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蘇西來客

桑蘇西來客

遠離戰火硝煙的利漢普頓是個旅遊度假聖地,雖然前線戰火不斷,這裡仍然一片祥和。旅館裡擠滿了退休的軍官、整天打毛衣嚼舌根的老小姐、帶著孩子來後方躲避空襲的年輕母親、急於物色新丈夫的寡婦和來此療養的中年鰥夫,每天裡充斥著孩子的呀呀學語聲和老軍人的喋喋不休。時間在閒言碎語中慢慢過去,偶爾打打高爾夫球,聽聽退伍海軍指揮官沒完沒了重覆自己的光輝業績,令人很難將這樣的日子同戰爭、間諜聯繫到一塊兒。

書名

桑蘇西來客
【N or M ?】
又譯作:諜海,密碼

首版時間

美國報刊:Redbook magazine, 1941年3月刊載
英國報刊:Woman's Pictorial, 1941年4~6月連載,題為《Secret Adventure》
美國:Dodd Mead, 1941
英國:Collins, 1941.11

版本收藏

《諜海》(單行本4) 華文出版社 1990.06 陳紹鵬
《諜海》(合訂本10) 華文出版社 1995.01 陳紹鵬
《桑蘇西來客》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8.10 李堯
密碼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10 葉剛

作者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姓米勒,全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偵探小說大師。1890年9月15日生於英國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爾德宅邸,1976年1月12日,逝世於英國牛津郡的沃靈福德家中,安葬在牛津郡的聖瑪麗教堂墓園,終年85歲。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父親是英籍美國人弗雷德里克·阿爾瓦·米勒,母親是英國人克拉麗莎·克拉拉·伯契默·米勒。她是家中的的第3個孩子,有1個姐姐瑪格麗特·弗蕾莉·米勒和1個哥哥路易斯·蒙坦特·米勒。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名高產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僅局限於偵探小說,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長篇推理小說,21部短篇或中篇小說選集,15個已上演或已發表的劇本,3個劇本集,6部以筆名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發表的情感小說,2部以筆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馬洛溫發表的作品(包括記錄異域生活的回憶錄1部,宗教題材的兒童讀物1部),1部自傳,2部詩集,2本與偵探俱樂部的會員作家們合寫的長篇推理小說(2本共3部)。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
阿加莎·克里斯蒂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即兇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係人之一。歐美甚至日本很多偵探作品也是使用了這一模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有過2次婚姻,第1任丈夫是阿奇博爾德·克里斯蒂(離異);第2任丈夫是馬克斯·馬洛溫。她同第一任丈夫有過1個女兒羅莎琳德·克里斯蒂。
她在晚年回憶自己的寫作生涯,動筆寫了一部自傳。《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是一本文筆相當優美的傳記文學。自傳為讀者了解這位“偵探女王”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並成為偵探小說史上的重要文獻。
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國小說家和劇作家,她的名字對中國廣大讀者來說並不陌生。她的名字伴隨著她的作品傳遍了世界各地。她一生共創作了80多部長篇小說,100多個短篇,17部劇作。她塑造了高傲的比利時偵探波洛和英國鄉村女偵探馬普爾小姐的形象。
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的作品被譯成一百零三種文字。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61年的報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當時世界上作品最暢銷的作家。她的著作在一百零二個國家出售。據有人在1976年她去世後不久統計,她的作品在世界上銷售達四億冊。美國著名雜誌《紐約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銷售量在書籍發行史上僅次於莎士比 亞的作品和《聖經》。她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等優秀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上映,頗受歡迎。她的由小說改編的《捕鼠器》一劇連續上演多年,經久不衰。克里斯蒂這個名字,在英美等國連續數年被列為暢銷書作者榜首。一九七一年,因她在文學上取得的成就,英國女皇授予她大英帝國阿加莎夫人的稱號。她的作品有不少被譯介到我國,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歡迎。
如果說柯南道爾開創了偵探小說的第一個黃金時代,那么克里斯蒂則是世界偵探小說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分析她的偵探小說藝術,可以讓我們了解這位被譽為“文學魔術師”創作的新風格。
她的生平事跡,已拍成傳記片《阿加莎》。

故事簡介

“N or M” 英國情報局特工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將湯米帶到遠離倫敦的利漢普頓。
遠離戰火硝煙的利漢普頓是個旅遊度假聖地,雖然前線戰火不斷,這裡仍然一片祥和。旅館裡擠滿了退休的軍官、整天打毛衣嚼舌根的老小姐、帶著孩子來後方躲避空襲的年輕母親、急於物色新丈夫的寡婦和來此療養的中年鰥夫,每天裡充斥著孩子的呀呀學語聲和老軍人的喋喋不休。時間在閒言碎語中慢慢過去,偶爾打打高爾夫球,聽聽退伍海軍指揮官沒完沒了重覆自己的光輝業績,令人很難將這樣的日子同戰爭、間諜聯繫到一塊兒。
沒幾天,那份平靜就被攪亂了。小女孩被神秘的外國女人綁架了,去向不明。年輕英俊的德國青年卡爾因為行為可疑而被捕。旅館女主人母女身世隱秘,言談間不時流露悲憤和怨怒之情。臃腫的古玩店的女老闆終日忙於打探其他房客的秘密。不時有人進進出出其他房客的房間東翻西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湯米自己被人追求得手忙腳亂,又發現旅館隔壁的房子原先的主人曾被懷疑是德國間諜……
陰錯陽差,湯米意外地發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並因此身陷囹囫。湯米是否能成功逃生?又是否能及時地找出藏在內部的間諜、並打破他們的如願算盤?還有他心愛的塔彭絲,這對恩愛夫妻和冒險的夥伴還能重逢嗎?

出場人物

塔彭絲·貝雷斯福德(Tuppence Beresford)
曾經是英國情報部門工作。
湯米·貝雷斯福德(Tommy Beresford)
曾經是英國情報部門工作。
艾伯特(Albert Batt)
本尼恩醫生(Dr. Binion)
布來奇利少校(Major Bletchley)
曾經是陸軍少校。除了誇誇其談之外,不時的搬弄是非
艾爾弗雷德·凱利(Alfred Cayley)
依麗莎白·凱利 (Elisabeth Cayley)
伊斯特漢普頓勳爵(Lord Esterfield)
(曾用名:卡特)老間諜,屬於英國情報部。
格蘭特先生 (Mr. Grant)
膀大腰圓,長有漂亮的大鬍子,臉色紅潤,正服役於英國情報部門。
海多克隊長(Commander Haydock)
藍眼睛大而有神,是退休的海軍軍官,現在是空襲預防隊隊長。
安東尼·馬斯頓(Anthony Marsdon)
褐色眼睛,破譯部門的初學者。
索菲婭·明頓(Sophia Minton)
脖子上青筋突現帶有許多珠子,瘦骨嶙峋,織毛線的能手。
奧羅克太太(Mrs. O'Rourke)
小山似的身材,眼鏡晶亮如珠,嘴唇上有兩撇唇髭。
艾琳·佩倫娜(Eileen Perenna)
中年,擦有淡淡脂粉,一頭亂糟糟的捲髮。
希拉·佩倫娜(Shelia Perenna)
是卡爾·馮·戴尼姆先生的追求者。是佩倫娜太太的女兒。
范達·波倫斯卡(Vanda Polonska)
貝蒂·斯普羅特(Betty Sprot)
兩歲,是斯普羅特太太的小女兒。後被塔彭絲和湯米領養。
斯普羅特太太(Millicent Sprot)
眼睛像醋栗子。
卡爾·馮·戴尼姆(Carl von Deinim)
金髮碧眼,皮膚白皙。化工廠研究人員。

引經據典

第5章引用童謠:鵝公公,鵝婆婆,你到那兒去?樓上,樓下,在小姐的房裡。
Goosey, Goosey, Gander
Goosey, goosey, gander
Whither shall I wander?
Upstairs and downstairs
And in my lady's chamber.
There I met an old man
Who would not say his prayers;
I took him by the left leg.
and threw him down the stairs.
呆頭鵝
呆頭鵝,呆頭鵝
現在該去哪兒呢?
上了樓,下了樓
太太的房間瞧一瞧
找到一個老頭
他卻不肯祈禱
抓住他的左腿
推下樓梯完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