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石近代史文存

《楊天石近代史文存》作者楊天石,於2007年7月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現己完結。

定 價:¥239.00
作 者:楊天石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07-7-1
版 次:1
頁 數:441
字 數:
印刷時間:2011-4-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2
I S B N:9787300083001
包 裝:平裝內容簡介

晚清史事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中國正處於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開端時期,風雷滾滾,煙雲迷幻。或許正因為如此,歷史的真實面目常常被遮蔽在眾多的野史和戲說之後。本書提供了關於這一段歷史的真實而深入的敘述。作者從對大量珍貴史料的鉤沉與梳理入手,以生動的文字、抽絲剝繭般的層層推理,嚴密論證,撥開迷霧,抹去偏見,還原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人的真實面貌,揭開戊戌維新時期翁同穌罷官、兩方政變密謀、風起雲湧的革命運動以及在這一歷史時期中發生的許多歷史謎團,如“圍園殺後” 、“倒孫(中山)風潮”、章太炎“背叛”、湯化龍“偽裝革命”等事件的真相,描述了活躍在這一歷史時期的許多愛國、維新、革命志士的面貌與事跡。
本套叢書還包括《抗戰與戰後中國》、《哲人與文士》、《國民黨人與前期中華民國》、《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

目錄

《晚清史事》
馬桶陣、面具兵與“五虎”制敵
《天朝田畝制度》與“割尾巴”
太平天國的“太陽”
馮婉貞》的真相與史學家的困惑
黃遵憲的《朝鮮策略》及其風波
黃遵憲與蘇州開?交涉
慈禧太后其人
沒有不可變的“祖宗之法”——戊戌維新運動一百周年感言
梁啓超為康有為弭禍——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翁同穌罷官問題考察
光緒皇帝的新聞思想
康有為謀圍頤和園捕殺西太后確證
康有為“戊戌密謀”補證
附:天津“廢弒密謀”是維新派的虛構
附:圍園殺後——康有為的武力奪權密謀
袁世凱《戊戌紀略》的真實性及其相關問題
唐才常佚札與維新黨人的湖南起義計畫
保皇會的“妙語妙事”
康有為致日、英各國領袖函——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梁啓超游美國而夢俄羅斯
須磨村密札與改良派請殺袁世凱的謀劃——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畢永年生平事跡鉤沉
犬養毅紀念館所見孫中山、康有為等人手跡——日本岡山訪問所得
孫中山在1900年——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孫中山秘密赴滬時的筆談——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章太炎的《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啟》——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跋日本政府有關惠州起義的電報——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奴才好》不是鄒容的作品
鄒容自貶《革命軍》
1901年?1905年的拒俄運動
反對取締規則與楊度避難——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陳天華的《要求救亡意見書》及其被否定經過——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同盟會的分裂與光復會的重建
《龍華會章程》主屬考
章太炎與端方關係考析
附:劉師培舉報章太炎
附:劉師培舉報章太炎引起的風波
附:劉師培舉報章太炎引起的風波的餘波
何震揭發章太炎——北美訪報錄
《民報》的續刊及其爭論——南洋訪報錄
清政府乞求日本驅逐孫中山——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讀孫中山致紐約銀?家佚札
跋孫中山在檀香山的幾次談話——讀日本外務省檔案
1911年的拒英、拒法、拒俄運動
附:從“排滿革命”到“聯滿革命”
何天炯談“三?二九”起義——讀宮崎滔天家藏書札
為有炮聲動地來——清末報紙對武昌起義的反應
湯化龍密電辨訛
康有為的聯滿倒袁計畫——讀台灣所藏梁啓超未刊函稿
《抗戰與戰後中國》
《哲人與文士》
《國民黨人與前期中華民國》
《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晚清史事》
馬桶?、面具兵與“五虎”制敵
鴉片戰爭時期有幾則故事,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談。
其一為楊芳大擺馬桶陣。那是1841年春,道光皇帝派楊芳為參贊大臣,隨靖逆將軍奕山赴廣州,防剿英國侵略軍。說起這位楊芳,原是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的一位名將,在鎮壓川、楚白蓮教及河南天理教起義中,屢立戰功,官也從把總一直升到提督,成為省一級的高級將領。當他初到廣東之際,人們耳聞他過去的事跡,“所到歡呼不絕,官亦群倚為長城”。不想在他進入廣州之後,卻突發奇論,說是:我在實地,夷在海上,風波搖盪?然而夷炮卻能經常打中我,我炮卻不能打中夷,肯定夷人有邪術。於是傳令保甲大量收集婦女使用的馬桶,載在木筏上,派一副將率領,自己帶兵埋伏在岸上。約定當侵略軍來犯時,一聲炮響,所有木筏一字排開,馬桶口一齊指向敵人,他自己則從旁抄出夾擊。令下之後,保甲當然照辦,副將也遵命布陣。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其二為宋國經驅遣面具兵出戰。侵略軍打到浙江了,杭、嘉、湖地區的行政長官、道台宋國經想以奇兵制勝。他想到了宋朝名將狄青披髮、戴銅面具作戰的前例,便派人在市場上購買紙糊面具數百個,招募了342?鄉勇,裝成鬼怪,在衙門內晝夜演習。操練純熟之後,再派都司一人、千總一人率領這支“特種部隊”出戰。那天是個大白天,三百四十多個鄉勇,人人帶著假面具,“跳舞而前”。其結果,當然也可想而知。
其三為奕經據簽語決定反攻時間。奕經是道光皇帝的侄子,位居吏部尚書。1841年10月,道光皇帝任命他為揚威將軍,帶兵馳赴浙江,反攻英軍。途經杭州時,在關帝廟求得一簽,簽語中有“不遇虎頭人一喚,全家誰保汝平安”之句。奕經大喜,決定以“虎”制敵。按舊時說法寅屬,虎,於是奕經便選擇壬寅年、壬寅月、戊寅日、甲寅時作為反攻之期。這樣便把時間定在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1842年3月10日)夜四更,共四虎。為了增加一“虎”,奕經又特命生年屬虎的安義總兵段永福統率西路兵馬。根據這樣的原則確定的反攻,其結果當然更可想而知。
上述三事,第一事見於梁廷槽的《夷氛聞記》與佚名的《夷匪犯境聞見錄》,第二事、第三事見於貝青喬的《咄咄吟》,都是當時人記當時事之作,所述自當可信。特別是《咄咄吟》,它的作者原是蘇州的一介書生,激於愛國義憤自動投到奕經麾下,“始命入寧波城偵探夷情,繼命監造火器,尋又帶領鄉勇派赴前敵,終命幫辦文案”,“內外機密,十能言之七八”,因此,他的著述就更加可靠。
鴉片戰爭中,堂堂的“天朝上國”居然敗在“蕞爾島夷”的手下,人們讀了這三段故事,也許可以恍然於其原因了。
中國的封建統治者歷來重道輕器,把人倫、義理看得高於一切,視科學為雕蟲小技,再加上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種異乎尋常的昏庸和愚昧。龔自珍曾經慨嘆,當時不僅沒有才相、才史、才將、才士、才民、才工、才商,甚至連才偷、才盜也沒有。楊芳、宋國經、奕經的事例雖是個別的?但又是有代表性的。其他人的知識水平並不見得比他們高明多少。官僚如此,百姓們又何嘗相反。以後來的義和團為例,相信一道靈符下肚便可以刀槍不入,其實和楊芳的馬桶陣之類並無多大差距。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