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峰[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

楊寶峰[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

楊寶峰,男,1957年12月出生,1974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學位,教授,博士、博士後指導教師,著名藥理學專家,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

基本信息

學習經歷

楊寶峰楊寶峰

1974年,在吉林大山林場知青

1976年,被推薦到瀋陽藥科大學藥學系就讀。

1985年,獲得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學位;

1988年,獲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學位;

1990年至1992年,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藥理學博士後;1992年回國。

學術兼職

兼任中國藥理學會心血管藥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省部共建生物醫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

榮譽稱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家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研究方向

楊寶峰楊寶峰

在其研究的抗心律失常和離子通道領域中,首次於國內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最佳靶點學說並被編入本科生、研究生國家統編教材,發現抗心律失常中藥臨床療效較弱的原因,並提出增強中草藥藥效的新理論,對於發展高效低毒的中藥,使中藥研究現代化、走出國門做出了重大貢獻。

首次在國內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藥物最佳靶點假說。“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的離子通道靶點研究”課題,榮獲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首次揭示心臟M3受體和鉀通道的關係,膽鹼是二者關係的調質。

首次發現中藥苦參鹼、青蒿素心律齊片、7溴化乙氧苯四氫巴馬汀(EBP)、小檗胺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並闡明機制。

首次發現抗心律失常中藥作用較弱的原因是對心律失常發生的最佳靶點作用弱。首次發現中藥效能、效價較西藥低的原因,對於發展高效低毒中藥,對於中藥研究現代化、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重要意義。

所獲榮譽

楊寶峰楊寶峰

2000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3、2004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4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填補黑龍江省空白。 

2008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2009年獲黑龍江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9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0年12月6日,中國科協宣布“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結果,楊寶峰等十位科技工作者獲評“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代表作品

楊寶峰院士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18篇,被引用3000餘次。其研究成果2007年發表於NatureMedicine(自然醫學)和CardiovascularResearch(心血管研究)等國際著名雜誌,獲得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著名雜誌的讚揚,該研究被NatureMedicine評為“2007年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之一”。為衛生部規劃教材《藥理學》(第六版、第七版)主編,出版英文論著一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