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樹街

椴樹街

椴樹街,位於德國首都柏林,是歐洲最著名的林蔭大道之一,由於受高溫的影響,很多樹木樹葉乾枯、樹皮乾裂,綠化部門欲引進國外樹種。

基本信息

簡介

椴樹街椴樹街

德國首都柏林美麗的椴樹街,是歐洲最著名的林蔭大道之一,每年吸引的國際遊客不計其數。椴樹街長久以來是柏林的驕傲。柏林人用生長在那裡的繁茂的椴樹命名了這條大道,但是近幾年來柏林市夏季持續高溫,超出了這些土生樹木的承受能力,很多樹木樹葉乾枯、樹皮乾裂。
柏林市政部門和科研人員很早就開始關注這一由於全球變暖而引發的問題,並且開始實施由他們首創的新課題:將遠在南歐和亞洲的耐熱樹類,種到自己的城市裡。

氣溫影響

高溫天氣不斷 土生樹受煎熬

德國很多地區氣溫屢屢刷新紀錄,首都柏林的氣溫也一度達到了38℃,耐不了炎熱的不僅是人,還有樹木,柏林市的很多樹木都受到了損害。為應對這種局面,柏林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引進世界各地的耐熱樹種,包括日本韓國的木蘭樹、希臘和西班牙的紫荊等。不過,德國洪堡大學農業和種植學專家贊德“安慰”柏林市民,柏林市有名的椴樹街短期內不會改名“棕櫚樹街”的。

對策

全球網羅新樹種 最好耐熱又耐寒
贊德從他多年的調查中發現,在德國已有的樹種中,栗樹遭受高溫天氣的傷害最大,其次就是歐椴樹(也叫酸橙樹)。在他管理的種植園裡,每個新引進的樹種都有15株。管理者把它們分成三個小組,按照各自的習性,其中5棵樹給與足夠的澆灌,另5棵只給維持生存的最低水量,最後5棵給水更少,以便測試它們在極端乾旱環境下的應對能力。
不過,要求樹木能夠對抗乾熱和高溫還只是一個方面。柏林近年來遇到的冬天低溫天氣,也是新樹種能否生存的難題。所以贊德和他的同事們,不是簡單地引進耐熱樹種,而是要細心挑選和培育出在高溫、低溫、水澇和乾旱條件下都能生存的樹種。比如說,棕櫚樹不怕熱,可是在柏林的冬天就不能成活。所以贊德先生很風趣地安慰柏林市民:“儘管現在氣溫不斷升高,可是別擔心,椴樹街不會很快就改名棕櫚樹街的。”

背景

德國遇60年最熱夏天
2010年年6月份開始,德國的氣溫就與日俱增地一路升上去;到了7月11日,德國東部一些地方報告了40℃的溫度,因此創下德國60年來高溫紀錄,德國人今年實實在在過了一把夏天
由於德國夏天平均氣溫只有20℃左右,德國人直喊承受不了的一些“熱浪”其實不過25℃到29℃而已。高溫讓德國人措手不及,叫苦不迭,他們引以為豪的城際特快列車由於高溫和空調失靈曾導致40多名乘客中暑入院救治。對於德國人,今夏的炎熱無疑又一次敲響了全球變暖的警鐘。

點評

不要“頭痛醫頭”
近幾十年來,全球平均氣溫越來越高,過去十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十年,根據一些研究,今年上半年也很有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半年,就在上個月北半球各國均遭遇高溫,難怪涼快慣了的柏林的樹也直喊“熱”。樹木是一座城市的綠肺,柏林市勇救樹木於火熱之中的這招看上去很美,但感覺有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單靠引進幾個新樹種能解決根本問題嗎?
按照氣象學家的觀點,全球變暖帶來的惡果是極端天氣可能會成為常態,這些極端天氣包括寒冷、高溫、乾旱、洪澇等。移植幾種耐熱樹木可以對抗越來越熱的夏季,但遇到其他極端天氣怎么辦?況且“南橘北枳”的道理,大家一定都懂,樹種換個新地方,也會“水土不服”。因此,與其滿世界尋找既耐熱又耐寒的奇樹,還不如多在遏制全球變暖問題上做做功課。
洪災、火災、旱災……如今氣候變暖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每個人都會成為受害者,因此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改變固有的生活習慣,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踐行者,才是根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