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生

楊樹生

楊樹生,山西省盂縣清城鄉楊家坪村人。曾任鐵道部、國家建委辦公廳主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國家建委基本建設經濟所所長。中共七大正式代表。有同名人物。

基本信息

中共七大代表

簡介

楊樹生,1916年10月2日生。山西省盂縣清城鄉楊家坪村人。曾用名楊華。1937年春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春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春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春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早年經歷

1924年上國小,1931年考入盂縣中學。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4年國中畢業後,報考山西同蒲鐵路司機訓練班。結業後任同蒲鐵路介休機務段火車司機。1936年冬參加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1937年在鐵路員工中開展抗日宣傳組織工作。在中共同蒲鐵路特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建立同蒲鐵路沿線黨組織。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12月到延安學習,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第九大隊學員。1938年3月受中共中央組織部委派,到西安從事地下工作,動員同蒲員工參加同蒲鐵路工人自衛隊到晉東南前線,或參加安吳堡青訓班,先後動員七八百人到延安。任務完成後回到延安,調中共晉西南區黨委,分配回中共洪趙特委任組織幹事。1939年1月任中共洪洞縣委組織部部長,6月至12月任中共山西洪洞(河西)縣委書記。11月底在晉西南黨委黨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會議期間,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即隨軍活動,參加游擊戰。1940年4月調中共晉北區委組織部任支部巡視員。7月到延安幹部休養所治病。1941年1月出院後,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科幹事。1942年1月進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參加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1944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央財經辦事處,調任陳雲秘書。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綏七大代表團晉西南組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抗日戰爭勝利後

分配到中共晉綏分局,先後擔任分區領導人張稼夫、李井泉的秘書。1948年4月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講話時,擔任會議記錄。12月從晉綏調回延安,在西北財經辦事處和陝甘寧邊區政府交通部門搞接管西安的準備工作。1949年3月隨軍南下。5月西安解放,被西安市軍管會派往隴海區鐵路管理局參加接收工作,任副軍代表。

建國後

1950年6月隴海區鐵路管理局改為鄭州鐵路局西安分局後,任西安鐵路分局軍事代表、分局政治委員。12月任西北軍政委員會鐵路幹線工程局辦公廳主任、黨委委員。1952年8月至1954年9月任鐵道部辦公廳主任、副部長秘書。1954年9月至11月任鐵道部辦公廳主任。同年11月至1958年2月任國家建設委員會城市局副局長、辦公廳副主任。1958年3月任國家計委西北組副組長。9月調西安,任西北協作區副主任。1960年11月調任西北局計委辦公室主任。1964年8月任國家計畫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繼任基建辦公室副主任。1965年5月任國家建委辦公廳主任。1970年7月任國家建委辦事組副組長。1974年11月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1979年4月任國家建委基本建設經濟所所長。1987年離休。2003年2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副主任醫師

楊樹生 1953年5月生,雲南澄江人。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四川醫學院。農工黨員。現任玉溪利生堂醫藥門診部主任。玉溪農工黨總支委員。有10餘篇科研論文分別獲省地市不同級別獎項。編寫《生物製品與預防接種》和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性傳播疾病》等書籍,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雲南日報》於1999年3月15日以《青春作序》和1999年8月 30日以《希望的曙光》兩篇報告文學報導治療癌症的先進事跡。1998年研製出“瑞草茶”,註冊商標號1281449,獲1998年第二屆國際食品(飲料)博覽會金獎;研究的“止咳平喘沖劑”,於1999年4月獲得新藥證書和藥品批號。現研究的“多極抗癌寶”系列藥,能有效地抑制腫瘤擴散,縮小腫塊,止痛、止嘔、增強免疫,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發明專利:“排毒祛斑藥”是以雲南彝族醫套用40多年治療“毒瘡”驗方為依據,提煉加工而成的彝族新藥。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化瘀散結,祛痘消斑功效。兩個秘方:楊氏風濕骨痛靈和利生胃藥,均為雲南中草藥製成的散劑。風濕骨痛靈主治: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頸腰椎骨質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經痛、慢性腰腿痛、四肢風濕麻木、中風偏癱、骨折後遺症等疑難頑症。利生胃藥主治新老胃病。兩藥已臨床套用十餘年,均具有顯著療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