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墓

楊修墓

楊修墓在今陝西省華陰市河灣村南的戰國魏長城遺址側,古代叫“仁和堡”村南(近代改為“河灣村”),當時立有墓碑一通,碑上書寫“漢主簿楊修之墓”字跡可辨。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楊修之死也決非曹操信中所說的因“屢違我軍令”,實乃是禍陷於“皇位”之爭。從《世說》中看,楊修的放浪形骸、鋒芒過露、自恃清高而放蕩不羈的性格,注定了他為曹操所不容。楊修輔佐曹植爭奪“太子”之位才是他的真正死因。他的所作所為動搖著曹氏政權的根基,犯了“皇家”之大忌,無怪乎曹操要下決心必除之而後快。就連楊修在臨終時也感嘆:“我固自以死之晚矣。”可見他也清楚是禍起於曹植。

作為一代名士、著名的文學家,楊修身陷於曹家兄弟爭位,成為封建社會皇權之爭的犧牲品,楊修是不幸的。所幸的是他的死成為千古奇聞而被載入史冊,使他能以特殊的形象而不朽。

現狀

楊修墓楊修墓

昔日裡弘農楊氏的曠古輝煌早已雄風不在,原本氣勢恢宏的楊修墓歷經風雨剝蝕,與周圍尋常百姓的墳墓已沒有什麼兩樣。但是,楊修在史冊上的影響卻是不可磨滅的,人們在楊修墓前的那份凝重、那份敬穆、那份緬懷的情愫也是永恆不變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