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復旦大學教授]

楊志剛[復旦大學教授]

楊志剛,男,1962年6月出生,現擔任文博系主任,教授。承擔文化遺產、文物學和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生課程,承擔文化人類學和古籍版本方面的本科生課程。為教育部“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建設項目”負責人。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筆名有瀟揚、聞澤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楊志剛,男,1962年6月出生,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先後獲學士(1984年7月)、碩士(1987年7月)、博士(1996年1月)學位。1987年留校任教至今,現擔任文博系主任,教授。承擔文化遺產、文物學和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生課程,承擔文化人類學和古籍版本方面的本科生課程。獨立承擔和完成國家教委“八五”規劃項目:“文化史與文化人類學的相互滲透、影響及其意義”。目前為教育部“復旦大學文化人類學數字博物館建設項目”負責人。出版個人專著4種,參與編著各類著作十餘種,主持編輯《文化遺產研究集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筆名有瀟揚、聞澤等。

研究方向

近二十年的學術研究生涯,先主攻中國思想文化史,現側重物質文明及相關問題的探索。

研究領域

1、文化遺產基礎理論;

2、禮學史與中國禮儀制度。兼涉文獻學、文化人類學、博物館學和文物考古。

學術成果

個人著作

1.《中國禮儀制度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廢墟上的家園》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六合一統》長春人民出版社,台灣聯經出版社
後出修訂本《千秋興亡·秦》
4.《東塾讀書記(外一種)》(古籍整理)三聯書店,香港三聯

主要文章

1.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博物館事業,《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月。
2.保護世界遺產:思想與行動,《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1輯。
3.《朱子家禮》與中國近世文化,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所報》第70號,2000年3月31
日。
4.地震與人類文化,《文匯報》2000年10月5日“學林”版。
5.復旦大學藏高山族文物整理札記,《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1輯。
6.《朱子家禮》在中國近世文化史上的地位,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第34號,
2001年3月。
7.博物館與中國現代化,《中國文物報》2001年8月12日。
8.環境權與公共遺產保護,《中國文物報》2001年9月21日。
9.試談“遺產”概念及相關觀念的變化,《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2輯。
10.韓國文化遺產法制建設的歷史考察,《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第2輯,第二作者。
11.“全方位”的遺產保護,《社會科學報》2002年2月7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