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發熹

陸發熹

陸發熹(1912-),土壤學家。1912年10月23日出生於廣西容縣楊梅鎮中央垌村。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考入當地比較有名的楊華高級國小和容縣初級中學。1936年大學本科畢業獲得中山大學農學院學士學位,1938年通過答辯,獲得中山大學研究院土壤學部碩士學位。在土壤調查、土壤分類和紅壤開發利用研究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成果,先後發表50多篇論文,培養了大批人才,為我國土壤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有《珠江三角洲土壤》等。

基本信息

簡介

陸發熹 陸發熹

陸發熹,土壤學家。在土壤調查、土壤分類和紅壤開發利用研究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成果。為建立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的土壤科研機構、發展土壤科技事業和培養土壤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

陸發熹,1912年10月23日出生於廣西容縣楊梅鎮中央垌村。自幼在父母鼓勵下,勤奮好學,努力求知,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考入當地比較有名的楊華高級國小和容縣初級中學。

在家鄉,他經常接觸農民和農業生產,深知農民生活的貧困,從而產生改變農村貧窮落後面貌的願望。這為他日後學農,深入農村,主動接近農民民眾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1929年,陸發熹國中畢業。為了滿足他強烈的求學願望,父母舉債送他到廣州考入中山大學高中部。1932年畢業,並直接進入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在4年大學生活中,他刻苦學習,不論在課堂、實驗室還是在田間,他都認真細緻,苦學勤問。除學習農業化學必修課外,還選讀了稻作學、果樹栽培、柑桔栽培、經濟作物等課程。後來在研究生階段又選讀了膠體化學、高等數學等。因此,他知識面較廣,理論基礎紮實,操作技能熟練。同時,他一直重視體育鍛鍊,因此,體格強壯,精力充沛,不僅使他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而且為他以後在各地翻山越嶺進行調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體質基礎。1936年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後,又考入中山大學研究院土壤學部攻讀碩士學位。他深入研究土壤肥料問題,對土壤的保肥性能特別感興趣,先後發表了幾篇有關廣東一些重要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交換性氫、交換性鋁的研究論文。他的碩士研究生論文內容就是對廣東幾種重要土壤鹽基交換的研究總結,於1938年通過答辯,獲得碩士學位。

從童年到青年,陸發熹受到比較良好的系統教育,特別是進入大學以後的學習,為他矢志獻身土壤科學事業奠定了基礎。

學術鑽研

陸發熹結束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後,即獲得中英庚款會的科研經費資助,先在中山大學農學院土壤研究所任研究員,1939年獲準調往實驗設備較好的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1940年5月,他應彭家元教授的邀請到四川農業改進所工作,任技士兼土壤股股長。曾先後在四川樂山、峨眉、綿陽、羅江、德陽、廣漢、彭縣、什邡、新都、郫縣、溫江、灌縣、簡陽、資中、資陽等縣進行土壤調查,走遍了窮鄉僻壤,了解農民用土、改土的措施,總結民眾生產經驗,並在成都平原及其相鄰地區開展土壤肥力研究。他研究了土壤與菸草、茶葉等的生長以及產量、品質的關係,研究了水稻土與水稻根系的生長及稻穀產量的構成的關係。在此基礎上,編寫了樂山、彭縣、什邡等縣的土壤調查報告,以及成都平原土壤肥力之概性等論文,提供有關單位參考。

1942年10月,陸發熹回到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繼續工作。1943年,中央地質調查所派朱蓮青和陸發熹去陝西與陝西農業改進所合作調查陝西土壤。後來,朱蓮青去寧夏,陸發熹仍留在陝西,先後在關中平原、漢中盆地,以及洛川、韓城、安康等地區調查土壤。他克服任務繁重、社會治安混亂、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難,堅持在陝西連續工作3年,取得了豐富的調查資料,發表了陝西中南部土壤概要、陝西植棉土壤概述、陝西涇惠渠誘致土壤鹽漬與改良建設等多篇論文,為陝西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基本資料。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由西安返回南京。1947年,中央地質調查所與資源委員會合作調查西沙群島的資源,同時尋找證明該群島屬於我國的證據。陸發熹和穆恩之一起參加了這一調查。經過周詳考察,他們找到一些殘碑,證明明代以前就有中國官兵駐守該地。海南島漁民經常在該地區海域捕撈。海南島崖縣還設鎮管理西沙、南沙群島。我國對這兩個群島的主權確鑿無疑。同時,還基本查清西沙群島海鳥糞磷礦資源,並發表了有關論文。

1938—1948年,陸發熹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四川、陝西農村。他身背土壤調查工具和標本,跋山涉水,三進大巴山,四越秦嶺。他深入民眾,調查和總結生產經驗,與農民建立了濃厚的感情,也鍛鍊了克服困難、艱苦奮鬥的意志。

建立模板

1948年9月,陸發熹應中山大學農學院的邀請,返回母校擔任農業化學系副教授兼土壤研究所技師。1951年晉升為教授兼農業化學系主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成立華南農學院。陸發熹參加了成立華南農學院的籌備工作,並被聘為該院教授兼副教務長、土壤系主任。

華南農學院成立初期,陸發熹的工作十分繁重,既要認真履行副教務長的職責,又要堅持教學和科研工作。他積極貫徹教學、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方針,重視理論教學,同時重視實驗操作技能和生產實踐。1958—1966年他主管課程改革期間,力求課程內容不重複,理論聯繫實際。提出植物生理學、農業化學和作物栽培學三門課程內容必須緊密聯繫,互相配合,要精簡不必要的重複,又要深入講解理論問題。

為了更好地貫徹教學改革,1964年他受華南農學院院長的委託,在竹料公社創建了華南農學院農村生產基地綜合樣板,作為全院師生進行綜合調查、規劃、設計和試驗研究的基地。他親自帶領各系應屆畢業班師生400多人到竹料公社進行綜合調查、規劃,選擇水稻、花生和荔枝豐產試驗點,進行低產田改良,以及畜牧、農機等學科的試驗研究,在綜合調查和試驗研究中講授有關的理論和生產實踐技能。學生們則向農民講授作物栽培、畜牧獸醫、土壤肥料、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保養等科學知識,對普及農業技術起到良好作用。師生們與工農的感情加深了,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同時,竹料公社的農業生產面貌也煥然一新,出現了水稻、花生高產田,荔枝豐產園,無病豬舍,無病雞舍等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氣象。這個樣板點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辦,雖只搞了兩年,但給當地幹部和民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陸發熹任主任的土化系堅持貫徹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和調查、規劃、樣板相結合的方針,每年的土壤調查分類教學都是結合生產需要進行的。1974—1975年,他親自帶領土化系應屆畢業生到海南島屯昌縣、瓊海縣進行土壤資源調查、利用改良規劃和建立樣板,同時講授有關理論和操作方法,進行低產田改良試驗。屯昌縣坡心公社高坡洋低產田經改良後,水稻產量由每畝2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受到當地幹部和民眾的讚賞。1978年,華南農學院土化系的土壤資源調查和利用改良研究,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籌建研究所

1956年,陸發嘉受國家派遣,赴蘇聯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進修兩年,學習粘土礦物的研究技術和同位素在農業中的套用。1958年他回國後建議華南農學院設立農業生物物理研究室,主要研究同位素在農業中的套用。這一建議得到院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趙善歡教授和他共同主持研究室的工作,和同事們一起做了一些開拓性的工作,包括用32磷示蹤法研究磷肥在水稻植株中的轉化,施用磷肥對甘蔗吸磷和含糖量的影響等。

1958年下半年,陸發熹受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的委託,著手籌建中國科學院廣州土壤研究所。同年12月,研究所正式成立,陸發熹任所長。1960年,廣州土壤研究所改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1963年又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土壤研究室,陸發熹任室主任。1972年,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土化系合併,成立廣東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為了發展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土壤科學和農業生產,陸發熹從1975年起就多方奔走呼籲恢復中南土壤研究室的工作,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後,中共廣東省委批准成立廣東省土壤研究所,歸廣東省科學院建制,任陸發熹為所長。廣州土壤研究所創辦以後,歷經困難挫折,至此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陸發熹在紀念該所成立30周年的刊物上,深有感慨地寫下了“創業難,建業更難。願我們團結一致,為發展土壤科學事業和為農業生產服務而努力奮鬥!”的題詞。

陸發熹辦土壤研究所的指導思想是採取實驗室、實驗農場和農村科研生產基地相結合的方法,用科學理論指導生產實踐,又從生產實踐中發展土壤科學理論。由陸發熹主編的《珠江三角洲土壤》一書,集中反映了這一指導思想。該書獲得了廣東省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廣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土壤普查

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發展農業生產,1958年3月,廣東省開始土壤普查的試點工作。10月,在廣東新興縣召開全國土壤普查現場會議,推廣廣東的土壤普查經驗,開始了第一次全國土壤普查。陸發熹從蘇聯進修回來後就積極參加這一工作。他特別重視總結農民識土、用土和改土的寶貴經驗。在他倡導下,1960年廣東省開展了土壤資源調查補課,重點總結農民用土、改土經驗。為了匯總廣東省第一次土壤普查資料,在他的主持下,組織了廣東土壤研究所、農業科學院、農業廳、中山大學等單位的有關同志,夜以繼日地奮戰了幾十天,編寫了《廣東農業土壤志》,於1962年10月出版。全書4篇19章,系統地反映了以耕作土壤為主的土壤類型及其肥力特性,論述了低產田改良利用的原理與措施,進行了土壤農業利用分區,不僅為廣東省的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對土壤科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陸發熹是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委員會委員。他套用土壤普查成果,參加編寫《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與沈梓培共同編寫《中國農業土壤的熟化過程及肥力演變規律》,還參加審查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成果——《中國農業土壤志》的工作。

1978年,全國開始進行第二次土壤普查。陸發熹擔任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技術顧問組副組長、中南地區和廣東省土壤普查技術顧問組組長,參加制訂全國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和土壤分類系統。他經常深入湖南、廣東、廣西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技術指導,學術報告和成果驗收。他充分地研究了兩廣的紅壤、赤紅壤、磚紅壤的某些理化性質和石灰岩地區土壤利用改良問題;還先後到廣西百色、南寧、欽州和廣東湛江、茂名、肇慶、韶關、梅州和汕頭等地考察,沿途採集分析樣本,觀察地貌景觀,研究廣東土壤地帶界線劃分問題。當時他年事已高,但仍經常帶病參加土壤普查技術顧問組的活動。他對土壤科學事業極端負責的獻身精神,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搞好土壤普查工作,使中南五省的土壤普查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大成果。1987年,湖南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完成土壤普查成果匯總的省份。

培養人才

陸發熹在教學工作中,一貫重視理論聯繫實際,注意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早在1950年,他便帶領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到學校附近的農村,與農民合作,在酸瘦的黑坭田上進行水稻深耕增施有機肥,改良中低產田的試驗,使早稻畝產由原來的100多公斤提高到250公斤。學生通過這樣的試驗活動,不僅增長了有關土壤肥料的科學知識、而且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的目的。

緊密結合國家建設任務進行教學實踐,把學生放到生產建設中去鍛鍊提高,是陸發熹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50年代初,他先後帶領學生參加華中農業科學研究所組織的粵漢鐵路沿線土壤調查、廣東省人民政府組織的廣東橡膠考察團和廣東土壤概查等工作,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熱愛農村的感情,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結合任務進行教學的寶貴經驗。陸發熹自己走遍廣東的各個縣市、收集大量資料,編寫各種調查報告,提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的建議,為他後來研究廣東土壤農業分區,從物候、氣候、土壤特性、地質、作物分布等因素劃分土壤地帶界線,以及編寫《廣東土壤農業利用分區》和《珠江三角洲土壤》作了準備。

文化大革命期間,陸發熹遭到種種摧殘和迫害,特別使他痛心的是多年積累的土壤標本等科學資料以及實驗設備遭到損壞。粉碎四人幫後,陸發熹重新擔任華南農學院土化系系主任。在廣東省農委和高教局的支持下,有關部門撥給研究經費,使他恢復和發展紅壤利用改良長期定位試驗基地和改善實驗室設備的願望得以實現,為培育人才創造了條件。

文化大革命使師資和科研人才出現斷層。為了彌補這一損失,他積極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同時親自推薦人員出國攻讀博士學位、進修或合作研究,還非常重視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校參觀訪問、講學,或擔任名譽教授,進行學術交流,創造條件使青年師生了解國際土壤學的發展狀況。他對研究生的培養,注重啟發式教學,注意認真選題,注意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注意鍛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熱心社會工作

陸發熹不僅投身於教學和科研工作,而且熱心於社會活動。他先後被當選為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一、二屆主席團委員,書記處書記,第三屆榮譽委員;中國土壤學會第二、三屆理事;國際土壤學會會員;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第一屆副理事長,第二屆榮譽委員;廣東省土壤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農學會、農業生物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他還是廣東省第五、六屆人大代表,廣東省綜合自然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農業顧問組成員。他經常到農村調查研究,曾就農村濫用耕地導致耕地減少、濫伐森林和不合理開採礦產而引起水土流失、鄉村企業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德慶縣的水土保持工作等問題,提出建議,受到有關部門的好評。

陸發熹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關心農業生產建設,關心農業科學教育。他為我國土壤科學事業和農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數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耕耘。他的辛勤勞動獲得豐碩成果,先後發表50多篇論文,培養了大批人才,為我國土壤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恩師陸發熹教授贊

(廣東省科學院土壤研究所陳南光校友)

(一)

首贊恩師陸發熹,教書育人五十秋;

辛勤耕耘結碩果,萬千英才布神州。

(二)

二贊恩師陸發熹,土壤科學扛大旗;

南方資源與分類,區劃利用立奇功。

(三)

再贊恩師陸發熹,敬業樂民眾人欽;

為人師表好品德,高風亮節鑄豐碑!

簡歷

1912年10月23日 出生於廣西容縣。

1932年 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高中部。

1936年 畢業於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獲農學士學位。

1938年 畢業於中山大學研究院土壤學部,獲碩士學位。

1938—1940年 由中英庚款會資助,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

1940—1942年 任四川農業改進所技士,土壤股股長。

1942—1948年 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技士。

1948—1952年 歷任中山大學副教授、教授,農業化學系主任。

1952年以後 歷任華南農學院(1983年後改為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副教務長,土壤農業化學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及學位委員會委員,學報常務編輯。

1956—1958年 在前蘇聯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進修。

1958年以後 先後兼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土壤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中南土壤研究室主任;廣東省科學院土壤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顧問。

1958年以後 先後兼任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團委員、常務委員、書記處書記、榮譽委員。

1958年以後 先後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第二、三屆理事,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土壤學會第一屆至第四屆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廣東省農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第一、二、三屆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廣東省農業生物物理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廣東省土地學會名譽理事。

主要論著

1 陸發熹.廣東重要土壤中可交換氮可交換鹽基及鹽基交換量之研究.中華土壤肥料學會,土壤與肥料(季刊),1937,1(3):58—87.

2 陸發熹.彭縣什邡之土壤.成都:四川農業改進所土壤專報甲種第一集,1942.

3 陸發熹.成都平原區土壤肥力之概性.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3,3(4):43—55.

4 陸發熹.陝西中部及南部土壤概要.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63—175.

5 陸發熹.陝西植棉土壤概述.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87—190.

6 陸發熹.涇渭渠誘致土壤鹽漬之情況及改良建議.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7,6(1):13—17.

7 陸發熹.廣東西沙群島之土壤及鳥糞磷礦.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季刊,1947,6(2):67—76.

8 陸發熹.廣東水稻田水稻深耕深度問題.廣州中國科學院廣州土壤研究所,土壤彙刊第一集,1959:11—13.

9 陸發熹,沈梓培.中國農業土壤的熟化過程及肥力演變規律.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34—52.

10 陸發熹.怎樣培養和提高廣東土壤肥力.廣東農業所,農業簡報,1962(27).

11 陸發熹.紅壤的利用和改良.人民日報農業科學文選第二輯,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64:163—167.

12 陸發熹,何金海,朱世清等.湛江及欽州地區土壤農業分區.中國科學院中南土壤研究室,中南土壤季報第Ⅸ號,1965.

13 陸發熹.土壤肥力發生的機制和培肥關鍵.廣東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肥料資料匯總——紅壤第5期.

14 陸發熹,朱世清.廣東省主要水稻土肥力狀況和培肥措施.廣東農業科學,1979(6).

15 陸發熹,朱世清.廣東土壤農業分區.廣州:廣東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彙編(1),1981:1—105.

16 陸發熹,袁煥祥,沈道英等.珠江三角洲沙圍田區水稻土養分含量狀況研究.廣州:廣東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彙編(1),1981:151—159.

17 陸發熹,朱世清,戶家誠.珠江三角洲土壤資源評價及土壤農業利用區劃.廣州:科學普及出版社廣州分社,1984.

18 陸發熹主編.珠江三角洲土壤.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8.

19 Lu Fa—sxi.A Study of Soi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Soils and Their Management——A Sino—European perspective》,1989:91—10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