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

《楊柳枝》

楊柳枝此調有多種詞體。此調本有隋曲,與隋堤有關。傳至開元,白居易新翻入健舞曲已非舊聲。王灼《碧雞漫志》卷五,“《樂府雜錄》云:白傅作《楊柳枝》。予考樂天晚年與劉夢得唱和此曲詞。

基本信息

詞牌名稱

28字四句三平韻之《楊柳枝》又名《楊柳》、《柳枝》。
樂府橫笛曲有《折楊柳》唐教坊曲名為之《楊柳枝》。白居易翻舊曲為新歌,作《楊柳枝》十二首,時人相繼唱和,亦七言絕句。
◎●○○◎●△,●○○●●○△。
●○●●○○●,●●○○●●△。
(註:○=平●=仄△=平韻=▲=仄韻◎=本為平聲,亦可用仄聲⊙=本為仄聲,亦可為平聲韻)
另有《添聲楊柳枝》詞調。據《碧雞漫志》云:黃鐘商的《楊柳枝》曲,仍是七言四句詩,與劉、白及五代諸子所制並同。但每句下各添三字一句,乃唐時和聲。
○●○○●●△,●○△。
◎◎○◎●◎△,●○△。
◎●◎○○●▲,○◎▲。
◎○◎●●○△,●○△。
(註:○=平●=仄△=平韻=▲=仄韻◎=本為平聲,亦可用仄聲⊙=本為仄聲,亦可為平聲韻)

代表作品

唐《楊柳枝》柳氏(27字)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作者簡介】
柳氏(生卒年不詳)唐天寶至大曆間一位有見識的婦女,不甘作人姬妾,追求愛情自由,與當時“羈滯貧甚”的窮書生韓翊真心相愛,繪成了一場悲歡離合的故事,流傳於世。(一說安史之亂後,為蕃將沙吒利所劫。平盧節度使的部屬許俊經造沙吒利之第,驅身仗義,奪柳氏歸於韓翊。)這首詞是其回復韓翊的答詞。
【原文注釋】
“可恨”句:唐人有折柳贈別之俗。這裡喻指與韓翊長年分離,不得團聚。“一葉”句:《淮南予·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縱使”句:承上句謂處於危苦之中,隨時可能發生變故,屆時就屬之他人了。《柳氏傳》:“無何有蕃將沙吒利者,初立功,竊之柳氏之色,劫以歸第,寵之專房。及(侯)希逸除左僕射入覲,翊得從行,至京師,己失柳氏所止,嘆想不己”。
【白話譯文】
楊柳枝在菲芬的春天,春意盎然,生氣勃勃。可恨年年贈別離,美好的青春同美好的春光一同虛度,無法可找回來了。往日依依的章台柳隨著秋天的到來,已不再是顏色青青了。縱然郎君來了,當看到這種情況,也是不堪攀折的了。
正所謂:
答詞傾訴相思苦,言外自知節義情。
痛楚心傷懷鬱憤,其辭緊俏性和平。

《楊柳枝》(28字)

【唐】白居易
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
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原文注釋】
青酒旗:即酒帘。張籍《江南曲》詩:“長乾午日沽春酒,高高青旗懸江口。
館娃宮:遺址在今蘇州靈岩山上,傳說是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吳人稱美女為“娃”故名“館娃”。
【白話譯文】
橫跨江面那紅色木板架的木橋旁邊,懸掛著青色招客的酒旗,落日斜霞映照著華麗的館娃宮殿。最惹人愛憐的楊柳,在雨歇風停的時侯,樹樹繁茂碧綠的枝條,各自幽閒地低垂,更是風姿卓卓風情無限啊!
正所謂:
秀姿風定惹人憐,全力景描意自牽。
不讓求工成絕調,詩歌合亨更新妍。

《添聲楊柳枝》

顧影隨緣詞
秋夜香閨思寂寥,漏迢迢。
鴛幃羅幌麝香銷,燭光搖。
正憶玉郎遊蕩去,無尋處。
更聞簾外雨瀟瀟。滴芭蕉。
【作者簡介】
顧(生卒年、字里不詳)五代十國時詞人。前蜀通正元年(916),為小官給事內廷,後遷茂州刺史,後蜀孟知祥時官至太尉。因稱顧太尉。詞多寫艷情。王仕禎《花草蒙拾》稱其詞“已為柳七一派濫觴。”況周頤詳其詞為五代艷詞上駟也。工致麗密,時復清疏。《花問集》錄其詞五十五首。王國維《唐五代二十一家詞輯》輯有《顧太尉詞》一卷。
【原文注釋】
迢迢:漏聲幽遠貌。
【白話譯文】
寂靜無聲的秋天夜晚,香閨中的美人,久久地思念著心上的郎君。漏聲幽遠已是深夜了,銹著鴛鴦的簾幃屏幌旁邊的麝煙,將要燒燼了,微弱的燭光還在輕輕搖晃。心上人遊蕩在外,長時間不見回還,真是難以尋覓啊!聽到簾外終夜雨打芭蕉的聲晌,點點滴滴都象打落在自己的心頭,就愈覺孤寂無聊了。[1] 

經典欣賞

楊柳枝(司空圖)

桃源仙子不須夸,聞道惟裁一片段預告。
何似浣紗溪畔住,綠陰相間兩三家。
【原文注釋】
①桃源:桃花源。
②一片段預告:陶淵明《桃花源記》謂桃源洞外有桃花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云云。
③浣紗溪:又名若耶溪,在浙江紹興市南,即西施浣紗處。
【評品解析】
江南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勝似傳說中的桃源仙境。詞人用淡雅的筆墨,傳達出人間春色的無限情韻。司空圖詩宗王維山林隱逸之風,其詞亦然,清新自然,雅潔可愛。
楊柳枝
敦煌曲子集
春來春去春復春,寒暑來頻。
月升月盡月還新,又被老催人。
只見庭前前歲月,長在常存。
不見堂上百年人,盡總化為塵。

楊柳枝(白居易 )

一樹春風千萬枝, 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裡, 盡日無人屬阿誰?
【詩詞評析】
關於這首詩,當時河南尹盧貞有一首和詩,並寫了題序說:“永豐坊西南角園中,有垂柳一株,柔條極茂。白尚書曾賦詩,傳入樂府,遍流京都。近有詔旨,取兩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顧增十倍之價,非虛言也。”永豐坊為唐代東都洛陽坊里名。白居易於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後寓居洛陽,直至會昌六年卒;盧貞會昌四年七月為河南尹(治所在洛陽)。白詩寫成到傳至京都,須一段時間,然後有詔旨下達洛陽,盧貞始作和詩。據此推知,白氏此詩約作於會昌三年至五年之間。移植永豐柳詔下達後,他還寫了一首《詔取永豐柳植禁苑感賦》的詩。
此詩前兩句寫柳的風姿可愛,後兩句發抒感慨,是一首詠物言志的七絕。
詩中寫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現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條,此詩亦即於此著筆。首句寫枝條之盛,舞姿之美。“春風千萬枝”,是說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一樹而千萬枝,可見柳之繁茂。次句極寫柳枝之秀色奪目,柔嫩多姿。春風和煦,柳枝綻出細葉嫩芽,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金色”、“絲”,比譬形象,寫儘早春新柳又嫩又軟之嬌態。此句上承春風,寫的仍是風中情景,風中之柳,才更能顯出枝條之軟。句中疊用兩個“於”字,接連比況,更加突出了“軟”和 “嫩”,而且使節奏輕快流動,與詩中欣喜讚美之情非常協調。這兩句把垂柳之生機橫溢,秀色照人,輕盈裊娜,寫得極生動。《唐宋詩醇》稱此詩“風致翩翩”,確是中肯之論。
這樣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應當受到人們的讚賞,為人珍愛;但詩人筆鋒一轉,寫的卻是它荒涼冷落的處境。詩於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長之地,有意給人以突兀之感,在詩意轉折處加重特寫,強調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為背陽陰寒之地,“荒園”為無人所到之處,生長在這樣的場所,垂柳再好,又有誰來一顧呢?只好終日寂寞了。反過來說,那些不如此柳的,因為生得其地,卻備受稱讚,為人愛惜。詩人對垂柳表達了深深的惋惜。這裡的孤寂落寞,同前兩句所寫的動人風姿,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對比越是鮮明,越是突出了感嘆的強烈。
這首詠物詩,抒發了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於朋黨鬥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自己,也為避朋黨傾軋,自請外放,長期遠離京城。此詩所寫,亦當含有詩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內。
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著一絲痕跡。全詩明白曉暢,有如民歌,加以描寫生動傳神,當時就“遍流京都”。後來蘇軾寫《洞仙歌》詞詠柳,有“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之句,隱括此詩,讀來仍然令人有無限低回之感,足見其藝術力量感人至深了。

楊柳枝(溫庭筠) 

織錦機邊鶯語頻, 停梭垂淚憶征人。
塞門三月猶蕭索, 縱有垂楊未覺春。
楊柳枝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賞析】
溫庭筠的詩詞多麗詞艷曲,生香活色,繡繪字句,鏤金錯彩,炫人眼目。此兩句卻是深情遠韻,允稱清麗。
紅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為骨制。以骰子安紅豆來喻入骨相思,純用尋常事物作比喻,構想機巧,別開生面。但讀來不覺晦澀,反而覺得“眉目清秀”,饒有風趣。這種雙關修辭手法,用得巧妙,別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此外,前句“玲瓏”兩字,貌似形容骰子,卻暗示了戀人的一顆“七巧玲瓏心”,而後句“知不知”三字,爽脆委婉,迴環復問,帶有聽覺上的特殊衝擊,也極富感染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