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紅[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楊全紅[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男,1972年生,山西孝義人。博士,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 、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獲英國碳素學會“The Brian Kelly Award”(2004) 。從事碳功能納米材料和新型儲能器件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7)、天津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3,第一完成人)和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2,第二完成人)。 擔任《Carbon》、《Science China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和《天津大學學報》、《新型炭材料》、《電化學》等10份刊物編委。

人物經歷

1990.9-1994.7,天津大學套用化學系高分子化工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4.9-1999.7,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化學工藝專業(新型炭材料方向)碩博連讀,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9.8-2001.10,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博士後。

2001.12-2002.12,法國科研中心(CNRS)博士後(法國科研部博士後)。

2003.2-2005.10,日本東北大學多元物質科學研究所COE fellow(研究助理)和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JSPS fellow)。

2005.11-2006.9,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光電研究中心(ORC)Research fellow。

2006.9-,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2006.11-2007.1,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光電研究中心(ORC)訪問科學家。

2008.1-2008.2,日本東北大學訪問教授。

2008.12-2009.1,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訪問教授。

2009.1-, 中國科學院碳材料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

2010.1, 日本東北大學訪問教授。

研究方向

碳納米材料和納米能源材料(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1、石墨烯截面組裝;2、碳材料液相組裝製備;3、高體積能量密度儲能

註:以“碳功能材料”為研究入口,以“高性能電化學儲能”為套用出口,研究碳功能材料結構設計、製備科學和能量存儲與轉化機制,實現從策略、方法、材料、電極、界面、器件全鏈條構建緻密儲能器件的研究思路,解決產業發展瓶頸。

主要貢獻

在新型碳功能材料和高緻密電化學儲能研究方面取得引領性的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Nat Chem、JACS、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等刊物發表SCI論文近200篇,被包括Science、Nature在內的高水平刊物他引萬餘次,H因子 56, 承擔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重點、面上)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20餘項,授權發明專利30餘項。

獲獎記錄

項目獲獎:

2017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

2013年 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排名第⼀)

2012年 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排名第⼆)

個⼈獲獎:

2018年 科睿唯安2018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2017年 “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6年 天津市突出貢獻專家

2015年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15年 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2014年 天津市教育系統“教⼯工先鋒崗”先進個⼈

2014年 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領軍人才

2013年 天津大學“北洋青年學者”

2012年 中國科學報社“青年科學之星”

2012年 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 Bridge fellowship

2007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4年 英國碳素學會The Brian Kelly Award

1999年 中國科學院王寬誠博⼠後獎勵基金

1999年 中國科學院偉華科技獎學金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