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清

楊河清,男,56 歲,漢族,經濟學博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和北京市重點學科負責人、北京市市屬市管高校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北京市市屬市管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學名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科研標兵。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楊河清,男,56歲,漢族,經濟學博士。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重點學科和北京市重點學科負責人、北京市市屬市管高校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北京市市屬市管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學名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科研標兵。

個人經歷

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留校工作。在勞動經濟系任教的同時,先後擔任校團委副書記,勞經系黨總支副書記,勞經系黨總支書記。1984年被評為北京經濟學院優秀黨員,同年被授予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1988年至1998年受學校派遣三次赴日本流通經濟大學進修、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到日本留學以前,在教學、科研工作崗位上十分活躍。是我國人事管理學、西方文官制度中國古代官吏制度、人事心理學等課程最早的授課者之一。與他人合作完成的科研課題《家庭僱工研究》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政策研究成果一等獎;擔任《中國勞動人事百科全書》副主編,策劃、設計、組織撰寫了該全書;主編出版了我國第一部《人事管理學詞典》和《實用企業經營詞典》;是日本著名學者島田晴雄著《勞動經濟學》的主要譯者;是《人事管理》(1985)、《人事管理學》(1986)等教材的骨幹執筆人。此外,還合著出版了《中國古代用人趣談》,參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21世紀文庫”、“企業家叢書”等系列譯著、專著的立項、出版策劃,任編輯委員。
日本留學期間,主修了勞動經濟方向、日本經濟發展史方向、金融方向、物流方向等領域的課程,博士論文《發展中的市場——中國股票市場的成長與特性——以日本市場為中心的國際比較研究》分別收於流通經濟大學圖書館和日本國會圖書館。參加過多次國際研討會,並做過主題發言。在社會實踐方面,先後在NEC計算事業部,尼奇超市集團,橫田產業,澀谷市場調查株式會社等企業擔任過多種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勞動經濟、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社會保障、人才學、證券經濟

主講課程

博士、碩士:勞動經濟特別研究、證券經濟特別研究、人力資源研究、專業日語
本科: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學、貨幣銀行學、證券經濟學比較公務員制度

個人成就

1、近5年的重要課題研究

“企業經營者(層)薪酬激勵機制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2003年8月通過專家評審。2004年9月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出版了專著——《企業經營者薪酬激勵機制研究》,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年9月。
“我國人才安全問題研究”(中共中央組織部研究項目),2003年9月結題,被採用。
“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決定與調整機制研究”(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研究項目),2003年12月結題,通過鑑定。
“北京市宣武區人才發展規劃”(中共北京市宣武區委員會委託研究課題),2004年12月結題,被採用。
“日資在華企業勞動關係調查研究”(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項目)2005年9月結題。
“首都區域人才競爭力指標體系研究”(北京市委組織部重點項目)2006年2月結題,被採用。
“首都區域人才競爭力評價試點工作研究”(北京市委組織部重點項目)2006年12月結題,被採用。
“北京市非公經濟高層人才評價體系研究”(北京市委統戰部重點項目)2006年12月結題,被採用。
“北京市人才成長環境研究”(北京市委組織部重點項目、北京市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委託項目)2006年11月結題,被採用。
西藏拉薩市居民家庭生活與社會保障狀況調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同時也是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的國際項目)2006年5月結題,通過鑑定。
“北京市屬市管高校績效考核研究”(北京市教委委託項目)2007年11月結題,通過鑑定。
“北京市大學畢業生需求狀況調查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7年12月結題,通過鑑定。

2、近3年的科研獲獎成果

論文“論人力資源開發與資源量、資源構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特刊)》2001.5。獲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2003年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論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操作的重要平台—內部勞動力市場的若干思考”《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2.12。獲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2003年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
文章:“知識經濟呼喚‘灰領人才’獲第五屆重慶市期刊好作品一等獎(2005年)
主編《勞動經濟學》(教育部面向21世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5。獲北京市精品教材獎(2004年),入選教育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6年)。
主編的《職業生涯規劃》獲北京市精品教材獎(2006年)。入選教育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8年)
現代日本的社會保障》(譯著),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年1月。《社會保障精品譯叢》著作之一。該譯叢獲引進版社科類優秀圖書獎(國家級獎)。
主持的課題“企業經營者(層)薪酬激勵機制研究”被認定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優秀成果(2005年)。
專著《企業經營者(層)薪酬激勵機制研究》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
研究課題《我國人才安全問題研究》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頒發的第五屆人事人才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2006年)。

3、近年的教學獲獎成果
主講並主持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獲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獎(2005)
主持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建設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主持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建設獲得中國勞動學會、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全國首屆專業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