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沙貝母

梭沙貝母

梭沙貝母 , 草本,鱗莖卵形,由2或4枚鱗片組成,莖高20—40厘米,粗有時達6毫米,無毛。產滇西麗江玉龍雪山、香格里拉石膏雪山,生於海拔3 400—4 100(—4 700)米的高山砂壩或岩坡、石縫中。

基本信息

簡介

梭沙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
草本,鱗莖卵形,粗1.5—2厘米,由2或4枚鱗片組成,莖高20—40厘米,粗有時達6毫米,無毛。葉3—5枚,散生於莖中部或上部。狹卵形至卵狀橢圓形及正橢圓形,長2—7厘米,寬1—3厘米,上部的漸短狹,先端鈍,不捲曲;基部無柄,抱莖。花單生莖頂,花時俯垂,花梗長4—5毫米,花被綠色、黃綠色或黃色,具深色的平行脈紋和紫色或紅褐色斑點,長圓形,先端鈍或圓形,長2.5—5厘米,寬1.2—1.5厘米,內3片比外3片稍長而寬,基部上方具長6—10毫米,寬約2毫米的蜜穴;雄蕊6,長為花被片的1/2,花絲長1—2厘米,花葯長圓形,基著,長約5毫米;子房上位,長5—8毫米,花柱長約1厘米(連柱頭),稍超出花葯,柱頭3裂,裂片長約1毫米,蒴果包藏於宿存花被內,壓扁時卵圓形,長寬約3厘米(包括長約7毫米的倒圓錐形子房柄),先端鈍圓,基部驟狹成柄,具6條縱翅,其中3條翅寬達5毫米,種子多數,扁楔狀圓錐形,連翅長達7毫米,先端具漸尖的長翅。 花期6—7月,果7—8月成熟。
產滇西麗江玉龍雪山、香格里拉石膏雪山,生於海拔3 400—4 100(—4 700)米的高山砂壩或岩坡、石縫中;西藏(丁青、察隅、拉薩至亞東)、四川西部(木里、稻城)、青海南部(雜多囊謙)也有分布。
鱗莖入藥,具商品爐貝的來源;據朱任宏的研究,含植物鹼貝母素丁,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能。

相關詞條

滇香薷 短冠刺蕊草 阿寬蕉 澳洲茄 雲南鵝掌柴 鏇花茄 矮龍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