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耶39

M39是個非常大,卻非常鬆散的疏散星團,位於天津四,以東約9度,略微偏北處。距離地球只有大約800光年。


M 39
疏散星團 M39(NGC 7092),類型‘e’,位於天鵝座
赤經21 : 32.2(小時:分)
赤緯+48 : 26(度:分)
距離0.825(千光年)
視亮度4.6(星等)
視大小32.0(角分)
由Charles Messier在1764年發現。
M39是個非常大,卻非常鬆散的疏散星團,位於天津四(天鵝座Alpha星)以東約9度,略微偏北處。它的距離只有大約800光年,年齡中等(估計介於2億3千萬到3億年之間)。30顆恆星被認證為成員星,位於直徑約7光年的空間中。它的視亮度為4.6等(例如,Catalogue 2000.0,Uranometria 2000的數據),對應的絕對星等為-2.5,即本徵亮度是太陽的830倍。Kenneth Glyn Jones給出的視亮度僅為5.2等,而Don Machholz則估計它為5.4等,這與Mallas/Kreimer提供的亮度估計一致,他們也提到D.F. Gray對總視亮度的估計為6.0等。
M39中最明亮恆星的視星等為6.83,光譜型為A0。從顏色-星等圖(CMD),即赫-羅圖(HRD)上可以發現,所有的恆星都是主序星,其中最亮的恆星剛好處於向紅巨星階段轉變的轉折點之前。Sky Catalogue 2000.0給出這個星團的年齡估計為2億7千萬年-介於Kenneth Glyn Jones引用的兩個結論——Lohmann的3億年和Van Hoerner的2億3千萬年之間。M39正以28千米/秒的速度向我們靠近;它的自行被測定為每年0.024",向方位角222度方向運動(根據Burnham的說法,這是由E.G. Ebbighausen在1940測定的)。
Woldemar G?tz給出這個星團的Trumpler類型為III,2,m型:邊界明顯但卻不向中心集中,恆星的亮度分布範圍中等,恆星數目中等(50-100顆成員星)。Sky Catalogue 2000.0上的分類則是III,2,p型(即恆星數目較少,少於50顆成員星)。
雖然Kenneth Glyn Jones將M39當成是由Charles Messier最早發現的天體之一,他在1764年10月24日記錄了這個星團,但Burnham主張這個發現“通常被歸功於1750年的Le Gentil,而P. Doig(1925)引用的一份J.E. Gore所寫的申明,聲稱這個星團大約在公元前325年就被Aristotle以彗星模樣的天體而記錄下來。”對Le Gentil觀測的認證工作(由Bigourdan完成)被Kenneth Glyn Jones評價為“極不可靠”。
由於這個星團的角直徑相當大,可達32角分,比月亮還大,因此在最低放大倍率下觀測效果最好。在良好的條件下,它剛好可以用肉眼瞥見。用觀劇鏡和小雙筒鏡可以清楚地看見一個雲霧狀天體,7x50雙筒鏡可以分辨其中的恆星,小倍率下它的形狀會顯現出來:一個等邊三角形,每個頂點上都有一顆明亮恆星,南側三角邊大致呈東西走向:一顆9等恆星位於北側頂點上,東南和西南角上各有一顆7等恆星。中間約有25顆更暗的恆星。許多恆星成對分布。雖然鬆散,但卻令人印象深刻,可以清楚地在密集的銀河星場中定義,並且辨認出這個星團。高倍率下,星團將比望遠鏡視野大幾倍,反而不如低倍時那么壯觀。
M39並不難尋找:從天津四(天鵝座Alpha星)開始向東大約9度,可以找到4等的天鵝座rho星,也可以利用中間的天鵝座Zeta星做過渡。M39位於Rho星以北3度,以西1/4度的位置上。它也位於4.5等的天鵝座Pi2星以西2.5度,以南1度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