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芳

楊全芳,男,1951年出生,吉林通榆人,工程師。現任吉林省通榆縣七井鄉光明村農具修造廠廠長。

基本信息

廠長

楊全芳 男,1951年出生,吉林通榆人。工程師。現任吉林省通榆縣七井鄉光明村農具修造廠廠長。主要貢獻:發明專利“KTL3 0型葵花脫粒機”,該機的特點是設計先進、結構合理、強度高、剛性好、使用保養方便,脫淨率高,可達100%,並且不碎頭,不裹粒,分離徹底。該機作業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每小時可脫粒3000~40D0公斤,配套動力小四輪拖拉機或12馬力柴油機或7.5千瓦電動機,每台葵花脫粒機的工作效率相當於150人手工脫粒的工作效率,經過實踐證明是農民理想、省時、省事、省力、快捷和對外有償服務經濟效益高能脫貧致富的好機械。該機經投放市場,農民十分歡迎,生產幾百台,幾天就搶購一空,以上中述不含虛假成份。生產每台葵花脫粒機綜合成本價1000元,市場銷售價2800元,每台純利潤1800元,此葵花脫粒機的各種性能居國內領先水平,該機在市場上是空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救災英雄楊全芳

2010年4月17日,記者遇到楊全芳是在玉樹縣城中心廣場上,當時他坐在一輛微型五菱車上,車的右側玻璃沒了,右側門也打不開了,前車蓋上掛著一條橫幅,上寫“互助縣誌願隊”。他說,門和右側玻璃都是地震時倒塌的牆給砸壞的。車的後斗上坐著他的兩名同鄉,他們都是海東地區互助縣人。楊全芳說,“真是遇到天災了,出來打工就能遇到地震。”他是一名農民,平時在老家務農,農閒時就出來打工。半個月前,他在玉樹承包了一些工程,給一些鄉鎮建設圖書館。他從老家帶了20名農民工出來搞這些工程,在玉樹租了房子。4月14日早上5點多,第一次地震時,楊全芳和同屋的工友都醒了,房子只是輕微晃了,他們也沒在意,又睡了。7點49分,再次地震時,楊全芳被埋在房子裡。“幸虧房子是土建的,我推開頭頂土,沒費多少力氣就出來了。”出來後,楊全芳嚇壞了,周邊房子全倒了。就像電影裡看到的那些場景一樣,一片廢墟。工友們陸續都自己從廢墟中爬了出來。大家清點了下,少了一對夫婦,很快,大家把這對夫婦刨了出來,兩個人都沒受傷。
工友們都沒事,楊全芳想到了找老闆。承包工程,楊全芳墊付了好幾萬元,加上工友們來回的車費、路費,楊全芳搭進去了四萬多元。老闆是江蘇人,電話到是打通了。老闆說,他馬上要去西寧,錢等他回來再說。
來之前,老闆說好管吃管住,楊全芳身上只有幾百元了。他的兩輛車,一輛時風農用車完全被砸壞了,另一輛微型五菱車還能開。這時候,很多人都從廢墟中出來了,楊全芳的車派上了用場。當時一片混亂,很多傷員,賽馬場內的醫療人員、設備和車輛根本不夠用。楊全芳和工友們立即投入了救人中,14日一天,楊全芳和15名男工友從廢墟中救出了40多人。當天下午,等他終於緩過來,再打電話找老闆時,老闆已經遠在800公里外的西寧。老闆說,他5月3日回來,到時候結算。
楊全芳當時傻了,他想把20人帶回互助縣,可是交通斷了,又沒錢。他們就這樣被困在了玉樹。困在玉樹,楊全芳和他的工友就開始幫忙運送傷員。
面對女孩“我沒家了”,鐵漢子哭了
那個18歲的女孩就是這時候找到了楊全芳,當時是15日下午兩點左右,楊全芳正和工友們幫助抬送傷員。小女孩的媽媽被刨了出來,但是腰斷了。醫療隊有限的人手根本顧不上,小女孩站在一群人中嚎啕大哭,旁邊躺著她的媽媽。她的爸爸在地震中失蹤了。賽馬場上,人來人往,到處都是傷員和哭聲。楊全芳受不了那哭聲,他找到了醫療組工作人員,醫療組工作人員也愛莫能助,但迅速幫他聯繫上了衛生廳副廳長。副廳長要楊全芳想辦法將女孩的媽媽送到玉樹機場,他會聯繫飛機,將女孩的媽媽送出去治療。
楊全芳和5個老鄉一起用鐵鍬把和床單等做了一副擔架,5個人將女孩的媽媽用擔架抬到了他那輛微型50車上。在擁擠混亂的縣城中,楊全芳開著他那輛時不時會熄火的車,歷時兩個多小時,將女孩和她的媽媽送到了40多公里外的玉樹機場。5個人費了好大勁才將女孩的媽媽抬上飛機,飛機將把她們送往西安交大附屬醫院救治。楊全芳終於鬆了口氣,不管怎么說,女孩的媽媽有救了。飛機要起飛了,女孩哭著對楊全芳說,“叔叔,我沒家了,爸爸失蹤了,媽媽傷成這樣。”楊全芳說,女孩哭著求她幫助送媽媽時,他忍住沒哭,這次,他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大顆大顆滴落。怕女孩看見,他轉過臉去,不知道說什麼好,轟鳴的飛機起飛聲中,他說,“孩子,你還有家,青海是你的家,中國是你的家,會好的!”。
說這話時,我坐在他那輛沒有玻璃的微型五菱車上,窗外是飛揚的塵土,塵土甚至讓你看不清前面5米外的車輛,我看見楊全芳的眼睛濕潤了。我也一樣,我假裝看窗外,楊全芳說,我是個農民,當時那樣說,並不是想拔高,只是覺得政府一定會管我們,我們會有新的生活。
救人只因為自己是個人
送完女孩媽媽後,楊全芳乾脆將車子上掛上“互助縣誌願隊”的橫幅,將15名男工友組織成一個志願隊。這支特殊的志願隊僅在15日當天就抬送傷員200多人。“為什麼不老老實實呆在臨時住處,非要去當志願者,車子還要耗油,油在震後的玉樹很緊張。”回答我的問題,楊全芳想都沒想,“作為一個人,遇到這么大的災難,能無動於衷嗎?油算什麼,只要人沒事,我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16日,楊全芳接到在玉樹縣仲達鄉打工的老鄉打來的求助電話,7名老鄉被困在仲達鄉,缺衣少糧,沒有交通工具。楊全芳駕駛微型五菱再次出發了。仲達鄉距離縣城20多公里,楊全芳開到距離仲達鄉6公里時,遇上山體滑坡,碎石在車子後面飛。“我也害怕,可是也沒多想。”最終,楊全芳將7名工友接到了賽馬場。
地震後,楊全芳幾乎無法入眠。每天都是凌晨躺下,四點多就醒了。他最擔心的是,怎么才能把帶出來的20個老鄉帶回去。
有一個老鄉的妻子懷孕了,預產期就在4月下旬。可是目前的情況怎么辦?他們住在玉樹縣賽馬場,那裡的災民數不清,他們沒有帳篷,用木板搭建了兩個小房子,每個小房子有五六平方米,住七八個人,只有彎腰才能進去。大家每天只有速食麵,一般人還好,孕婦長期這樣下去,可怎么辦?
地震後,整個玉樹都是這樣的生活。楊全芳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開著他那輛微型五菱,出去運送傷員,無論是誰,招手他就停車。
支持互助英雄,你和你的夥伴是互助家鄉人的驕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