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文化論

梯田文化論

《梯田文化論》是1999-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清華。

內容介紹

《梯田文化論(哈尼族的生態農業)》是作者在滇南哈尼族地區十餘年調查研究的成果,是我國第一本系統研究哈尼族梯田農業文化專著。其內容包括了哈尼族歷史發展和生產實踐的相互依存、演變和適應,最終形成了以梯田農業生態為中心的哈尼族文化。哈尼族梯田的發生髮展,直接聯繫著哈尼族的社會和歷史的發展,實際上它就是哈尼族社會歷史發展的縮影。哈尼族梯田文化的核心,哈尼族的政治制度、經濟變遷、文化形態,甚至其居住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文學藝術等等文化單元都是從梯田文化中生髮出來,並為梯田文化系統。哈尼族梯田和梯田文化是哈尼族社會生活的軸心,所有的生活都是圍繞著梯田這一文化實體而展開的。該成果資料翔實,主要來自長期的田野考察及歷史文獻。理論性強,運用人類學及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邏輯嚴密,文筆優美。

作品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梯田:自然生態的翻版
第一節 哀牢山區的自然生態
第二節 獨特的農業生態系統
一、農業生態與生態觀
二、農業生態與梯田農耕技能
三、耕作程式與生產水平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梯田:平壩農耕文化的移置
第一節 雲南亞熱帶山地農業
一、農業形態與社會形態
二、農耕淵源
第二節 遷徙與農耕文化的移置
一、遷徙與早期農耕定居
二、遷徙與社會發展
三、遷徙與農耕文化的移置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梯田:社會結構的基礎
第一節 封建領主制社會結構
一、哈尼族封建領主制始末
二、封建領主制社會結構
第二節 連名制社會結構
一、地名連名制社會結構
二、父子連名制社會結構
三、師徒連名制社會結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梯田:物質生活的依託
第一節 平衡的生存空間
一、居住半山區是生存的選擇
二、哈尼族的風水觀
三、村寨的小型聚落
四、三位一體的空間布局
第二節 物質生活的依託
一、居家建築與梯田農業
二、飲食與梯田農業
三、服飾與梯田農業
四、交通與梯田農業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梯田:自然人生觀的橋樑
第一節 自然宇宙觀
第二節 自然人生觀
一、艱辛的人生
二、豁達快樂的人生
三、順應天命的人生
四、人生哲學
五、人生禮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梯田:民族性格的寫照
第一節 溫和柔順的性格特徵
一、忍辱負重
二、謙讓無爭
三、委曲求全
第二節 熱情豪爽的性格特徵
一、熱情好客情動於中
二、思想感情表露於外
第三節 富于堅韌性的性格特徵
一、不屈不撓的韌性
二、堅強如石的鋼性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梯田:社會人際關係的紐帶
第一節 民族內部人際關係
一、家庭關係
二、鄰里關係
三、村寨關係
第二節 民族外部人際關係
一、與彝族的關係
二、與苗、瑤等民族的關係
三、與傣族的關係
四、與漢族的關係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梯田:人神交流的祭壇
第一節 自然崇拜與梯田祭祀
一、天地崇拜
二、火與水的崇拜
第二節 動植物崇拜與梯田祭祀
一、動物崇拜
二、植物崇拜
第三節 祖先崇拜與梯田祭祀
一、喪葬活動中的祖先崇拜
二、農耕生活中的祖先崇拜
第四節 梯田崇拜與梯田祭祀
一、梯田崇拜
二、梯田農業祭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梯田:生命情調的源泉
第一節 審美情趣的坐標
一、體現梯田的健康美
二、體現梯田的群體美
三體現梯田的自然美
第二節 深沉的大地藝術
一、梯田與裝飾藝術
二、梯田與詩歌藝術
三、梯田與舞蹈藝術
本章小結
第十章 梯田:文化傳承的載體
第一節梯田農耕文化的傳承
一、示範身教的傳承方式
二、口耳相傳的傳承方式
第二節 特殊文化階層與特殊記憶系統
一、專門性文化傳承人
二、特殊記憶系統
本章小結
附錄一:哈尼族“昂瑪突”實錄
附錄二:哈尼族婚禮實錄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