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焦斑病

棉花焦斑病

棉花焦斑病,主要危害棉花、甜菜、番茄、茄子等。 初為綠色,後變為黑色,似漆狀,無剛毛,上面覆蓋有白色粘液,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四川、江蘇、山東等省常見此病,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植物界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編號 : 農作物 錦葵科 棉花 真菌病害
植物名稱 : 棉花
中文病名 : 棉花焦斑病
英文病名 : Cotton Myrothecium.mildew
病原類別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 : 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屬真菌半知菌亞門,瘤座孢目,漆斑菌屬,露濕漆斑菌
形態特徵 : 分生孢子座碟狀,常聚集在一起,直徑0.1-0.5mm,初為綠色,後變為黑色,似漆狀,無剛毛,上面覆蓋有白色粘液,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細胞,淡綠色,圓筒形,末端圓,5-9×1-2μm;分生孢子成堆表現為黑色粘液狀,變乾後呈漆狀。
危害對象 : 棉花、甜菜、番茄、茄子等。
分布 : 四川、江蘇、山東等省。
侵染循環 : 在病殘體上越冬。
發病條件 :高溫多濕。
危害部位 : 葉片、葉柄、莖、棉鈴。
危害症狀 :葉片上病斑褐色,有輪紋,後期形成穿孔,嚴重時致使葉片枯落。葉柄及莖上病斑紡錘形,稍凹陷,容易折斷。棉鈴上病斑圓形,邊緣紫紅色,後期表面龜裂,病鈴不易開裂,形成僵瓣。
防治方法 :
1.農業防治:輪作及及時清除病殘體。
2.種植抗病品種。
3.藥劑防治。
資料來源 :方中達主編. 中國農業植物病害.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