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園村

梅園村

梅園村是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山腳下,是一條有400多戶漢族聚居的大村莊,以前,村里條件不好,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用品都得進城去買。2005年,雲南省開始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政府的扶持下,一個個農家店開始進入村民們的生活。有1000多種可供農民朋友選購的生產生活所需物品。

基本信息

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臨山鎮梅園村

村情風貌

梅園村位於臨山鎮西北部,距鎮政府5公里,西距杭州灣跨海大橋20公里,村民委員會駐地萬興丘。境域四至,東接臨海村,南至蘭海村,西連邵家丘村,北瀕杭州灣。村境總面積3.5平方公里,有耕地2576畝,2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截至2005年,有住戶1059戶,人口3348人,2005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億元,村民人均收入7178元,村集體可支配收入16萬元,固定資產200萬元,村先後獲得寧波市特色村、餘姚市文明村、餘姚市衛生村、餘姚市計畫生育先進集體、餘姚市村莊整治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地貌為海濱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早春回溫暖,秋季降溫慢,無霜期長,常年平均氣溫16.2℃,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

村史沿革

2001年行政村撤併,萬興丘、甘大舍二個行政村合併,因舊時這裡有個農莊主種有一大片梅子,遠近聞名,人稱梅園丘,又因抗戰時期浙東遊擊隊與日寇在此發生戰鬥,故在撤併時定名為梅園村。原甘大舍村,解放前屬餘姚縣蘭塘鄉十三保,1957年劃歸慈谿縣,1978年又劃歸餘姚市,解放後先後更名蘭海鄉四村、蘭海鄉十三合作社、海塘公社十三大隊、蘭海公社三大隊,1983年復村。原萬興丘村,解放前屬餘姚縣蘭塘鄉十四保,1957年劃歸慈谿縣,1978年又劃歸餘姚市,解放後先後稱蘭海鄉四村、蘭海鄉十四合作社、海塘公社十四大隊、蘭海公社四大隊,1983年復村。

產業經濟

農業以種植葡萄、青瓜、榨菜、棉花為主。建國初期主要種植棉花、水稻、大小麥等經濟作物,20世紀80年代前後開始調整農業種植產業結構,引種了葡萄、榨菜等經濟作物,截至2005年,已形成1000餘畝榨菜生產基地和1000餘畝葡萄產業園區,建立了一個800畝連片綠色無公害青瓜基地。二、三產業發展較快,1979年前後境內相繼開辦了村辦廢花廠、玻纖廠、膠木廠、鞋襪廠、榨菜廠、磚瓦廠及萬興酒樓等,1987年後,個體企業、個體商業發展迅速,主要生產製造筆件、儀器儀表、小五金等產品,截止2005年底村內共有各類企業15家,千萬產值以上企業2家,農業龍頭企業1家。

社會事業

村境有崇教之風,解放前就設有學堂,解放後開辦夜校、學校、託兒所、幼稚園,截至2005年,全村擁有大學和高中畢業生500餘名。民眾文化,20世紀60年代建村俱樂部,利用節日和空閒時間舉辦文化活動,1999年開通有線電視,20世紀70年代建立村衛生室,並推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村鎮建設

解放前村民住房多為草舍,大多為二至三層樓房。按照新農村建設目標,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制訂村莊建設發展規劃,交通便利,通村公路貫穿於境內,全村交通工具有個人轎車、麵包車、貨運汽車、機車、拖拉機等。村級公共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民生活全部飲用自來水,村級電網已改造完畢,主幹道路已硬化、綠化、亮化。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植綠面積34500平方,2003年進行戶廁改造,全部消滅了露天糞缸。村莊環境不斷改善。

一村一品

截止2005年,有葡萄基地1008畝,年產3000噸,是餘姚市味香園葡萄主產地之一。

發展特色

該村圍繞葡萄、青瓜兩大基地,擴大種植面積,引進先進技術和新品種,打響村農產品品牌,建立自身特色的農貿市場。

風景特色

連綿數公里的杭州灣海岸線,一望無際的連片青瓜基地,大棚葡萄園區,農民公園,村落文化宮。

發展目標

該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進一步完善《梅園村新農村建設實施規劃》,加大村莊整治力度,完善公共設施,最佳化村容村貌,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力爭建成省級文明小康村。

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金華鎮梅園村

村情概況

梅園村委會隸屬劍川縣金華鎮,地處金華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8公里。東鄰水泥廠,南鄰金和,西鄰老君山脈,北鄰三河。轄3個村民小組。截至2007年底,有農戶250戶,有鄉村人口1140人,其中農業人口1140人,勞動力52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5人。全村國土面積11.16平方公里,海拔2250米,年平均氣溫12.30℃,年降水量751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013畝,人均耕地1.畝,林地7153.5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及石雕加工收入為主。
村貌村貌

自然資源

截至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3畝(其中:水田728畝,旱地285畝),人均耕地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15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蘋果、梅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9.3畝,其中養殖面積159.3畝;草地15.4畝;其他面積8394.6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172戶通自來水,有86戶飲用井水,有8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有250戶通電,有1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3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0戶。該村到金華鎮道路為油路;進村道路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拖拉機15輛,機車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畝。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8萬元;畜牧業收入8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0頭);漁業收入8萬元,林業收入4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4人。

人口衛生

截至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250戶,鄉村人口1140人,其中男性539人,女性601人。其中農業人口1140人,勞動力526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69人,享受低保11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8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文化教育

截至2007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距離鎮中學3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5人,其中國小生129人,中學生5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13畝。年末集體總收入1萬元,有固定資產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市橫河鎮梅園村

梅園村位於橫河鎮東南方,縣道橫筋線橫穿該村,城鄉公交直達該村。東越竹山嶺與匡堰鎮游源村交界,南翻鴉雀崗同大山村相鄰,西與龍南村接壤,北依漁山脈峰為界,過剡岙嶺即東畈村寺下。2001年2月將原沙河、筍岙、竹山3個村合併,全村山林資源豐富又盛產荸薺種楊梅,被譽為全國之最,是中國楊梅之鄉—橫河鎮的最核心產區,故取名梅園村。截至2006年,全村有耕地面積1286畝,山林面積8380畝,有30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805人。2006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76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0200元,村級集體可用資金達到110萬元。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全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和榮譽,先後榮獲慈谿市三星級文明村、市先進黨組織、市衛生合格村、市民主法治示範村、市科普示範村、市庭院整治示範村、市村落文化宮樣板村、寧波市文明村、寧波市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寧波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平水鎮梅園村

梅園村於2003年6月由原樵塢、梅園、五星三個行政村合併為梅園村。平水大道及西上線貫穿全村,距紹興市區12公里,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既是休閒避暑勝地,又是開發綠色食品的寶地,也是投資辦廠開發房地產的極佳地段。截至2007年,全村有區域面積13.606平方公里,居全縣之首,共有1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026戶,人口3042人。設黨支部一個,黨員102名,擁有耕地3630畝,山林12960畝,茶園1306畝,雷竹2000畝。
村貌村貌
工業以服裝、五金、紡織、制茶業為主,企業發展前景廣闊。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收入10956萬元,人均淨收入10100元,村級可支配收入105.28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46元,預計今年全村工農業總收入達11500萬元,人均淨收入11000元以上,村級可支配收入13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20元以上。該村先後獲得紹興市計畫生育協會示範村、紹興縣五好村黨組織、紹興縣文明村、紹興縣文化村、紹興縣衛生村、市級全面小康建示範村、平水鎮先進支部、平水鎮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甌北鎮梅園村

梅園村坐落在永嘉縣甌北鎮東部,依山臨江,前有滔滔之甌江,後有鬱郁之山林,104國道穿村而過,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山水村莊。
新村貌新村貌
梅園村有人口220戶、780人,其中有黨員18名,在外華僑達300多人。村域面積4.85平方公里,由兩個自然村組成,有耕田270畝,林地、雜地200畝,生態林3800畝,村裡有綜合辦公樓一座、衛生保健室1個、老人活動場所兩處,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以經商、搞運輸、務工等為主,2006年村民人均收入8000多元。近年來,梅園村“兩委”以“創文明、建衛生、保生態”為目標,對村容村貌與環境衛生進行了多項建設與整治,全村的環境衛生實施不斷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梅園村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黨支部”,2001年—2002年度被評為“創文明先進單位”,2002年獲得“溫州市衛生村”、2003年獲得“浙江省衛生村”稱號,2004年被永嘉縣評為“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合格村,2005年被評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範村”、“浙江省綠化示範村”,同年被評為“永嘉縣文明村”,2007年被評為“永嘉縣和諧新農村”、“溫州市文明村”。面對獲得的一系列榮譽,梅園村“兩委”看作是鼓勵與鞭策,他們表示要在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指導下,齊心協力、再接再厲、為實現更高目標而努力奮鬥!

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梅園村

基本情況

梅園村是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山腳下,是一條有400多戶漢族聚居的大村莊,以前,村里條件不好,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用品都得進城去買。2005年,雲南省開始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政府的扶持下,一個個農家店開始進入村民們的生活。有1000多種可供農民朋友選購的生產生活所需物品。梅園村的臥牛山頂青松翠柏,山腰數百畝茶、棕、八角林,桃、李、蘋果、葡萄園連線成片。 梅園村確實是一個玉溪花燈窩子。從古到今,培養了不少演唱花燈的人才,出了很多好劇目,在市內、外都有一定的聲譽。清鹹豐年間,這裡燈會便興盛。到光緒年間,燈會更加風行。演出的劇目、小曲有《大花鼓》、《小花鼓》、《鬧五更》、(四季歪蓮》、《老十杯酒》、《進蘭房》、《想郎》、《玉娥郎》、《十二口煙》等;老花燈有《遭晚娘》、《鄉城親家》、《包二接姐姐》、《四狗鬧家》、《駝子回門》等。每年冬、春農閒時,花燈愛好者們便自動相聚在村中李家大房子裡,晚上圍起火堆學唱花燈。由於演員陣容擴大,演出劇目增加,演出質量提高,所以,每年新春,除在當地演唱外,還受聘到外地演出。 玉溪花燈的第一代女演員之一楊風仙,1949年就參加梅園燈會,建國後參加了專業花燈劇團,曾擔任過箇舊市花燈劇團副團長的職務。1953年參加玉溪專區民間戲曲會演大會演出,戴存珍飾老農、李家興飾李二郎、李家聲、李長秀、金鳳文、李順成飾四姑娘,受到好評。三月由玉溪專區代表隊演出參加雲南省第一次民間歌舞會演獲一等獎。四月選拔參加西南區代表團節目之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第一次民間歌舞會演。梅園村的花燈活動,除十年動亂期間之外,都未間斷。每年新春都要在該村戲台上演唱三天。1985年春節,鄉里黃蘿屯的民眾把花燈請到家裡來“拜燈”,大街、小巷、屋前、庭院處處唱起玉溪花燈,家家戶戶鳴放鞭炮,歡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美好年景,予祝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鄉村概況

梅園村隸屬於北城鎮梅園村委會。位於北城鎮西北邊,距離北城鎮3公里(是梅園村委會所在地),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全村國土面積10858畝,海拔1682米,年平均氣溫16.7℃,適合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530畝,林地7486畝,人均耕地0.56畝,共有經濟林果地畝。全村有農戶824戶,共2841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2785人,勞動力1655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98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9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為主。梅園村今後發展的重點:1、做好招商引資服務工作,引進企業,帶動第三產業;2、農業結構調整;3、發展養殖大戶。

農村經濟

009年梅園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498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7萬元;畜牧業收入573萬元。外出勞務收入1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90元。該村村民的住房以磚混結構為主,居住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224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600戶。2009年底全村擁有汽車85輛,拖拉機3台,機車418輛。
太陽能太陽能

基礎設施

該村目前已實現通水,電、通路,通電視,電話(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801戶通自來水,還有23戶飲用井水。824戶通電,82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2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0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1戶。該村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裝有太陽能農戶395戶;建有小水窖7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91畝。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鄞江鎮梅園村

梅園村位於鄞西半山區,四明山麓下,鄞江鎮北部,距寧波市區24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截至2008年,全村有耕1646畝,山林5501畝,有525戶,1283人;共有大小企業30家,2008年工農業產值實現1.1億元,村級可用資金2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8500元,相繼獲得了區級文明村、民主法治村,區級農機安全村、財務管理示範村等榮譽稱號。梅園村特色產業主要有遠近聞名的“梅園石”與“清沅”東魁楊梅,這二個特色產業已成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撐點,亦是鄞江鎮特色產業的亮點。在經濟發展同時,該村在鎮黨委鎮府正確領導下,堅持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之路,更好地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金華鎮梅園村

梅園村隸屬劍川縣金華鎮,地處金華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公里。東鄰水泥廠,南鄰金和,西鄰老君山脈,北鄰三河。轄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58戶,有鄉村人口1136人,其中農業人口1100人,勞動力60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84人。全村國土面積11.16平方公里,海拔2250米,年平均氣溫12.30℃,年降水量751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013畝,人均耕地1.畝,林地7153.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及石雕加工收入為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