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書院

梧桐書院

梧桐書院又名“梧桐書屋”,是中國古代早期書院,位於江西省奉新縣羅坊河畔的梧桐坪,因滿山梧桐樹而得名,占地1.5平方公里;唐代教育家羅靖、羅簡二兄弟集徒講學、藏書著作之所。書院秀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禪宗文化吸引了無以數計的各地人才駐留書院,歷史上曾經名師碩儒雲集,盛況空前。

簡介

梧桐書院原名"梧桐書屋",是奉新最早的一所書院。今羅市鎮東北面有一座梧桐山。此山翠峰聳立,潦水環抱,山水相映,景色秀麗。南唐時期,梧桐山上隱居著飽讀經書,品行高潔,不願做官的羅氏兩兄弟。兄長叫羅靖,安仁節,人稱中庸先生;弟弟叫羅簡,字仁儉,人稱誠明先生。兩兄弟在梧桐山的南面構築房舍,開設書院,講授義理之學。因山上多梧桐,所以書院取名梧桐書屋。
南唐政權建立後,當時的朝廷重臣和地方長官都知道兩兄弟有德有才,爭相把兩兄弟招致門下。但兩兄弟不為高官厚祿所動,甘願做平民,所以拒絕了那些人的邀請。兄弟兩人雖不願做官,卻喜愛結交天下名流,特別與當時著名的文字學家徐鉉關係密切,經常在一起切磋文學和義理之學,成為知已。
兩兄弟去世後,其後裔在這裡生息繁衍,書院卻逐漸衰落,但遺蹟尚存。明代御史韓雍路過這裡時,曾賦詩一首:
梧桐書院草芊芊,自古儒林重昔賢。
昔砌有基遺瓦礫,古碑無字鎖雲煙。
迢迢華柱蘭孫守,歷歷其聲郡志傳。
天運循環吾道在,由來滄海變桑田。

書院的起源

私人授徒講學,在中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傳統,但以書院的組織形式授徒講學,則是近千年的事情。民國時期的教育史學家陳青之先生所著《中國教育史》,在敘述書院起源時談到:"書院的建設,萌芽於唐朝後期,推行於五代,至宋朝而大盛。當五代時,戰亂相尋,學校差不多完全停廢,地方一二有道德的知識分子--賢士大夫--乃選擇名勝地方,蓋起房屋,招集青年學子,相與講習於其中,取名書院,此書院制之所由起。"[2]也有史料認為,書院"大都創始於唐末五代,最初往往是個人的讀書治學之所,後來逐漸發展為教授家族子弟的學塾,最後才成為有書院之名的教育機構"[3]。"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無為學,往往擇勝地,立精舍,以為群居讀書之所"[4];"凡先儒過化之地,名賢經行之所,與好事之家,出錢粟贍學者,並立為書院"[5]。據光緒《江西通志》記載:"唐通判劉慶霖建(皇寮書院)以講學";"唐羅靖、羅簡講學之所(梧桐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