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天津市西青區下轄鎮]

楊柳青[天津市西青區下轄鎮]

楊柳青鎮有著千年文化底蘊,是中國北方歷史名鎮。在2005年中央電視台首屆"中國魅力名鎮"評選中,榮獲"中國魅力文化傳承名鎮"稱號。 明清時楊柳青即為中國北方地區民間藝術集散地,它孕育出了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首的楊柳青年畫、享譽津京的楊柳青風箏和剪紙等民間藝術奇葩,楊柳青磚雕石刻、民間花會等也為一時之大觀。

基本信息

村鎮概況

楊柳青的民俗文化氣息十分濃郁。小鎮舊有戲樓、牌坊、文昌閣,稱為楊柳青三宗寶,現在文昌閣尚存。清代有津門著名的崇文書院及古寺院40餘座。

楊柳青年畫燈籠 楊柳青年畫燈籠

現尚存普亮寶塔、報恩寺、白檀寺遺址等。位於鎮中的清末建築石家大院以其規模宏大、建築華美而馳名華北。這些文化遺址與古樸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運河風光共同構成了楊柳青淳美的風俗畫卷。

楊柳青鎮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現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楊柳青都會舉辦民俗文化活動,晚上還會燃放煙花,並有大型燈展。在石家大院和楊柳青廣場的周圍遊人們可以在街道上看到各種大型的落地燈籠,有楊柳青年畫題材的樣式,古典題材的美人圖二十四孝樣式,有卡通人物樣式,吊錢喜字樣式,各種燈籠層出不窮,每年都不一樣。

楊柳青年畫

年畫簡介

楊柳青木板年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楊柳青木板年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中國北方一種民間木板年畫。因產於天津楊柳青而得名。創於明崇禎年間,清雍正、乾隆至光緒初,為最盛時期。後因石印術興起,逐漸衰落。題材多為戲曲和神話故事以及美女、胖娃娃,寓喜慶、吉祥之意。構圖豐滿,筆法勻整,色彩鮮艷。人物的頭臉衣飾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勾染,別具風格,並受傳統繪畫和清代院畫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革新和發展。

年畫歷史

有著600年歷史的楊柳青(位於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間木版年畫產生於元末明初,當時有一名長於雕刻的民間藝人避難來到楊柳青鎮,逢年過節就刻些鬥神、灶王出賣,鎮上的人爭相模仿。到了明永樂年間,大運河重新疏通,南方精緻的紙張、水彩運到了楊柳青,使這裡的繪畫藝術得到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