗分化的,上位節(尤其第2、3節)的休眠芽生長快,穗分化早而較整齊。第二,再生櫱發生的位置、多少、產量高低,既和稻稈上的休眠芽的情況有關,更和頭季稻收割時期、留樁高度關係密切。頭季稻收割愈早,留樁愈高,再生櫱數和有效率也愈高,生長和產量也愈好,但以在頭季稻黃熟至完熟時收割再培育再生稻,兩季相加的產量最高。因此,首先要選擇頭季稻、再生稻產量都高產的品種;在栽培技術上要高留樁,保留2、3節位的芽,保持休眠芽的生活力並促進其萌發;而保持休眠芽生活力及其萌發的關鍵在於頭季稻收割前的施肥管理。他先後撰寫了再生稻研究論文10餘篇。

1957年在武漢市召開的中、蘇、朝、越四國水稻科學技術會議上,他做了《再生水稻研究》論文的報告,受到與會專家一致肯定。他不僅在我國開拓了水稻研究新領域,提出了增產的新途徑,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統研究再生稻的學者之一;他所發表的一系列論文也是世界上迄今較系統和完整的論著。1986年國際水稻所負責再生稻的專家見到楊開渠過去發表的論文,都表示欽佩。其研究成果至今仍有指導意義。近10年來,一些再生稻研究者和推廣工作者將楊開渠的一些基本理論套用於雜交水稻以培育再生稻,都取得了成功,深化了再生稻培育技術,推動了再生稻的發展,增產了大量稻穀。如四川省自1986年在冬水田培育再生稻69.8萬畝以來,逐年擴大面積,1989年培育再生稻675.6萬畝,平均畝產105公斤,高產的達300公斤/畝,四年間增產稻穀14.2億公斤。在部分地區,再生稻已成為稻田耕作制度中的一環。楊開渠先生泉下有知,亦當為他的研究成果感到欣慰。

安貧樂道

楊開渠 楊開渠

安貧樂道,不斷探索教學規律

楊開渠從日本歸國後,正是日本國恣意侵略並妄圖獨霸中國的危難時期,不久就爆發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日戰爭,國家經濟困難,教育經費甚少。他在經費支絀,設備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以“苦幹的精神,抱著堅定的目標”,耕耘教壇,以其教書育人、春風化雨的認真負責態度和科學研究上獲得的成果,贏得了師生的敬佩。1946年5月,四川大學為楊開渠和另外兩位教授舉行任教10周年紀念會時,農藝系主任楊允奎撰文以莊子“美成在久”讚譽他,並稱“處茲亂世,求能堅守崗位,歷10載而不渝,非安貧樂道之君子,又焉能如是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基本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力圖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貫穿於教學之中,1951年被評為四川大學教學模範。他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發他們獨立思考。1954年,他在認真總結過去講授稻作學的經驗和缺點後撰文提出:作物栽培學是一門農業科學,應該運用生物科學的法則來闡述作物生長發育的本質;同時它又是與生產有直接關係的科學,因而也要注意用社會主義的經濟法則來討論其現在及今後發展的方向,這樣才能使作物栽培學成為不是羅列現象、脫離實際的空理論。他主張把生物科學法則、生產栽培技術和社會經濟關係三者融合於作物栽培的教學過程中;他帶頭精煉教學內容,在作物栽培學水稻部分中以適時播種、好種壯秧、合理施肥、少秧密栽四大技術為主線講授12學時,學生反映啟發性強,好掌握,既有理論又聯繫實際,使人產生躍躍欲試的心態。1956年他又進一步提出,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和氣象等自然條件是客觀存在的,屬於第一性的,而栽培制度和技術措施是人們經過長期實踐認識了客觀規律後的行動,屬於第二性的。而後者又受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制約,所以第一性和第二性不能脫節或孤立。他反對過去那種作物栽培學先講籠統的所謂生物學特性之後,再說一套栽培技術;也不同意學蘇聯那種國民經濟意義、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三段式講授法,尤其反對刻板地照本宣科,而主張先把作物的生長發育及其與外界環境的關係等客觀規律講清楚。這樣,學生就能夠理解現今作物分布的成因和哪些地區有可能栽培這種作物,也能很好地理解與掌握採取什麼樣的栽培技術措施可以獲得高產。他是這樣主張,也是這樣實踐的,並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他很注意教學內容的革新,在批判地繼承我國豐富的農學遺產的同時,十分注意學習國內的最新經驗。他每年都要收集全國各地農業研究單位、農業管理和推广部門的試驗研究報告和生產總結,加以分析整理,以不斷充實教學內容,力求其既能切合中國實際,又能反映世界先進水平和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由於他那獨特構思的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他的講課總是最受學生歡迎。他所創立的水稻栽培學體系,受到高教部很高的評價,所寫的教學經驗的文章也在全國交流。為此,農業部於1960年委託四川農學院代辦作物栽培學師資訓練班,楊開渠除做示範講課外,還專門做了《作物栽培學的基本問題》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再次強調作物栽培學必須改造,要跳出舊的體系;作物栽培學一定要從實踐中來,又回去指導生產實踐。作物栽培不但要研究栽培措施,還應重視諸如作物的發育生理、營養生理和水分生理等基本特性的研究,這樣才能不斷豐富和提高作物栽培學的教學內容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對生產起指導作用。1961年冬,楊開渠躺在病床上時,還親手草擬了《水稻栽培的分期措施論——依生育期討論栽培措施與生理變化及外界環境條件的關係》的教案,把水稻栽培分為秧苗期、分櫱期、拔節(圓稈)分化期、抽穗、開花與結實期,成熟收穫期、總結等6章24節,並寫了較詳細的內容。可惜未能聆聽他的課堂講解,他就去世了。但是他在教學上不斷探索、永不滿足的精神,仍在人們的腦子裡閃閃發光。

協助丁穎主編《中國水稻栽培學》

楊開渠很久以前就想完全用中國的資料來寫一本《中國稻作學》,並動手草擬了部分初稿,但還缺少許多基礎資料。他下決心做一些基本的試驗研究,如種子的周年發芽試驗,周年播種試驗,秧苗越冬試驗,分櫱特性研究等。但終究感到個人和一個單位的力量有限,難以達到目的。1958年當決定合全國之力,由丁穎教授來主編《中國水稻栽培學》的時候,他十分興奮。他認為丁老德高望重,在水稻研究上涉及面廣,造詣精深,擔任主編最合適,他就積極參與,並具體執筆選寫育秧和合理密植兩章。每一次稿印出後,他就拿回學校要稻作研究室的同志認真閱讀,一方面是學習提高,另一方面是為了引導大家關注這件事。1961年3月,他不顧癌腫引起的腰疼,抱病去北京最後一次審閱全書,20餘天全靠吃止痛片、安眠藥止痛,回到成都就入醫院臥床不起。1961年底《中國水稻栽培學》出版了,他既興奮又感慨地說:我多年想做的一件事,現在終於依靠集體的力量完成了,雖然還有不足之處,但終究是用我們自己的材料寫成的高質量的書。接著又補充一句:希望稻作室的同志繼續努力,踏踏實實地深入研究,一定要把其中所缺少的資料和數據補起來,在更高的層次上予以完善,當個無名英雄集體。

治學嚴謹

治學嚴謹,堅持實事求是精神

楊開渠的治學態度和道德風範深為人們稱道。他實事求是,嚴謹治學,從不馬虎。他做試驗研究都是使用大量材料做樣本或調查大量數據,總是力求從大量材料所表現的多樣性中去探索其共同點,找出規律性,使得出的結論更準確和符合客觀實際。他常說:我們搞研究下結論要經得起推敲,經得住歷史的考驗。即使象用早、中稻做雙季連作晚稻品種問題,是經過多年重複試驗得出的結果,但也要在生產實踐檢驗後再次重複試驗加以驗證才行之於文,公之於世。他從不人云亦云,隨聲附和。1956年因主張四川穩步發展雙季稻而被斥為“保守”的時候,他堅持自己的意見。在大躍進年代農業到處放“高產衛星”的形勢下,對農業科學家,特別是象他那樣的知名水稻專家,壓力是很大的,但他並沒有放棄他根據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驗所形成的觀點。學生要做2.5萬公斤的雙季晚稻衛星田,問他能不能辦到。明知辦不到,又不能正面否定,只有在一絲苦笑之後說:你們多採取點措施看看。然而思想是很不平靜的,經過多少次鬥爭,終於在筆記本上寫下了“寧做移山愚公,不做牽驢老翁”的決心,以表達他要堅持實事求是的信念。

他強調親自動手,埋頭苦幹,最討厭只說不做的人。過去所做的大量試驗研究工作都是他自己帶領助手或技工調查測定的,後來擔負行政工作後,不管有多忙,總是要爭取參加調查和整理素材,力求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資料。他給全校師生做各種報告都是自擬提綱寫講稿。水稻栽培儘管他已講過若干遍,他仍然認真備課,反覆推敲講課的內容、次序和方法。白天工作忙無法備課,便在清晨三、四點鐘起來備課。

他自奉簡樸,以身作則教育幹部和子女。身為教授兼院長,到7公里外的姚橋實習農場去指導那裡的助手實施研究計畫、參加田間調查,都是頭頂烈日騎腳踏車去。他最後一次去北京為《中國水稻栽培學》定稿,在身患癌症,腰疼得十分厲害的情況下,依然照舊到運輸公司車站去乘大客車到成都。以前儘管家庭經濟不寬裕,仍省吃儉用捐資給家鄉辦學。他所得的稿費絕大部分都捐贈給了中、國小。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助手,他也毫不吝嗇地贈款幫助。

人物軼事

養菊如痴

楊開渠的業餘生活有一大愛好就是養菊花,說他養菊如痴,愛菊如命也不為過,這在川大師生中是出了名的。楊開渠不斷鑽研,培植了許多菊花新品種,幾乎每年都要在學校開辦一次個人菊展。教授辦花展,這在川大的歷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

1948年校慶的一次校園菊展,正當秋風送爽、秋意漸濃的時節,楊開渠把自己精心培植的上百個品種幾百盆菊花在川大圖書館前和荷花池畔展出,師生們興趣盎然,流連忘返,一些社會名流也慕名前來觀賞,只見一些菊枝上掛著小紙牌,紙牌上題寫著菊花的名稱:“西施浣紗”、“松林初雪”、“倒卷珠簾”、“野馬分鬃”、“黛玉晚妝”、“綠窗紗影”、“風捲殘雲”、“二喬”、“邢夫人”、“First love”、“墨菊”……這千姿百態、五彩紛呈的菊展,這趣味橫生的花名,令觀者過目不忘,學生們在幾十年後談起這番美麗的景象,仍然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1948年秋,楊開渠還在成都少城公園(今人民公園)舉辦規模盛大的菊花展覽,所得門票收入全部捐贈給華陽縣中和場的一所鄉村中學,作為貧苦學生的獎學金。喜歡花卉的人大概都知道,菊花繁多的品種中有一種“懸岩菊”,一枝主幹上幾百朵小小的菊花,如瀑布般垂吊下來,花型獨具一格,美不勝收,這就是楊開渠培育出的菊花新品種,如今成都人民公園歷年的菊展中都有這個品種,深受市民喜歡。“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培養鑑賞菊花是楊開渠個人生活中的賞心樂事,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寄託,他還為學生開設過“種菊與賞菊”專題課,既講栽培技術,也講古典文學,把專業培養和文化欣賞融會貫通,潤物細無聲地陶冶著學生的心靈。

車上讀史

楊開渠也喜歡書法和歷史。他寫得一手流暢雋永的毛筆字,還參加過川大的美展。他喜歡看史書,像《資治通鑑》、《唐書》這樣大部頭的史書竟然是坐在“雞公車”上看完的。原來,當時國立川大的新生院在三瓦窯,距離望江校區本部有3公里遠,路面狹窄且坎坷不平,除了步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雞公車”,車速緩慢又顛簸。楊開渠在日記中寫道:“時代是原子時代,一早坐了雞公車,在車上看《唐書》,到了三瓦窯新生院去上課,真是可笑的事。”

楊開渠就在這條泥濘難行的路上來回奔波,風雨無阻,他從不缺課,也不允許學生遲到,上課鈴一響馬上關門,遲到者就只好站在教室外面聽課。楊開渠的敬業和認真贏得了學生的尊重,他為農學院新生開的公選課“農學概論”常常座無虛席。

楊開渠是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在“雞公車”上擠時間備課、讀書,理髮也是請夫人潘月屏代勞,剪成平頭以便節省打理的時間。他的鞋、帽都是量好尺寸去買,衣服是讓裁縫照著舊的做。有時候想問題想得“走火入魔”,連吃飯都不讓家人說話,以免打斷了思路,這聽起來有點不近人情,但是,一個能夠在“雞公車”上讀史書的教授和每一位有所成就的大家一樣,都有那么一些鮮為人知的“怪癖”吧。

不置私產

在女兒楊光蓉的記憶中,父親楊開渠平時總是布衣、布鞋,甚至草鞋,他說“穿得太好,工作起來不方便。”女兒平時從不敢隨便向父親要零花錢,他總說:“一分錢,就那么容易?你去賺賺看!”但是,當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國難當頭,楊開渠馬上把8月份的全月工資捐給了“四川大學抗敵後援會”。

楊開渠在日記中寫道:“人生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援助社會或改造社會而生的,那么我就不應該為自己而享受,我不應該有一點私產,要盡一切力為社會。” 楊開渠一生都是以這樣的精神目標身體力行的。他工資之外的收入不納入家用,一生不置私產,一次又一次地把工資、獎金和稿費捐贈出去,稍有積蓄,就千方百計支援教育、科研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1939年,他捐出1000元為浙江家鄉鄉里賑米;1940年,他捐出工資積蓄1300元給家鄉購田11畝,以田租補助清寒子弟學費; 1957年,川農幼稚園開園之初,他用自己的工資給幼稚園添置了一架最好的風琴;1958年,他將一筆2000多元的稿費捐給了雅安城南鄉國小,作為辦學之用。

楊開渠自己卻是一生簡樸。當他病逝入殮時脫下的棉衣竟是穿了30多年的舊物,真是“兩袖清風乘鶴去”。他在病重時,因背脊疼痛無法入睡,但發現他的一位研究生沒有墊床的褥子,就從自己的床上抽出一條送給學生,夫人問緣由,他說:“我有兩條,為什麼不分給他一條呢?”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服從真理

1956年,川大農學院遷到了山明水秀的雅安獨立建院,楊開渠出任四川農學院第一任院長。當年,四川省大力推廣雙季稻,計畫從1956年的500萬畝,擴大到1957年的1000多萬畝,楊開渠作為水稻科學家和省人大代表在會上發言,詳細分析了四川農村的自然條件和當時的物質、技術條件,主張只宜進行試點工作,強調要尊重科學,循序漸進。結果被一位省級領導指為“保守”。會後,楊開渠仍然把自己的發言原文發表在了農業部的機關報《中國農報》上,表明了自己“服從真理,不服從權威”的態度。結果,1957年四川省種植的900多萬畝雙季稻,晚稻平均畝產僅比一季稻增產6.5公斤,真是得不償失。

在1958年“大躍進”的年代,人們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口號的鼓譟下,把幾十畝的水稻秧苗集中移栽到一畝田裡創高產。院團委要求全體同學放“水稻衛星”,豐產指標10000公斤,楊開渠得知這個訊息,從成都趕回雅安,直奔農場,看到同學們正熱火朝天地把一根根選出的壯秧密集地移栽到試驗田裡,作為農業專家的他只能以“不表態”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一個月後,“高產衛星田”的秧苗逐漸枯死了。此後,楊開渠在課堂上諄諄告誡學生:不要從主觀意志出發,要遵循自然發展的一般規律,若違背了自然,定會受到自然的懲罰的。他在詩中寫道“民以食為天,此事豈能苟”,他一直堅持自己“人均畝產600公斤”糧食的奮鬥理想和科學目標。在那種政治決定一切的歷史背景下,全國浮誇之風盛行,各地到處放高產“衛星”,楊開渠卻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寧作移山愚公,不作牽驢老翁”,保持了一個農業科學家的風度和節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