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Yangli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簡稱“楊凌職院”,坐落於中國農科城楊凌,是1999年9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國家級重點中專陝西省農業學校,陝西省水利學校和省部級重點中專陝西省林業學校合併改制而成的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歷史可追溯到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楊虎城將軍創建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附設高職,是中國舉辦職業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之一,首批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經驗典型高校之一。2014年3月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截至2015年6月,學院占地面積1630畝,校舍建築面積45.2萬平方米,有標準化學生公寓20棟、標準化食堂3座,擁有現代化的體育活動場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53億元。擁有現代化、生產性校內實驗實訓室220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71個,校外產學研示範基地11個,形成了具有職業訓練、教學科研、技術交流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實訓體系。圖書館藏書87.9萬冊,訂閱期刊1300餘種。有全日制在校生19500餘名。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國家示範職業院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示範職業院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原陝西省農業學校

1934年,于右任先生和楊虎城將軍創建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附設高職。

1952年9月,更名為西北農學院附設農業學校。

1953年2月,更名為武功農業學校。

1956年7月,改為陝西省武功農業學校。

1971年11月,更名為陝西省農林學校。

1987年,更名為陝西省農業學校。

光電雕塑《1934》光電雕塑《1934》

原陝西省林業學校

1950年5月,陝西省立眉縣農業技術學校成立。

1953年8月,更名為陝西省眉縣農業學校。

1966年6月,學院更名為陝西省林業學校。

原陝西省水利學校

1958年,陝西省武功水利學校成立。

1967年,學院更名為陝西省水利學校。

1999年9月,經教育部批准,原陝西省農業學校、陝西省林業學校、陝西省水利學校合併組建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著力建設雙師結構、雙師素質的教學團隊。按照“滿足數量、提高質量、最佳化結構、構建梯隊”的思路,採取引、聘、培、獎、管的辦法,緊貼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建立師資隊伍補充、淘汰、晉級、獎懲、考評新機制,形成了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優秀專業教學團隊。教師先後主、參編正式出版教材479種,公開發表論文16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800多篇。教職工810名,其中教授33名、副教授169名,具有“雙師”素質教師307名。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和省級突出貢獻專家、勞動模範3名,省級教學名師3名,省級師德標兵3名,省級職教名師11名。

基礎設施

圖書館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是在國家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推動下,1999年由創建於1934年和1943年國級重點中專陝西省農業學校,陝西省水利學校及創建於1953年的省部級重點中專陝西省林業學校三校圖書館合併建立的。

圖書館館舍面積11800平方米,分布在西,北,南三個校區,每個校區各有一幢獨立的圖書館樓,總館在南校區。西,北校區為分館。圖書館有工作人員33人,其中:館長1人;副館長2人;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2人;館員及中級以上職稱7人。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572149冊。圖書館有閱覽座位1560個,年征訂期刊1350種。現設有自然科學閱覽室3個,社會科學閱覽室3個,新書閱覽室2個,工具書閱覽室3個,自習室3個,電子閱覽室1個,流通借閱處3個。

開館時間每周74小時。年接待讀者30多萬人次以上,圖書、期刊、資料流通量32萬餘冊次。

圖書館已於2003年上半年建成了自動化管理系統,建起了具有本館特色的書目資料庫,16台檢索機分別安裝在三校區流通借閱處,並建立了讀者信息資料庫,全院師生可以方便快捷的在任何地方檢索到所需書目,借還也很方便。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是現代化、數位化。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圖書館正在朝著現代化管理方向邁進,力爭早日把圖書館建設成功能完備,服務一流的現代化、數位化圖書館。

院系設定

截至2015年6月,學院下設水利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交通測繪工程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旅遊與管理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現代農業學院)、生態環境工程學院、藥物工程學院、動物工程學院、文理學院等16個院部。開設有農、林、水、理、工、管、經濟等7大類64個高職專業。

二級院系 開設專業
水利工程學院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水利工程 、城市水利、安全技術管理、水利水電工程監理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下設安全技術方向)、工程造價、建築設備工程技術、建築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監理
交通測繪工程學院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基礎工程技術、公路監理、鐵道工程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城市軌道交通技術
經濟與貿易學院  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管理、會計與審計、會計、財務信息管理、經濟管理、物流管理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工程機械控制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套用技術、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通信技術
旅遊與管理學院 酒店管理、旅遊管理、套用英語、涉外旅遊、物業管理
生物工程學院  生物技術及套用、園藝技術、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食品生物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質量檢測
生態環境工程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技術、雕刻藝術與家具設計、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城市水淨化技術、園林工程技術、林業技術
藥物工程學院 中藥製藥技術、生物技術、藥物製劑技術、藥物分析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石油化工生產技術、生物製藥技術、煤化工生產技術
動物工程學院 飼料與動物營養、動物醫學、畜牧獸醫、寵物養護與疫病防治
文理學院 ——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大會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大會

截至2015年6月,學院公開發表論文21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900多篇。2000年至2012年,學院先後承擔各類教學和科研推廣項目217項,各類科研項目在研經費超過800萬元,獲得國家和省部級教學及科研推廣成果獎31項,地廳級科研成果獎28項,培育小麥、花椒等新品種8個,專利12項。學院科研、教研項目、經費、獎項及項目等多年來居全省同類院校首位。

學術資源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5年,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83萬餘冊。已於2003年上半年建成了自動化管理系統,建起了具有本館特色的書目資料庫。購買了包括中國知網CNKI系列全文資料庫、世紀超星數字圖書館、博看網期刊資料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等相關電子資源。

學術期刊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入編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創刊於2002年,由陝西省教育廳主管。是陝西省高職高專院校為數不多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以學術性和套用性為主的集自然科學與人文教育社會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期刊。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1-9131,國內連續統一刊號為CN61-1403/G4,季刊。主要有研究與探索、技術與套用、綜述、教育與社會科學等四個欄目。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校園精神:照準目標,矢志不渝。

以之作為校園精神,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和豐富的精神內涵,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

校魂:務實創新,合作共贏。

務實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和動力。合作共贏是21世紀的核心理念。合作既包括學院內部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教師在與學生的合作互動中提高自己,使業務更熟、更精。合作也包括學校與企業、政府、兄弟院校之間的合作。共贏既是一種理念,也是目的和結果。為了共贏,就必須合作。合作是共贏的前提,共贏是合作的目的和結果。

校旨:裕德強能,安家報國。

學生在校塑造意志品質,增強職業能力,以安家報國。裕指豐衣、足食,豐滿德性,富裕而不是欠缺,是一種狀態,也是一個過程。有首歌唱到家是小國,國是大家。家既可是每個師生的小家,也可是學院大家,更可是我們的國家。報國從古自今就是一個崇高理想,浴血疆場可以報國,高科技可以報國,把對社會有益的、平凡的事情做好,同樣可以報國。

校訓:致用以學,行知並進。

致用以學,意即高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一切以實踐套用為目的,學生為用而學,教師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研究學問。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導致思維改變的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但是在今天,只有導致一個人整個價值體系重塑、行為方式變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會要求的

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尤其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與其把自己的腦子複製成一個電腦的記憶體,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生命,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成為安家報國的本領,從而達到行知並進的目的。

校銘:內方外圓,嚴己寬人。

內方外圓是一條古訓。“方”就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世老練、圓通,善用技巧。做人就必須方外有圓,即內要方正,外要圓通;既有鮮明的稜角,又有處世的技巧。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為人做事不講究方法,將會碰得頭破血流,寸步難行。一個人如果過分圓滑,八面玲瓏,事事都想占便宜,必將眾叛親離,成為孤家寡人。人生的智慧就在於能方能圓,方圓合一,這樣才能在社會生活中進退自如。嚴己寬人,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嚴於律己和寬以待人相融合、相統一、相輔相成的道德思想、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嚴己,是指對自己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言行上要善於約束自己,規範自己,勇於改正過錯,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修養;寬人,則是指一個人要有博大的胸懷,寬宏的氣度,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不計較個人恩怨,做人辦事能理解人、體貼人和諒解人。

校蘊:農林之本,上善若水

水興林糧茂。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發展農業、林業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農林水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在原農、林、水三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是我們學院發展的根本和基礎,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象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永遠不會改變。農業文明也是人類傳統文明的主體,富有源遠流長的優秀文化基礎。儘管當前有一種現象,農民不愛農,城裡人看不起農,我們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只要社會有需要,應有我們生存的空間。打好農字牌,也有利於我們爭取政府和社會的支持。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藝術節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校園文化藝術節始於1999年,2012年第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於該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舉行,其中包含舞蹈大賽、演講、書法、繪畫、攝影展、工藝設計活動、高雅藝術進校園

報告會、優秀學生社團展、學生公寓“溫馨寢室”設計比賽等活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自2009年開始舉辦,2014年是第5屆,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開展,活動期間,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將依託各分院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手抄報、圖片展以及相關主題活動。

“五四之魂”歌詠比賽

2014年5月4日下午,學院在南校區大禮堂隆重舉行了“五四之魂”歌詠比賽,1200名師生代表觀看了比賽。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緊張比賽,藥物化工分院代表隊獲得了一等獎,經濟與貿易分院、建築工程分院代表隊分別獲得了二等獎,水利工程分院、繼續教育分院、文理分院分別獲得了三等獎。交通測繪工程分院等七個代表隊獲優秀組織獎。

錄取招生

錄取原則

新生大會新生大會

1、學院在網上遠程錄取時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控制在分省招生計畫數的120%以內。

2、各專業錄取無男女比例限制。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按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指導意見》執行。認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製定的聯考加分優惠政策。

3、對於未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按照志願優先的原則,及根據考生志願順序優先錄取第一志願考生,當第一志願生源不足時,錄取第二志願考生,依次類推;對於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按分數優先、平行志願順序優先結合的原則執行。

4、考生的專業安排方法:

(1)以調閱檔案的考生投檔成績排序,按招生計畫數1:1劃定預錄取分數線。

(2)預錄取分數線以上的考生,考生所報第一專業志願優先,第二專業志願以後視為平行志願。

(3)專業安排從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報專業志願安排。對無法滿足專業志願的考生,如服從專業調劑,可以調劑到未錄取滿的專業;對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予以退檔。

收費助學

學院嚴格按陝西省教育廳、財政廳、物價局有關檔案精神確定收費標準。所有專業學費5500元/年·生。

學院為了保證學業優秀、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建立了“獎、助、貸、補、減、免”助學體系。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趙曼
黨委副書記、院長 王周鎖
黨委副書記 任得元
副院長 王曉地
副院長 張永良
紀委書記 劉粉蓮
副院長 張迪

學校成績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形成了“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依託項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為平台,創建產學研結合新模式”的鮮明辦學特色,在實踐中探索出了技術服務型、基地示範型、經濟共同體型、股份合作型和公司帶動型等五種產學研結合的有效模式。教職工先後承擔和參與科研項目196項,累計科研經費455萬元,有專利3項,承擔了國家星火計畫和“863”計畫課題項目部分內容。先後獲部級科技成果獎1項、省級科技成果獎15項、地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6項,居陝西省同類院校第一位。學院選育的小麥新品種“武農148”已在黃、淮、海麥區累計推廣2000萬畝,獲得陝西省2005年度科學技術二等獎;選育的菊花新品種“玉壺妹”已通過省級品種審定;新型瓜菜化控浸種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其產品“優比”浸種劑獲國家專利。學院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學院探索與實踐的“高等職業教育目標教學體系(OES)”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水利水電工程建築、生物技術及套用2個專業被教育部列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園林工程技術、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畜牧獸醫、經濟管理等4個專業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其中,水利水電工程建築、生物技術及套用、園林工程技術、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被評為省級優秀教改試點專業。《土壤與植物營養》、《農田水利》、《生物化學》等7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主、參編全國正式出版教材193種,公開發表論文798篇,其中核心期刊334篇。學院創辦有《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高職教育研究》等刊物。先後與美國、德國、比利時、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多項交流與合作。

2001年學院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31所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之一,2003年被教育廳批准為陝西省3所自主設定專業的試點高職院校之一。2003年通過了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試點評估,2005年評為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先後被評為 “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單位”,省級“文明校園”,“陝西省十佳誠信辦學示範單位”,“陝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陝西省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近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分別達到96.6%、96.26%、96.84%,在陝西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首批立項建設的28所院校之一。2009年5月,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2009年12月,順利通過驗收,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學院秉承“開拓創新,求實奮進”的校訓和“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辦學,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之路”的辦學方針。實施百縣千企聯姻工程,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平台。學院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創新,共贏共進的原則,與106個縣(區)政府、802個企業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合作,基本形成了緊密合作型、鬆散結合型、輻射互惠型三級合作聯誼圈,共同打造了面向社會、開放式、多功能的職業教育大平台,形成了“專業為紐帶,系部抓實施,縣鄉做協調,需求為基礎,學校、企業、政府、學生四方受益”的互惠互利良性機制,探索形成了技術服務型、技能培訓型、實驗實訓型、頂崗實習型、就業基地型等多種互惠合作模式。

學校資質

國家重點公辦院校

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全國首批陝西首所國家示範高職院校

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

我國舉辦職業教育最早的學校之一(1934年)

全國重點建設的31所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之一

開設農、林、水、理、工、管、經濟等7大類66個高職專業

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

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工作先進集體

首批50所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之一

全國高校學籍管理先進單位

陝西省高校先進基層黨委

陝西省文明校園

陝西省平安校園

陝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陝西省十佳誠信辦學示範單位

陝西省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陝西省高等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優秀學校

陝西高校後勤保障工作先進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