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老師

椅子老師

一般老師都是站在講台上為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但是有兩位老師因為身體條件,不得不坐在椅子上,克服疾病困擾,而堅持給學生們上課,因此學生們也親切的稱其為“椅子老師”。目前媒體報導較多的椅子老師有兩位,一個是來自山東濟寧的王樹科老師,另一位是來自赤壁的楊紹漢老師。

“椅子老師”王樹科

“椅子老師”也稱“椅子教師”,是學生們對濟寧市魚台縣魚城鎮前蔣國小教師王樹科的親切稱呼。他患有腰部骨結核,無法獨立行走。直到最近雙腿越來越沉,幾乎面臨癱瘓危險,他已經帶病堅守三尺講台11年。一把椅子,一根拐棍,是他獨特而又必不可少的“教具”。

椅子老師 椅子老師

這位“椅子教師”的故事感染了廣大網友。日前,濟南骨科醫院主動把王樹科接來,請頂尖專家為他會診。在濟南的幾天時間裡,他對外人說過的心裡話比過去十幾年還要多。在他的心中,有三個“賬本”,一個關於教育,一個關於家庭,一個關於自己。前一個寫滿奉獻,後兩個寫滿苦難和堅韌。

可愛的“椅子教師”

王樹科並不避諱自己的病。“要用左腿當軸,右腿甩起來,才能一步步地往前挪。”在病床上,他比劃著名。

每天早上7點半,他騎上電動三輪車,趕到離家百米之外的學校。2000年2月份,他突發腰部劇痛,經檢查確診為腰部骨結核。由於手術風險大,醫生推薦保守治療。經過2個多月的臥床休息,王樹科又回到了講台前。

從學校辦公室到教室不過幾十米的距離,王樹科也要藉助電動車。他從車上取下一根一米長的拐棍,先伸下左腿,再借力挪下右腿,躬著背一步一挪地走進教室,坐在課桌前帶領學生朗讀課文。

王樹科常年教國小一年級,與拼音和筆畫、筆順打交道。教生字時,從拼音到筆畫順序,王樹科要一遍遍地站起來寫板書。為了保持平衡,他必須用左手撐住黑板。

與身體不便相比,王樹科最頭疼的還是孩子不好管。農村留守兒童多,上學早,在課堂上尿褲子都是常有的事。王樹科既要授業,又得像父母一樣照顧他們。“對孩子要有耐心,抓住他們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前兩周嗓門要大,以後要通過講小故事把他們的心拉住,同時教育他們怎么做人!”王樹科很得意,“我從沒有對不起哪個孩子。”

王樹科還保持著這樣一份榮譽:每個新學年開始前,準備升二年級的孩子家長都希望王老師教二年級,即將入學的孩子家長則希望他教一年級。2005年,由於病情加重,鎮上準備把她從灣里村國小調到離他家更近的前蔣國小。灣里村的百姓一再挽留:“只要王老師在我們這裡教學,可以讓他到村民家吃飯。”

就這樣,直到2010年,各教學點合併,王樹科才來到了前蔣國小。

無力愛子的父親

王樹科皮膚黝黑,臉龐瘦削,總是穿一身洗得灰白的中山裝。儘管是一名公辦教師,王樹科家庭條件並不好。他的兒子從小患有血小板減少症,這么多年來,先後花掉了約20萬元的治療費。借賬是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幾乎所有的親戚都借遍了,以至於“人家都怕見我”。王樹科家裡有一個賬本,專門記著這些賬目。最近一兩年,這些賬才還得差不多了。

2010年,王樹科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去天津打工。其間病症加重,血小板降到了只有兩三千個單位,而正常情況下應有10萬個單位以上。回到濟寧的醫院採用西醫治療一段時間後,血小板不見上升,全身浮腫,走路都成了問題。“實在不行讓孩子回家吧!死也不能死在外邊。”王樹科給孩子的舅舅打電話。自他患病後,孩子看病幾乎全是舅舅陪著。2006年,孩子在天津做脾切除手術的時候,王樹科正在上課。在他的觀念里,不能為了自己的事耽誤班裡孩子的課時。

打完這通電話,王樹科在家中大哭一場。哭完以後,他聯繫濟寧一家醫院的一名親戚,讓她幫忙打聽有沒有中醫手段可以試一試。

在用了第26付中藥以後,孩子的血小板達到了14萬單位以上。王樹科不敢相信。再次檢查,結果為12萬單位。醫務人員又用顯微鏡人工檢查,發現血小板至少在10萬單位以上。吃到第50多付藥,達到20萬單位;第166付的時候,到了27萬單位;現在已經是206付了……王樹科念叨著,淚水又涌了出來。

前段時間,有人問王樹科的兒子:“你爸爸為了工作,對你照顧得很少,你怨他嗎?”兒子回答:“我理解!”

不談願望的“硬骨頭”

王樹科這次來濟南骨科醫院看病,前蔣國小安排教務處主任劉勇陪同。兩人是老夥計了,王樹科的一些家庭故事,劉勇卻還是第一次聽說。他一個勁地埋怨老王:“孩子都病成那樣了,你怎么也不說一聲?”畢竟孩子大了還要娶媳婦啊!王樹科嘆了口氣。

孩子算是九死一生,父親又面臨更為嚴重的考驗。專家會診發現,王樹科如果不做手術,很有可能癱瘓,而他的椎管狹窄,做手術的話風險非常大。“如果身體允許的話,我一定會幹到退休。身體這點事算不了什麼!”王樹科不去談“希望治好”,只是說如果能治好,那就太感謝社會各界和濟南骨科醫院了。他對自己的病情,也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像所有“硬骨頭”一樣,用祈使句說自己的事,那不是他所擅長的。

這一次來濟南,王樹科有一些變化。他學會了表達感情,尤其是表達對兒子和妻子的愧疚。他的妻子是一名農村婦女,由於丈夫身體不好,農活幾乎全部由她來乾。“她真的很好,從來沒有怨言。我也虧欠兒子很多。”

然而,更多的還是不變。“新年就要到了,有什麼願望嗎?”

王樹科想了幾秒鐘,搖搖頭,微笑著說:“沒有什麼願望,一切都挺好的!”

“椅子老師”楊紹漢

赤壁市車埠鎮梅湖村節堤教學點,在簡陋的教室里,坐在木椅上的楊紹漢老師在給10名學生上課。

楊紹漢是這裡唯一的老師,10名學生也是這個教學點的所有學生。

這位“椅子老師”在這裡堅守了38年。他憑藉右手,在講台上艱難挪動木椅進行教學,先後給山區700多個孩子們帶來知識與希望。

坐在木椅上的楊老師右手撐著椅面緩緩轉身後,再利用背部和臀部的力量移動重心,一點點挪動木椅,通過艱難的“特技”,楊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給學生們寫著上課的內容。

楊老師說每次上講台,都要用“搖”木椅這種艱難的方式,因為自己只有右手能用力,用普通輪椅根本無法在狹窄的講台完成轉身。“教室內,橫向能挪17下,縱向能挪26下。”楊紹漢用自己的椅子早將教室“丈量”得清清楚楚。“這些年來,我也記不清搖壞了多少把椅子,已經習慣了。”

負責給楊老師送報的郵遞員馬建軍,把報紙和信給了楊老師後,把自己買的1斤半肉塞到楊老師手上。據了解,馬建軍雖沒有孩子在這個教學點上課,但聽說了楊老師的事跡後,總是不定時地送來米、面、肉,馬建軍稱:他敬佩楊老師的為人。

60歲的村民夏秋珍說:村里孩子要到附近的學校上課就要走上10多里山路,家長們很不放心,楊紹漢的教學點解決了這一帶低年級小孩就近入學問題,楊老師教學認真、效果好。

據介紹上世紀80年代,縣委幫楊老師吃上了“皇糧”(落實了民辦老師工資)。1996年,他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1999年被評為赤壁市“五星級教師”(當地最高的教師榮譽稱號)。2003年,被評為省級自強模範。2005年他再度被評為赤壁市自強模範……

鹹寧市委副書記、赤壁市委書記丁小強和赤壁市人大主任王義務曾委託專人看望,讓楊老師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對他的關心。

孩子的讀書聲,讓他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我雖然站不起來,雖然只有一隻手能用,但只要需要,我會坐在椅子上一直講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