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蟻

棘蟻

棘蟻 ●外觀特徵:工蟻體長約7mm。本屬各棘蟻在台灣共有12種,體色多為灰黑色.有微弱的絲緞般光澤;胸部後方背側具有尖銳的棘刺。 ●生態習性:本屬常見種類喜歡在灌叢或圍籬上製造紙巢,小族群也自在石塊縫隙造巢。用手捕捉時會以大顎反擊咬人,但是不會紅腫疼癢,足適合觀察的常見大型 螞蟻。 螞蟻的體型非常小,大部分都不超過一公分。螞蟻雖然屬於「膜翅」目的一員,但平時室內與野外常見的個體均以無翅膀(翅膀退化)的工蟻居多。尺寸迷你的螞蟻卻擁有纖腰、寬腹、凹凸有效的身材;而大大的頭上特殊的曲膝狀觸角也是明顯的特徵。 工蟻體長7 mm, 體色黑色、灰黑色微弱的絲緞光澤,前胸背板前緣有2根長棘刺、中胸後緣有2根較短的棘刺,後胸有2長2短的棘刺,前後總有8根棘刺。本屬有10種,本種又稱黑棘山蟻、雙齒多刺蟻,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常於植物有蚜蟲滋生的地方聚集吸食蜜露,它們與蚜蟲有共生關係,領域性強,受到騷擾時工蟻觸角會上揚,腹部上舉或以蟻酸攻擊敵人但通常不會造成人類大傷害。

基本信息

棘蟻

Polyrhachis sp.

●外觀特徵:工蟻體長約7mm。本屬各棘蟻在台灣共有12種,體色多為灰黑色.有微弱的絲緞般光澤;胸部後方背側具有尖銳的棘刺。
●生態習性:本屬常見種類喜歡在灌叢或圍籬上製造紙巢,小族群也自在石塊縫隙造巢。用手捕捉時會以大顎反擊咬人,但是不會紅腫疼癢,足適合觀察的常見大型
螞蟻。
螞蟻的體型非常小,大部分都不超過一公分。螞蟻雖然屬於「膜翅」目的一員,但平時室內與野外常見的個體均以無翅膀(翅膀退化)的工蟻居多。尺寸迷你的螞蟻卻擁有纖腰、寬腹、凹凸有效的身材;而大大的頭上特殊的曲膝狀觸角也是明顯的特徵。

相關條目

1.食性與棲息環境
蟻擁有發達的咀嚼式口器,是最標準雜食性昆蟲,舉凡花蜜、人類食物中的各種甜食及蛋白質食物,甚至其他昆蟲的屍塊,它們都照單全收。因此居家室內、戶外的地面、植物叢、樹幹、垃圾堆等處。都能見到四處覓食的螞蟻。
2.造巢本領
不同種類的螞蟻築巢的位置和材料有很大的變化。有些使用朽木碎屑或落葉,在喬木或灌木枝叢間建造紙巢,並利用幼蟲吐出的絲線增犟內襯結構。另外有不少螞蟻會找尋野外的柚木、枯竹莖或人類居
家的縫隙、孔洞營造蟻窩。 還有部分螞蟻擅長挖土掘洞,在地底構築一層層「地下室」,深居其中,人們很難一窺全貌,從地面上只能見到一個個出入孔道,或是成團、成片的冢形土砂堆。
3.自衛行為
螞蟻的雌蟲(蟻后、工蟻)尾部多半有由產卵管特化而成的蜇針,一旦遭受攻擊,便會以蟹針自衛,被蜇的疼痛感和遭蜂蜇幾乎一樣。很多種類的工蟻蟹針已退化,需要禦敵時便會以發達的口器反擊,有些還會分泌蟻酸,使人的皮膚出現紅腫發癢或疼痛的過敏反應。
4.社會行為
螞蟻是群居的典型社會性昆蟲,會依階級分工,並共同育幼。除了繁殖期的雄蟻和雌蟻(日後的蟻后)會出巢飛行求偶、交配之外,平
時在外拋頭露面的全都是沒有生殖能力的工蟻。工蟻的會在戶外合力獵捕體型比它們大的昆蟲、搬運笨重的食物,也會近身用觸角互相接觸、傳遞訊息。假如不小心弄壞了室內的蟻巢,別忘了觀察這些負責
任的工蟻,即使在逃命之際,仍不忘將巢中的幼蟲、蛹或繭搬到安全隱密的地點,充分顯露出社會性昆蟲的分工本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