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暉

楊明暉

楊明暉,男,出生於1985年,民國佛學居士。

基本信息

簡介

楊明暉(1895-1966)字大光,後以字行,即楊大光居士,民國佛學居士,愛國學者。

生平

1895年12月12日,楊明暉生於山東蓬萊。由於自幼父母雙亡,早年移居遼寧省寬甸縣,由祖父撫養成人。

青年時期曾任寬甸縣雙山鄉初等高等國小校教員,後考入奉天兩級師範學校,拜於奉天名儒-世榮門下。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楊明暉作為主編與不滿官辦《正言報》而退下的結盟兄弟高崇民合辦了一份反對黑暗統治, 講求民主自由的《正俗報》,在民眾中大力宣揚民主。

1924年,班禪九世因政治原因避難於內地,1925年2月到達北平,5月10日在北平北海公園傳法,楊明暉和莊惕生二居士獻花。 之後楊明暉居士一直侍奉在班禪左右,寫下了《楊大光居士侍從班佛日記》。 楊明暉在西藏的知名度很高,被當時的藏民稱為“內地活佛”。

1927年,楊明暉作為“奉天商工總會”常委,與會長杜重遠、商會總務長高崇民等人領導奉天工商界進行多次“反帝愛國”鬥爭。

1931年2月,九世班禪接到國民政府邀請在“國民會議”上致祝詞。由於楊明暉與少帥張學良關係極深,即由張學良委託楊明暉將班禪從蒙古迎回奉天,5月初楊明暉又護送班禪抵達南京。

1931年5月5日,規模空前的“國民會議”在南京召開,楊明暉作為遼寧省商界代表參與盛會。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作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的直接領導-“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於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西單牌樓舊刑部大街12號的奉天會館東院-哈爾飛大戲院正式成立。楊明暉與其他流亡北平的東北名流閻寶航高崇民盧廣績杜重遠車向忱等共27人被推舉為委員。此次大會通過了“救國會”的決議,決定組成東北抗日武裝力量,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保障國家主權完整。

“九一八事變”後,在張學良將軍的鼎力支持下,1931年10月18日,分為大學部和中學部的東北學院正式成立,收留了大批流亡到北平的東北學生學習,後因大學部遷走,1932年東北學院更名為東北中學,全稱“私立東北中學校”,為培養抗日骨幹力量而採用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張學良擔任董事長兼校長,楊明暉為當時學校董事之一。

1935年“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派回東北的鐵血軍司令苗可秀將軍不幸罹難,楊明暉與苗可秀烈士為忘年交,在北平時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36年3月,楊明暉居士訪問西安佛化社,受到了熱烈歡迎。

“抗戰”期間,楊明暉還曾以佛教人士身份,隻身獨闖青島警備司令部,要求其抗日。

1936年底“西安事變”後,由於楊明暉曾協助高崇民做過很多工作,後其與高崇民及王以哲的秘書孫達生作為西安事變主動分子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後,曾投靠汪偽政府的前張學良參謀長鮑文樾找到楊明暉想通過關係要求蔣介石無條件收編其手下的40萬偽軍。楊明暉在痛斥鮑文樾賣國行徑的同時,考慮到事關重大,接受了鮑的委託。於1945年陰曆九月十二日面見飛到北平的老友(同為歐陽漸先生之學生)盛成,希望蔣介石無條件收編鮑文樾的軍隊,盛成於九月十五日飛到長春將情況匯報給蔣經國,九月十七日蔣經國和熊式輝到重慶會見握有收編大權的陳誠,由於陳誠的堅決反對,收編計畫失敗。

1946年4月20日,楊明暉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職業團體遼寧省代表,參與了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

第三排右三為楊大光居士第三排右三為楊大光居士

1946年“抗戰”勝利後,瀋陽市仍陷於無政府的狀態,社會秩序非常混亂。瀋陽市商會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於1946年9月正式成立。楊明暉擔任執行委員,直到1948年初,脫離商會返回北平。

1950年“韓戰”爆發,9月30日至10月6日以抵制美帝國主義為目的的“祝願世界持久和平法會”在北京召開並發表宣言。楊明暉居士與李濟深周叔迦詹東·計晉美班禪堪布葉恭綽等31位北京佛教界及愛國民主人士為發起人。

文革初期,楊明暉被其幼子從北京轉移到遼寧。

1966年8月15日,楊明暉居士仙逝於遼寧省錦州市,享年71歲。

佛學文獻

1. 《玄妙訣語》(1922年)

2. 《劉宇民居士往生實記》

3.《文電摘要:電(北平朱慶瀾等居士電請安欽佛代表宏法)》

4.《西行歸雁》

家庭狀況

楊大光與夫人楊霽光育有六名子女

長子:楊宇(又名楊予).次子:楊寧(又名楊而立).幼子:楊寄

長女:楊宜.次女:楊容.三女:楊宓

大女婿:周世勛.二女婿:劉克莊.三女婿:李夫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