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學基礎

第二節被子植物的分類 第一節植物的抗旱性 第三節植物的抗鹽性

圖書信息

植物生物學基礎
作者:郝玉蘭主編
出版日期:2009
頁數:259
分類: 自然科學>總論及其他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高等農林專業、旅遊專業高職學生特點及專業特性,本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原則將植物生物、植物生理與生化等內容有機地融合。全書內容包括:植物細胞與組織,植物體的形態結構和發育,植物的無極營養、光合作用、生殖器官的形成及其生理變化、生長發育及其調控,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植物的抗性和植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書後附有實驗指導及思考題,有利於學生自學。

章節目錄

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和組織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化學組成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植物細胞後含物
第四節 植物組織類型及其特徵
第二章 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發育
第一節 種子的結構和類型
第二節 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形成
第三節 根
第四節 莖
第五節 葉
第六節 營養器官的變態
第三章 植物的無機營養
第一節 植物的水分代謝
第二節 植物的礦質營養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節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葉綠體和葉綠體色素
第三節 光合作用機理和光合作用過程
第四節 光呼吸
第五節 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內外因素
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節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義
第二節 呼吸作用的類型及其生化過程
第三節 呼吸作用的調節
第四節 抗氰呼吸與植物末端氧化酶
第五節 外界環境對呼吸作用的影響
第六章 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成及其生理變化
第一節 花
第二節 植物的成花因素
第三節 花葯的發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第四節 雌蕊的發育與結構
第五節 開花、傳粉與受精
第六節 種子和果實的發育與結構
第七章 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其調控
第一節 植物激素對生長發育的調控
第二節 植物的營養生長及其調控
第三節 植物的生殖生長及其調控
第四節 植物的成熟、衰老及其調控
第八章 植物界的基本類群
第一節 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
第二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群
第三節 植物界的發生和演化
第九章 被子植物
第一節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被子植物的分類
第三節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十章 裸子植
第一節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裸子植物的分類和常見科屬代表
第三節 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逆性
第一節 植物的抗旱性
第二節 植物的抗寒性
第三節 植物的抗鹽性
第四節 環境污染與植物
實驗指導
實驗一 顯微鏡的結構、使用及保養
實驗二 植物根的形態與構造
實驗三 植物莖的形態與初生結構
實驗四 植物葉片的形態與結構
實驗五 花葯、花粉粒及子房結構的觀察
實驗六 蛋白質含量的測定――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
實驗七 植物體內游離脯氨酸含量的測定
實驗八 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實驗九 硝酸還原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十 植物組織含水量的測定
實驗十一 液體交換法測定植物組織水勢――小液流法
實驗十二 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分離和理化性質
實驗十三 葉綠體色素的定量測定――紫外分光光度計法
實驗十四 根系活力的測定(TTC法)
實驗十五 植物溶液培養和缺素培養
實驗十六 電導法測定植物細胞透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