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園溝

梅園溝

梅園溝是省級風景名勝區,被省內外譽為“美麗神奇的梅園”。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70%,沿途風光綿延百餘里,素有“隴上版納”和“世界名茶之鄉”之稱。

簡介

4

溝谷綿延幾十華里,林木茂盛,湖光山色,風光旑旎,這裡無山不青,無水不秀,民風淳樸,走進梅園溝仿佛走進了一方原始而秀美的勝地。境內有極具開發價值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情人島”、“鶯啼麻柳”、“月牙潭”、“蛟龍出海”、“青峰寨”、“快活林”、“幽夢谷”、“天鵝湖”、“梅園群海”、“海棠谷”、“海棠谷瀑布群”、“青龍潭”、“犀牛探月”等30餘處。 

自然植被

梅園溝是北亞熱帶暖溫帶過渡區混交林,針闊葉林相間,喬灌草植物混生,上千種植物群落構成了群芳鬥豔、千奇百態的天然植物園。蔥鬱的樺林,肥大的橡樹,像一根根頂天大柱直刺蒼天,薈萃成梅園溝獨具特色的森林景觀。兩人合抱的樺木、橡樹,在陽光照射下,樹影磅礴,吞雲吐霧,好生氣派。

這裡還有樟木、楠木、紅椿、香果等列為國家保護的一二類植物28種。莽莽林海,也是動物的樂園,野豬、狗熊時常出沒,畫眉、黃鸝、花喜鵲、錦雞、藍馬雞整天與遊人為伴,最珍貴的要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了,成群結對生活在密林敝日、林蔓交錯的綠海之中。  

美麗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梅園溝里還曾是一片原始森林,山大溝深、林林參天。在青山綠水間稀稀疏疏住著十幾戶人家。因條件惡劣,村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艱苦農家生活。溝里竹林茂密,所以人們叫它“竹園溝”。

3

初夏時節,萬物展姿。一日,竹園溝內山洪暴發,河水泛濫。雨過天晴,雲霧瀰漫山頭,山水林木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好一派迷人的奇觀。接著,一條五彩繽紛的彩帶從天邊飄飄悠悠穿梭雲霧,降臨於竹園河畔,一時間化作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年青女子。的確,她是“天仙”,是七仙女之一,名叫梅子,是被方才一幕如此美妙的神奇景觀吸引於此。
子姑娘漫步在小河邊、田園裡、密林間,還不時地走進人家,與純樸的村民打成一片,和睦共處,談論家長里短。因為這裡梅子姑娘活潑開朗、純樸善良的習性,她天生嚮往美好與自由。
日子一天天過去,梅子姑娘和溝里的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完全習慣了深山農家生活。她終日與村民早出晚歸,勞作於希望的田野上,脫離了天庭各種禮節的束縛,這讓她第一次感覺到了人間的溫暖。她決心永久落腳於竹園溝與大家同享人間自由。於是她用自己巧妙的雙手將河過的竹子編製成一串串精美的小竹籃,挎在手臂間與姐妹們整日出沒於茶木中採摘茶葉,享受自然。同時梅子姑娘還教她們編竹籃、採茶、交易、織繡、蓋房人們的生活也逐步好了起來。在勞作之餘,梅子姑娘還給姐妹們唱歌、跳舞、不但帶動了當地人民走向富裕,而且還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人們都很感激她,是她改變了大家的艱苦命運。梅子姑娘成為周邊人群心目中真正的“仙女”。
可惜,這種美好、自由的日子逐漸走到了盡頭。一天夜裡,溝里發生了與梅子姑娘來時一樣的山洪,傾盆大雨夾雜著田園泥土氣息,頓時將整個竹園河澎脹得像一條“大銀蛇”,這時梅子姑娘似乎感到了什麼,她不知眼前這一幕是一種虛幻的夢境,還是真實的自然規律。但她已深深地領悟到上天讓她重返天宮的使命。天生就嚮往美好與自由的她怎么了想再次融入失去真實而充滿神秘與虛幻的宮廷生產,她更放不下純樸善良的“親人”。但上天的旨令讓她別無選擇,此時,她若不再從令,眼看河水漸漲就要淹沒整個竹園溝村莊。在束手無策之中,梅子姑娘作法,將一條彩帶在竹園河下游變成一座石橋,讓村里所有人群順著石橋從容避開了洪水的威脅,而可憐的梅子為了實現她的理想,化成一隻“白天鵝”向著太陽飛走了。
她終於自由了。
數日後,洪水漫漫退去,村民們又回到竹園溝,用梅子姑娘教她們的一切大興土木、重建家園,開始了新的生活。

1

一樣的山、一樣的水、一機樣的村莊,只是他們永遠失去了心愛的人。為了紀念梅子,當地人將竹園溝改名為梅子園(梅園),將梅園河中游一片碧綠的湖泊起名為“天鵝湖”。

如今,梅園溝已成為名揚四方的旅遊景點,吸引著無數遊人。幸運的遊客在每年初夏時節,總能看到從很遠的地方飛一隻“白天鵝”,當地人都說是當年的梅子姑娘。據說,凡是在天鵝湖周圍能看見白天鵝的人,就會走運一年,當官的會官上加官、步步高升,經商的會財茂盛、生意興隆,老百姓會家庭和睦、五穀豐登。而這隻“白天鵝”每年只來一次,在天鵝湖上空旋望幾圈就匆匆離去了。但她潔白如玉的身影卻永遠迴蕩在天鵝湖畔和整個隴南人民的心中。

梅園瀑布群

陽壩梅園瀑布群位於陽壩梅園溝莊科村,為新近發現在省內外尚屬罕見。梅園瀑布、羊台瀑布一同深藏在梅園溝古老的原始森林區,瀑布分別寬為五米至七米,高分別為50米和100米,都鑲嵌在深山峽谷之中,水流湍急,水勢兇猛,水流量大,從山巔泄入潭中,如銀簾落入巨大的綠色旋渦之中,咆哮如雷、震耳欲聾,氣壯山河。依山體而上,溪流湍急,小瀑布星羅棋布。瀑布周圍,百年古樹,分外綢密,遮天蔽日。

第三個瀑布因為在桃園溝,故稱桃園瀑布。距此不遠,在南溝原始森林區又有多處瀑布,但因人跡罕止,尚未取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