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強[廣東碧桂園房地產創始人]

楊國強[廣東碧桂園房地產創始人]

楊國強,1955年出生,祖籍廣東順德北滘鎮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1980年建築包工頭 ,1992年首次發展順德碧桂園樓盤。楊國強一貫的房地產開發策略是在廣州及其周邊地區建設大樓盤,2003年他開發的“鳳凰苑半山別墅”在廣州熱賣,20棟均價千萬的豪宅別墅在3個月內全部售罄。 2007年04月20日,將創建的碧桂園集團(股票代碼02007.HK)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2008年,楊國強以125億港元現金收購邵氏兄弟TVB的75%股權。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創建碧桂園

楊國強為人低調,但在業內所創造的驚人業績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這樣幾個數據便可反映出其在業內舉足輕重的地位:2006年中國私人企業納稅第一名,中國僅有的兩家房地產馳名商標擁有者之一,旗下擁有土地儲備的建築面積約1800萬平方米,居全國第四。碧桂園在內地已完成住宅單位38000個,在建住宅項目27個,總建築面積逾1800萬平方米。除住宅項目外,旗下亦包括不少酒店業務,已開發及經營五星和四星酒店各一家,另有8家五星級標準酒店已建或在建。

2002年5月,在廣州碧桂園鳳凰城銷售大廳,人流如潮,萬頭攢動,那場面不僅令楊

楊國強所開發的項目楊國強所開發的項目

擔心地說“太可怕了”,連一些在現場的見過大世面的業界人士,也無不擔心地說“太可怕了”。這種火爆,也許只有楊才能創造出來。楊的碧桂園事業開始於1992年。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碧桂園打出了“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的口號,先後開發了順德碧桂園、廣州碧桂園、華南碧桂園、碧桂園鳳凰城、荔城碧桂園、碧桂園高爾夫生活村、碧桂花園、碧桂豪園、碧桂花城、碧海名軒、翠錦豪庭等10餘個超大型居住社區,自1999年起每年銷售總值均超過25億元。有30000餘戶來自香港、珠三角地區及各省市的富裕家庭入住碧桂園,連年榮獲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示範住宅小區、廣東地產資信20強、廣東納稅大戶、廣東省優良樣板工程、廣東省房地產誠信企業、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AAA級信用單位、中國農業銀行省級黃金客戶等數十項由國家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所頒發的各種榮譽和獎項。據此,碧桂園放言自稱為“南中國居住領域的旗幟”。

對於地產界來說,碧桂園模式已耳熟能詳。早在10年前,順德人楊國強就看準了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對高檔住宅社區的要求,投身地產界,投資興建了碧桂園的開仞之作——順德碧桂園。在改善先富者們起居狀況的同時,楊的目的是幫助他們“顯富”。這種定位毫無疑問在當時剛剛擺脫貧窮急於炫耀富貴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群中得到回響,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順德碧桂園裡撈足了第一桶金的他開始揮師廣州,以同樣的思路建造了廣州碧桂園和華南碧桂園。

但是,廣州地產界強手雲集,楊在華南碧桂園項目上遇到了問題。危機關頭,他放棄了僅僅服務先富階層的理念,在碧桂園的建設中開始引入“階段性定位”之觀念。碧桂園否認階層的不可跨越性,認為無論先富還是新富,人們目前的狀態都是階段性的,在“成長發展型”中都具有向上生長的力量。正因為各個“階層”只是代表人發展中的不同階段性狀態,所以訴求的核心是一種基於“泛化”的平等化,這種平等化使得碧桂園開始了向平民化的轉型,也孕育了碧桂園今天的火爆。

楊國強不僅在樓盤的經營上採取“泛市場定位”策略,而且他在用人上也是博採眾長,這是他成功的又一個關鍵。儘管碧桂園曾經創造過每分鐘成交一套別墅的驚人紀錄,但人們對其仍然褒貶不一。

讚美者認為,楊創造了“成本領先”的新贏利模式。以“從不講理論”自誇的楊對於碧桂園的定義,實際上包含了非常清晰的競爭戰略思路,就是總成本領先。他的“房屋工廠”在廣東很有名,意思就是像工廠流水線一樣建樓,講究控制成本,降低售價。這一點無疑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異常重要。但就是這一點也在很多人中引發微詞,有人認為,碧桂園的成功只是房地產行銷的成功,並不是建築設計與規劃的成功,甚至可以說,在這方面做得很失敗,比許多未知名的發展商要遜色得多。他們舉例說,碧桂園的建築布局與規劃設計體現的是一種實用主義,缺乏浪漫、激情,在碧桂園的建設上帶有濃重的楊氏縮影……這些爭議的存在,也可見,但楊在廣東房地產界的影響。對碧桂園的討論已經上升到了城市規劃、地產文化的層次,在許多廣州市民眼裡,廣州碧桂園鳳凰城,儼然已成為廣州東部一個獨立的衛星城鎮。管理這樣一個龐大的地產王國,楊國強許多事情還是親力親為。與他交往較密切的人士說,一年大年初一早上,他顧不上與家人共渡新春,便開始與公司高層商討發展第二期肇慶碧桂園項目。而在不需出差的日子,他愛靜靜坐在售樓處的角落,觀察新樓盤的銷售情況。

收購邵氏

如願以償地,楊國強隱在幕後長達15年。然而,公眾的關注是躲不掉的。繼二女兒楊惠妍成為中國首富之後,楊國強再次成為媒體報導中的主角。這一次的起因是,他可能動用上百億港幣購買香港邵氏75%股權,後者為TVB的控股公司。這是房地產代理諮詢公司成全機構的董事長全忠直覺能想到的唯一辭彙。大多數被採訪到的地產業人士也對楊國強跨界收購一事頗感意外。

楊國強的個人簡歷完全圍繞房地產而書寫——建築工人、包工頭以及開發商。他懂房地產,早先,從拿地、規劃、設計到施工、物業,所有需要下決定的事,他基本上一手包辦了。香港媒體對楊國強的出現同樣心情複雜。講廣東話的楊國強從1993年開始在TVB投放廣告,香港市民對碧桂園並不陌生,但是他畢竟沒有香港世家的傳統,近來香港資本市場對內地地產股不看好,也造成碧桂園市值大幅縮水。

楊國強常常被描寫為最土的中國首富:17歲之前未穿過鞋,不修邊幅、總穿大一號的西裝,一開會就脫鞋、盤腿,做企業也是,從來不進市區,專撿別人看不上的荒地,幾百台

楊國強楊國強

吊車同時操作,“像賣白菜一樣賣別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神秘人物。他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出席各種熱鬧場合,與內地同行若即若離。直到2007年4月碧桂園香港上市,碧桂園才出現在公眾視線面前。表面上看,楊國強做企業毫無章法,但數據結果證明並非如此——碧桂園全國樓盤平均售價在3500元/平方米。做到這一點,得益於他“低成本土地、規模化生產、快速銷售”的模式。楊國強的土地大多集中在郊區荒地。對這些低價土地的開發,當地政府會有更多的要求:蓋酒店、做配套、引進大超市。很多開發商打了一番算盤,發現得不償失便退了,但楊國強不僅做了,還賺到了錢。楊國強的管理能力也不像外界所想的那么糟糕。其前助理透露,曾被詬病的“個人包辦一切事務”的現象,只發生在早期。當公司進入正軌後,楊不僅抓大放小,還知人善用。

被外界熟知的王志綱與“十二門徒”分別出現在1993年與1998年。前者,讓順德碧桂園轉危為安;後者,則讓廣州碧桂園成為了一個經典行銷案例。所謂的十二門徒,事實上有40人之多,在被楊國強批量招進來之前在廣州各個樓盤擔任銷售經理。與十二門徒相比,楊國強安靜、低調、保守。口袋裡有10元,他只會拿出5元去投資。在廣東地產商資金鍊開始緊繃的2007年末,楊國強公司賬面上的現金餘額還有95億港元。

2007年底,關於碧桂園涉嫌“零地價拿地”以及大量囤地的報導讓楊國強十分沮喪。他曾經向身邊的人抱怨:自己一直認真做事,為什麼會招來這么多人的不理解?他衝動地向外界宣布:2008年,碧桂園一年的開工量將翻一倍,達到1800萬平方米。如此一來,4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也就擺脫了囤地嫌疑。

收購TVB,是不是楊國強的另一個衝動之舉,旁人不得而知。比較巧合的事情是,代表楊國強收購TVB的伍綺琴和劉嘉毅,便是在囤地風波前後加入碧桂園的。在此之前,楊國強對傳媒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興趣。看電視看新聞聯播,用電腦只看財報,除此之外,這兩項電器對他沒有特別的意義。而另一種說法是楊國強看中了邵氏擁有的清水灣地塊。楊國強曾經給身邊的人講述過自己的夢想:有一套房子,它臨海又臨高速公路。房子裡放著大量的書,他可以關起門來獨自閱讀,當他想見某一個人的時候,他可以開著車,迅速拐進高速公路。

現在,在他夢想的前方,還有TVB。因為公司在香港上市,為人極為低調的碧桂園董事長楊國強逐漸受到各方關注,其傳奇般的造富經歷亦被業界稱為神話。

人物評價

樂善好施

楊國強楊國強

楊國強平時穿的像農民伯伯,很少穿西裝,如果你不認識他,根本看不出他這么有錢!他平時坐的也是一般的國產大眾汽車,生活非常節儉。不過,楊國強樂善好施的口碑在當地傳得很響。北滘鎮政府有關人士介紹,楊國強已連續十幾年都捐巨款做善事,而且年年請當地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看大戲。他還在祖籍所在地順德廣教村修葺祠堂,不少同鄉鄰里也因他的幫助而進入碧桂園任職工作。

雖然碧桂園開設的貴族學校學費高達數十萬,但楊國強同時也辦免費學校資助窮困學生。在順德碧桂園旁邊,他建了一所免費的“國華紀念中學”。在校內的一塊石碑上,他寫道:“我不忍看天地之間仍有可塑之才因貧窮而隱失於草莽,為胸有珠璣者不因貧窮而失學,不因貧窮而失志,方有辦學事教之念。”

石碑落款“創辦者”,依然保持著他一貫的低調作風。

低調作風

楊國強一貫的房地產開發策略是在廣州及其周邊地區建設大樓盤,2003年他開發的“鳳凰苑半山別墅”在廣州熱賣,20棟均價千萬的豪宅別墅在3個月內全部售罄。碧桂園是由其現主席楊國強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創辦的,楊國強出身包工頭,為人低調,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而碧桂園內部的股東結構屬典型的家族企業,不少大股東跟楊國強有血緣或姻親關係。2006年胡潤百富榜,碧桂園共有十位股東入選,其中6位都是來自順德的楊姓人士。

一直以來楊國強本人都是公司的大股東。2004年,年僅23歲、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市場及物流系的楊惠妍,加入碧桂園,出任楊國強的私人助理。同年,楊國強將其持有的所有股權轉給女兒,希望培養楊惠妍為接班人。2007年3月,在《福布斯》亞洲版2007年中國富豪榜上,楊惠妍——碧桂園創始人之一楊國強26 歲的女兒,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持有碧桂園集團70%的股權,為最大股東。

此刻,作為碧桂園創始人的楊國強以及他的家族,隨著集團的上市而開始受到世人關注。儘管楊國強已經在2005年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其女兒楊惠妍,不再享有集團公司權益,但他仍然擔任碧桂園集團執行董事,負責制定發展策略、投資計畫,以及集團的整體項目計畫。

這意味著,儘管表面看在為自己女兒打工,但他仍然是碧桂園這艘地產巨艦的掌舵人。

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專訪時,楊國強表示曾經對“每天掙5毛錢”的生活產生過絕望。相比現在,2006年胡潤百富榜,碧桂園共有十位股東入選,其中6位都是來自順德的楊姓人士。而楊國強的年薪目前也是董事之中最高的,2006年年薪146萬元,同時碧桂園也是中國私人企業納稅第一名,旗下擁有土地儲備的建築面積約1800萬平方米,居全國第四。碧桂園2006年銷售額達80億元,利潤15億元。碧桂園集團的創辦者兼靈魂人物楊國強,其經歷可謂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內地民營企業家的發家縮影。他現年53歲,身高約1米75左右,皮膚黝黑身材偏瘦,有見過他的人評述“西裝永遠像大一個碼”。他出生於順德北滘鎮,自幼家貧,上世紀80年代時因做建築承包商積累了第一桶金。根據香港媒體報導,他17歲前未穿過鞋。年輕時曾放牛種田、做泥水匠,當時月入180元。

現在楊國強位於北滘鎮廣教村的祖屋仍保存完好,當地村民表示,楊國強每年只有春節才回祖屋,平日一名女村民負責清潔。屋內設備簡陋,可見這名富豪生活極為簡樸。

在成為名下樓盤年銷售額數十億元的富豪後,楊國強仍然非常低調,在媒體上從未見過他的專訪。而他經常在新盤開盤時在銷售現場觀察銷售情況,著裝簡樸得往往會令旁觀者以為他是一名中年“包工頭”。

同輩呼其為“強哥”;晚輩稱其為“六叔”;鄉里用二手漢語叫其“Boss楊”。15年來,他一直躲在“碧桂園”品牌背後。有人說他玩神秘,他倒說過,商人本來就不該靠耍嘴皮。碧桂園極盡能量地轟炸,他卻極盡能量地隱身。對“中國首富”的頭銜,他謝絕加冕,卻把它卸給年僅25歲的女兒。他能忍,但更好勝。打了翻身仗後,他破天荒地跑到對手的地盤,給對方老闆好一番難堪。從農民到“將軍”,從蝌蚪到青蛙,一旦他抓住機會學習,並悟出了規律,他就想使自己成為本土中國企業家中優秀的那一分子。有人比喻,如果萬科是星巴克,碧桂園就是王老吉。策劃人王志綱評價碧桂園上市製造的神話說,這不是被高估的結果,投資者投資的不是蛋(碧桂園的某個項目),也不是雞(碧桂園的品牌運營),而是母雞的生育能力(十幾年來碧桂園已被證明的生育能力和雞舍里滿噹噹的飼料——土地儲備)。從順德碧桂園到廣東碧桂園,他的造“園”史不斷製造銷售神話,但人們仍在質疑,他會把事業帶往“中國碧桂園”,還是在“碧桂園中國”上打轉?

人類需要“造神”運動,股市有時就是那金手指。

2007年4月20日上午10時,香港股市的金手指倏地指向了順德地產大鱷楊國強:來,你來做中國首富!是日,代號為“2007 HK”的“碧桂園”上市不到兩分鐘就升至7.21港元,全日最高價為7.35港元,較上市價升幅達37%,成交量為1,004,020千股,成交金額達72.26億港元,居當日香港聯交所普通股成交金額第一位。

家鄉來的幾位政府官員陪同楊國強見證了碧桂園成為市值最大的國內房地產企業的一刻,他們適時地讚揚碧桂園“是順德的驕傲,是佛山的驕傲,是佛山第三產業發展的驕傲”。而楊國強本人,其“隱身富豪”風格依舊,除了表示“開心”,並無多言。

楊國強楊國強

近幾年幾乎處於半歸隱狀態的何享健——美的董事局主席是惟一受邀給楊國強捧場的企業家。兩人同屬順德北滘鎮出品的雙子星座,不同的是,何享健領跑了前半場,而現在的聚光燈絕大部分打在楊國強和他的碧桂園身上。然實際情況是,楊國強並無心追逐“首富”名譽。在上市之前,或者說在2001年秋天,他把二女兒送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那一刻,似乎就做好了財富交接的準備。碧桂園集團70%的股權,最大股東和董事局成員的頭銜,楊國強一併打包,送給了年僅25歲的楊惠妍。 一位曾與楊國強過從甚密的前下屬餘海平(化名)對前老闆的這一舉動毫不意外。他說,老闆是過過窮日子的人,所以他尊重錢,但是並不貪戀財富帶來的虛名。他甚至分析說,那是楊國強對中國媒介熱衷的“首富遊戲”的一種反遊戲:你們愛扒“首富”背後的故事,我就給你們創造一個沒有故事可挖的“首富”——對於擁有692億港元身價的楊惠妍,無論用谷歌還是百度,人們所能得到的她的履歷無非是三行以內的文字,而她的照片,從未在公眾面前披露過,有網友形容“好像有FBI幫她保密過”。

金錢態度

楊國強楊國強

他的下屬表示:老闆是過過窮日子的人,所以他尊重錢,但是並不貪戀財富帶來的虛名。他甚至分析說,那是楊國強對中國媒介熱衷的“首富遊戲”的一種反遊戲:你們愛扒“首富”背後的故事,我就給你們創造一個沒有故事可挖的“首富”——對於擁有692億港元身家的楊惠妍,無論用谷歌還是百度,人們所能得到的她的履歷無非是三行以內的文字,而她的照片,從未在公眾面前披露過,有網友形容“好像有FBI幫她保密過”。記者採訪多個與楊國強近身打過交道的人,他們都提到他性格中不拘一格、剛性的一面。譬如開會時,脫鞋、盤腿而坐的農民習氣。

穿西裝,腳上卻穿一雙吱吱作響的拖鞋。按他們的親身體會,楊國強的這種習慣性舉動一方面表明他對規則的輕蔑,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外來文化輕易動搖不了他的權威。

他的權威,首先建立在對這塊安身立命的土地的知根知底。他財富聚斂過程中的貴人在此,多年來不離不棄的事業拍檔在此,他的動輒可以聚合的“子弟兵”建築隊也在此。十幾年來,他只做地頭蛇,不做過江龍,對於這個定力非凡的非典型“首富”來說,人氣似乎首先是地氣。需要提及的是,此次碧桂園上市也得到楊“順德鄉里”的大力支持,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和XD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各擲10億港元認購新股。分析人士認為,他們對楊國強的認可,也是引發68萬香港投資者對搶購風潮的濫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